第1章 (序章)我要去遠方
吳雨秋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
2007年那年他剛好19歲,懷揣著自己的小夢想,那時的吳雨秋沒有多想,只想著去遠方。
記得他自己寫了一首歌曲,還時不時哼唱著「總是想,總是問,問自己何時能去遠方,到那時我也會學著思念故鄉,只不過是去遠方」的歌詞......
第一次的飛機之行始於2007年4月,也是大一的學霸級的,卻有著學渣內心的吳雨秋飛往異國他鄉的第一趟航班。那時他還不是一個人,記得飛機快要起飛的時候,依偎在一起的一對情侶很興奮地像窗外眺望著,第一次發現陽光下的白雲,竟然可以那樣的美麗。
抵達日本的第一天,他覺得一切都是新鮮的,那抹粉紅色的櫻花,那股清晰的空氣與自己遠方的印象有些懵懂的相似,帶著步入國外大學的第一天的新鮮勁兒,吳雨秋滿懷熱情的買了碗盛滿大骨湯的日式拉麵,那時的他並沒有多少零花錢,一碗簡簡單單的麵條就需要花500日元,在那個時候還是感覺比較貴的。
在日本的大學里時刻充滿著臨時工part-time的招聘小信息,那個時候的吳雨秋在家裡還是大少爺風格,只顧一心讀賢書,壓根兒就沒有打工的想法,但是看著設計精美的打工說明手冊及抱著接觸真實日本社會的想法,他決定日後一試。
在和吳雨秋最要好的小夥伴一同漫步校園后,他憧憬著自己的大學生活,至少應該在同齡人里形成一定的差異化,也就是過個不一樣的大學生活,他當時就是這樣很簡單的想著,因為吳雨秋一直是「一根筋「性格,簡單而又執著。
大學的第一天,有很多課程是特意提供給留學生們試聽的,吳雨秋本來就是個動不動就能成為學霸級的人物,雖然表面上看來他總是一副不羈的樣子,但實際他比誰都清楚,既然出來了總得學點什麼回去,那才叫留學!不然都沒辦法向自己交代。
那年19歲的吳雨秋,原本以為在國內正規科班裡苦讀了一年的日語,而且專業排名第一的他,還特意私底下整天泡圖書館,提前把四年制的專業日語課本自習過了兩遍,按說應該是如魚得水的可以混好語言關,至少聽起課來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但是此刻坐在異國大學教室里的他,卻貌似並不那麼痛快,即使緊皺眉頭也沒辦法全部聽懂教授的專業術語極多的經濟學課程「あのう、需要供給曲線はすべてこうですよね......」。
吳雨秋剛開始在日本讀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一天的課程下來讓他很是頭大,課上的語言只能聽懂不到百分之五十,這讓他感覺略受打擊,讓他覺得必須重新再把一把語言關啦。於是他決定在課下開始狠補日語。
帶著一天的疲憊回到自己在外面租的公寓里,(註:日本的大學為了提高學校面積使用率,一般很少會給學生提供長期校內宿舍,學生們大都在外住宿),房東還是很不錯的,給一同入住的幾位學生們準備了豐盛的歡迎大餐,這讓吳雨秋感到很熱情和欣慰。第一次感受到日語老師先前說過的,「在日本,民間交流還是很熱情的!」這句話的分量。
吳雨秋的留日生活就這樣戲劇化的鋪開了,在這期間他體會到了很多在國內的象牙塔校園裡,無法體會到的真正接近社會的一些元素,也讓19歲的吳雨秋開始變得慢慢成熟,並有了下面故事的開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