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爛攤子無人收
「王后可以攝政,但不能成為國王。女人做國王,幾萬年都沒有的事,從來就沒有女國王。」
「可是神跡已經顯現了。」
「烏鴉說話算神跡么?也許是凶兆。」
王聖尚未抵達曲女城,民間已經鬧開。無論從哪方面看,王聖是目前距離王位最近的人,可她是個女人,卻也距離王位最遠。
王玄策站在城牆上遙望,他的吐蕃兵和泥婆羅兵都駐紮在城外,紮起一朵朵小帳篷,營火點點散落其中。王玄策直視遠方沉思著。
「他們都說王聖要做女王,你的意見呢?要不我們立一個國王?」蔣師仁建議道。
王玄策表現出毫無興趣,「現在我提名某個人,或許能讓他登上王位,但我離開以後呢?」
離開以後,那個國王也許就被推翻了。蔣師仁沉默。
「我們打了勝仗,可仔細想來,最大的受益者卻不是大唐。」王玄策繼續說,「天竺離大唐太遠,沒有後繼力量鞏固勝利,勝果我們守不住。最大的受益者是吐蕃,這場勝仗為吐蕃在天竺打開了局面,現在天竺四分五裂,吐蕃想要讓天竺稱臣,未嘗沒有可能。所以我決定到此為止,免得為吐蕃做了嫁衣。誰來做國王,由天竺人自己決定,我能做的只是避免吐蕃人干涉。」
「如此也好。」蔣師仁同意,看了看旁邊的滿胄,「滿胄的事就這樣放棄了?」
滿胄馬上緊張說道:「我不當國王!當國王,寧去死!」
「你怎對王位這麼恐懼啊?看他們,夢裡都在搶。」蔣師仁驚訝。
「他被王位嚇怕了。」王玄策笑道,「滿胄大哥自己不願意,強迫他沒用。再說我也不願他留在天竺,這裡真的挺危險。如果天竺人選擇王聖,我們也只有這樣回去向皇帝復命。女人君臨天下沒什麼不好,或許將來我們中華也會出女皇帝。」
「怎麼可能。」蔣師仁當他說的玩笑話。
王玄策也確實在開玩笑。
數日後,王聖進入曲女城。
曲女城全城為王后歡呼,百姓焚香,夾道歡迎王后歸來。大臣和領主們從各地趕來,祝賀王聖戰勝阿羅那順,紛紛表示,國家需要王聖來治理。
然而王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意料。
她首先否定了自己要做女王的傳言,表示不會登上王位,並且拒絕攝政。對抗阿羅那順只是為了驅逐篡位者,現已成功,她將回歸比丘尼的隱居生活。至於誰來做國王,將由貴族共同推選,她不會參與。
王聖的決定轟動全國,有人支持,有人不安,天竺政局始終搖擺不定。
「我的決定是不是讓王正使感到意外了?」王聖與王玄策會面。
「確實意外,畢竟王後殿下之前的表現都有登極之意。」王玄策回道。
王聖笑答:「從前我確實想做女王。因為我發現就算身為王后,作為一個女人,在這個世上仍然很悲慘。那時我死了丈夫,又被敵人俘虜過,可以說榮譽全無;丈夫的弟弟和我的弟弱點都想坐上王位,我成了他們看著都覺礙眼的寡婦。所以我想自己掌握人生,第一步就是要得到男人都想要的權力。眾所周知,我失敗了,成了比丘尼。
「這些年我想了很多,也沒放棄過,背著喜增,我一點點重新籠絡勢力,可到了最後一步,我放棄了。我突然發覺,王位和權力不就那麼回事嗎?喜增和我曾一起發誓,將來穿上袈裟出家。為了做國王,他背叛了誓言;我不能再背誓。也許喜增到最後,他想的跟我一樣吧,不然他不會允許滿胄回來。忙忙碌碌為誰呢?」
烏鴉這時都飛了過來,聚在王玄策和王聖身邊。王聖伸出手臂,一隻烏鴉落了她手指上,王聖對它說:「你們跟我一起走吧!以後到寺廟中生活。」
鴉群「哇哇」直叫,不知它們是同意,還是抗議。
「我尊重王後殿下的決定。只是以後天竺就大亂了。」王玄策說。
「那又怎樣?我跟喜增一樣沒有後人,就算我來統治,天竺仍然會走向混亂。再說我是個女人,反對者一定更多,也許我自己都無法穩定局面。既然遲早要亂,那就早點兒亂吧,早亂早治。」王聖說得輕鬆。
王聖是不想參與這亂局了,早點抽身,還能有個善終。王玄策無話可說,他已經決定不干涉。
各國國王紛紛趕到,向王聖和王玄策祝賀勝利。其中鳩摩羅王送來牲畜數萬頭,最引人注目。
「鳩摩羅王,你送來這麼多牲畜,我帶不走啊!還不是留在天竺,讓別人分了。」王玄策遺憾道,「真是便宜了吐蕃人和泥婆羅人。」
使團帶不走這麼多戰利品,只能分給幫他們打擾的吐蕃士兵和泥婆羅士兵,同時暗未勝利的果實會被他國所得,以後吐蕃將在天竺橫行。
日胄是聰明人,他回道:「有人栽了棵果樹,到成熟時,樹枝長出牆外,讓路人摘了果子。路人白撿果實確實佔了便宜,可也只有這次。果樹畢竟不是路人的,有得吃全靠別人栽種,無人種樹,路人連片樹葉都撿不到。靠戰利品過活,無力生產的民族,能逞一時之凶,卻長久不了的。王正使擔心的,我一點兒不擔心。」
「看來鳩摩羅王有對策了。吐蕃強大,對我們雪域高原兩側的國家都沒有好處。」王玄策說。
日胄笑道:「我還有請求,希望王正使能幫忙。」
「國王請說。」
「王正使送來的《道德經》我讀完了,篇幅不長,卻句句至理名言。那位作者是真聖人,我想請聖人老子像以作供奉。」
「好啊!待我回國稟明皇帝陛下,下次到天竺來時,一定為鳩摩羅王送到。」王玄策高興答應。
「王正使定要常來天竺。」日胄邀請道,「兩個國家無論距離多近,只要斷絕交流,必定生出許多誤解。要想世代友好,一定要常交流。如果有許多摩訶震旦國的風物傳到天竺來,定會促進兩國情誼。」
王玄策十分贊同,「鳩摩羅王說得太對了。天竺是個好地方,我還會來的。將來五天竺定然遍地可見我們中華的東西。」
「交流是相互的,不僅摩訶震旦的東西要到天竺來,天竺的東西也該到摩訶震旦去。」日胄委婉對道,「如果只有摩訶震旦的東西到天竺來,增加的只會是怨氣而已。」
「說得也是。我得想想,我們需要天竺什麼東西。真經已經取回去了……」王玄策抓頭思考。卻想不出有什麼了。
日胄不願參加選王大會,那種大會必然混亂不堪,說不定還會滋生流血事件。他提前告辭,送完賀禮就要回東天竺。王聖也是此意,要回摩揭陀的靜修林,與日胄同路。
途中見吐蕃兵把戰利品往馬背上塞,每匹馬都馱得滿滿的,行囊高聳如小山。王聖不禁幽嘆,「以後這些野蠻人只怕年年都會來了。」
「吐蕃確實強大,我們現在無力驅趕他們。」日胄說。
「沒有強大的國王統一五天竺,領主們只顧自己利益,不僅不能驅趕他們,也許他們還會成為天竺的主人,就如貴霜人那般。」王聖擔憂,「像喜增這樣的國王,以後不會再有了。雖然喜增千般不是,我們將他咒罵,可他沒能一統五天竺,成為轉輪聖王,卻又是我們的不幸。如今的天竺就像失去父親保護的小孩,這也是神的願意吧。」
「不會的王后,吐蕃人不會成為天竺的主人。」日胄說,「我已經有辦法對付這些野蠻人了。儘管這個辦法見效很慢,卻能永除後患。」
王聖好奇,「室利鳩摩羅,你想到的是什麼?說來聽聽。」
日胄把目光移向另一側,有許多修行者在菩提樹下打坐。他說道:「吐蕃人其實剛開化,思想簡單,他們現在成了聞名的大國,急需要文化裝點自己。我們就送他們文化。每年派沙門過去,教他們念經,做佛陀的追隨者。」
「為什麼是佛陀?」王聖問。
「因為佛陀的思想最適合教化野蠻人,戒殺、從善;世間多苦,只能忍耐。無論多麼凶暴,信了佛,都會成為善人。傳說有隻妖猴,兇悍得連天神的懼怕,後來信佛了,就變成了無名之輩。吐蕃一代人之後,保證他們再也舉不起屠刀了。」日胄笑著介紹,「而且有了這層文化聯繫,說不定將來天竺還能吞併吐蕃。」
「你還想吞併吐蕃?」王聖笑他痴人說夢。
日胄可沒說笑話,「如果五天竺能成為一個國家,確有這種可能。」
他們的身影越走越遠了。
百年之後,一位名為蓮花生的沙門踏上雪域高原,從此確立佛教在吐蕃人中的至高地位。而吐蕃這個在唐代曾輝煌一時的國家,至此再沒有重現強大,沉浸在了教派紛爭,以及對來生和極樂的追求中,最終歸於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