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古代銀子的價格

第13章 古代銀子的價格

英台見銀心,那丫頭,還是自己認識的大小姐冰冰嗎?怎麼連錢都不要,不過她們家本來有錢,不在乎錢,倒也是真的。

英台數完錢說:「這些銀子都是碎銀,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多少銀子,估計我們以後做生意,還得學習,怎麼用秤來秤銀子和東西.」。

銀心道:「老爺不是已經給你說這是一兩銀子了嗎?」

英台道:「雖然知道這是一兩銀子,做生意可容不得馬虎,我們遲早拿錢去投資,做生意。到時候豈不是多學一樣算一樣總能比劃清楚吧?不然連最起碼的東西都不知道,又怎麼去賺錢呢?」

銀心見英台說的也有道理,便笑道:「說的是,那我們豈不是又要去學的一個會計?」

英台笑道:「會計事小,我們得要從頭學習做生意的門道,另外還要看看古代的銀子能值多少錢,才不會做生意失利!」

銀心道:「這個好,我們以後又要學武術,又要學做生意,還要學的和人勾心鬥角,這日子可是過得滋潤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晚上有妙景!」

英台笑道:「這不是也挺好玩的嗎?」

銀心笑道:「那可不是要好好查查古代銀子的換算方法么?」

英台拿出手機道:「幸好有手機,隨時問度娘……」

銀心笑道:「這可是個好辦法,快查查,看度娘怎麼說?」

古代銀兩有兩種演算法:

1、以銀兩克數計算,一兩相當於10錢,一錢等於現在的5克。那也就是說一兩等於50克,如果按照現在的銀價來計算的話,每克7元,一兩也就是350元。

2、以購買力來換算,由於生活用品等等很難去衡量銀兩的價值,所以基本是以米為基礎換算單位的。

《明史》里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據《宋史食貨志》提及「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斗米折錢30文」的記載,等方面可以大概猜測出當時的貨幣價值了,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急速上漲,在當時一兩銀子等於兩千零六十五元人民幣。

中國銀兩貨幣歷史:

1、《史記·平淮書》里記載:「虞夏之幣,金為三品,或黃、或白、或赤。」黃是指黃金,白是指白銀,赤就是銅。在先秦時期,中國就已經開始用白銀了。

2、中國貨幣史上正式以白銀作為交易貨幣是在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前119年),武帝為抑制豪門大族的巧取豪奪和求得文景盛世再現,於是改革幣制,採用了「白金三品」幣作為國貨。

3、五代時,白銀已被使用在進獻、輸入貨物、納款、行賄等領域,每次用銀的數量也相當巨大,但只隨便鑄成銀鋌、銀錠、銀餅等形式,以其自身的重量參與流通。

4、宋代時,除「交子」紙鈔和銅錢、鐵錢外,白銀也被作為貨幣使用,當時的白銀貨幣有碎散的,也有五兩、十兩、二十五兩、五十兩,甚至千兩,其中比較多的是束腰形長條銀塊,個別也有方形、圓形。

5、到了金、元時期,白銀被更為廣泛地使用。金代的「承安寶貨」銀鋌,從一兩到十兩分為五等,這是我國用法定計數銀鑄幣的開始。元代更進一步確立了白銀的貨幣地位,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不久,開始鑄一批每枚重五十兩的銀元寶。、

元寶的名稱雖在銅錢上用過,但白銀鑄的元寶,卻是「元朝寶貨」的意思,銀錠稱元寶即從元代開始,以後「元寶」成為固定的代名詞。

英台道:「我去,古代的銀子還是蠻值錢的么?」

銀心笑道:「對呀,那你現在有一兩銀子,豈不是相當於有了三百五十塊錢了嗎?」

英台笑道:「說的對,照這樣很快就」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係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后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1兩黃金:約值4000元1兩白銀:約值8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3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係,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上白米(石)九錢五分?????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下白米(石)八錢三分?白?面(斤)九文銀每兩換錢一千文」還有「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兩白銀:約值17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4結論,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5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噹噹,明碼標價。

看完這條英台和銀心都有點懵逼道:「這可要好好換算一下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成英台,帶著山伯逃婚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穿越成英台,帶著山伯逃婚去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古代銀子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