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廬江之戰
廬江城內,陸康最後一次徵求廣大城內民眾的意願,願意一起突圍者歡迎,不願意突圍者保重。最後有極少數的人願意跟隨,約五萬人。絕太部分表示不願背井離鄉。
孫策軍沒有濫殺無辜之名,廬江城內的人也知曉,在無性命之憂的情況下,沒人願意背井離鄉,去追求那些莫須有的光明和幸福。人離鄉賤是刻在國人骨子裡的認知。
廬江城外,周瑜和孫策也在做佔領廬江城的準備,周瑜再三強調不準擾民,不準濫殺無辜。相對而言,城外要比城內輕鬆多了。
三日後,在徐庶指點下,以太史慈帶領二千幽燕十八騎為鋒頭,從正東門正面殺去,直接插入周瑜所擺的四門困龍虎玄襄軍陣最薄弱處,在周瑜目瞪口呆中玄襄軍陣瞬間告破。
與此同時,廬江城正東門緩緩打開,張飛一馬當先殺了出來,一柄柄由勁氣化成的巨大矛頭,硬生生砸出了一條通道,通道中儘是殘肢斷臂的孫策軍。
孫策軍死的並不多,卻給人一種無比慘烈的感觀。一時之間讓孫策軍止步不前。就在這愣神時刻,陸康帶領六萬餘人衝出廬江城,在張飛,顏良,甘寧三員絕世虎將的掩護下,向太史慈部靠近。
「殺!」周瑜雖然一之間接受不了玄襄軍陣瞬間告破的事實,但是依然不慌不忙地指揮軍隊對陸康所部進行攻擊。
在周瑜如使臂助的指揮下,陸康所部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若非有張飛等數名絕世猛虎的支撐,都該崩盤了。
「大軍團指揮恐怖如斯!」一直在場外觀戰的徐庶發出了類似的感嘆,感嘆之餘只好親自下場帶隊接應張飛等人。
「咦!」周瑜見徐庶指揮的這支兵馬列著怪異的陣型,透著鬼詭的氣息殺來,也不敢掉以輕心,稍稍調整兵力,偏移了重心來對付徐庶。
「哈!」趁此良機,膽大心細的張飛張三爺大發神威,左沖右殺下之下,終於與太史慈匯合了。
「幽燕十八騎,隨我殺敵!」張飛不及與太史慈招呼,一揚丈八蛇矛,高呼一聲,一股從屍山血海趟過來的肅殺之氣從幽燕十八騎的頭頂升起,扭曲,化成實質的黑紅色雲氣。
如果說由張飛的副將帶領,幽燕十八騎是支精銳騎兵,由太史慈帶領是支很能打的精銳騎兵,那麼由張飛統帥的幽燕十八騎就是當今天下頂級精銳騎兵。那怕與西涼鐵騎,并州狼騎對上,也可以打出一比一的戰損,絲毫不落下風。
「嘶!」面對率領二千幽燕十八騎的張飛,在無軍陣加持下,周瑜也倒吸了一口涼氣,連忙下令收縮兵力,列就了防禦陣型。周瑜早知張飛猛,亦知其麾下精銳,但強橫至斯,還刷新了周瑜的三觀。
周瑜對張飛及其部幽燕十八騎戒備,張飛何嘗不對周瑜小心又小心。本來按張飛的套路,高呼之後肯定是付之於行動,然而張飛只是雷聲大,還乾脆不下雨,就保持著進攻的態勢,卻不肯進攻。
這下奇妙了,雙方一直打生打死的,突然間進入了一種對峙的局面,甚至打殺聲消失,全體靜靜地盯著對方。安靜不等於安全,雙方都知道一旦再戰,就是決戰,慘烈的決戰,不死不休,直到一方倒下,一方也站不穩。
「張將軍,我感你當年救我父親之大恩,卻不知何苦要與我為敵?」就在雙方緊繃著神經之時,一身金甲的孫策越眾而出,對張飛遙施一禮道:「不若張將軍領兵且去,留下陸康老匹夫如何?」
「不如何!陸家乃我必帶走之人,沒得商量,賢侄若覺得留得下我等,太可一試!」張飛大手一揮道:「至於當年救你父,因為你父是真英雄!」
陸康也顧不上孫策罵他老匹夫,抽空就帶著人馬撤。孫策也視而不見,對張飛道:「張將軍,真以為我怕你么!我軍十萬,你方不過萬餘,不怕全軍覆沒於廬江城下?」
「哈哈哈哈!這小子指揮能力不錯,你么,差得遠!」張飛指了指周瑜,仰天長笑道:「想當年我隨公孫將軍戌邊,面對北匈奴糾集數十萬雜胡也敢率數兒郎們斷後,又豈會懼你十萬江東兵!來戰吧!」
「來戰吧!」張飛現在所率的幽燕十八騎就有部分是從當年戍邊戰場上撤下來的,聽到自家主將講到當年最危險,最慘烈的一戰時,立馬熱血沸騰,士氣高揚齊呼,連疲軟的雲氣,也再次凝結成實質。
「哎!」暗自嘆了口氣,周瑜無力責怪孫策好心辦壞事,介面道:「張將軍力拒北匈奴,實乃我輩楷模,今日再戰,誓必兩敗俱傷,徒讓天下英雄笑話,實非你我雙方所願。也罷,張將軍領人自去,我軍絕不追趕。」
張飛以民族英雄自居,抗擊北匈奴又是政治無比正確,再打下去,周瑜也未必能討好。經過諸多考量,周瑜決定放任張飛帶陸家離去。
「善!就說你小子不錯!周瑜周公瑾是吧,不愧我大哥也讚不絕口的人物,後生可畏,後會有期!」張飛咧嘴一笑,領著幽燕十八騎押后,緩緩而退。
「公瑾,真的就這麼讓他們走了?」孫策直到押后的張飛都走遠了,才反應過來問周瑜。
「不然呢?你打得過張飛?」周瑜不以為意地說:「張飛雖勇,其部雖精,都不足為慮,唯接應他的那個人讓我都忌撣啊!能破我玄襄軍陣?這人是誰呢?」
周瑜不認識徐庶,更不知道太史慈和徐庶都是恰逢其會,從半路上蹦出來的。正因為不知,周瑜才輕輕放過。沒把握的仗,周瑜寧可不打。
「不就是太史慈么,與我差不多。」孫策大咧咧地說:「我真的打不過張飛,率領本部也干不過張飛統帥的幽燕十八騎。」
「不是太史慈,而是最後出兵接應的人。」周瑜自動忽略了孫策的後半句,若有所思地說:「其人之才不在我之下,算了,進城吧!」
至此,廬江郡歸屬於孫策。孫周兩人也不糾結於離開的張飛等人,在鞏固一番廬江郡后,就揮兵攻打吳郡。
吳郡的嚴白虎那裡是孫策和周瑜的對手,幾仗下來,吳郡盡失,嚴白虎率所剩的殘部逃往餘杭,又被董襲董元代砍了腦袋獻給孫策。吳郡平,江東六郡盡歸孫策。
時又有虞翻虞仲翔,大才魯肅魯子敬相投,孫策此時可謂兵強馬壯,人才濟濟。孫策及時上表長安,被冊封為鎮東將軍烏程侯,孫策終成江東之主。
而這時的袁術,為了讓孫策不來索取傳國玉璽,對孫策的擴張和鞏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派人賀,絕口不提警告之語,更無敲打之意。
江東六郡,在袁術袁公路眼中還不及傳國玉璽一死物,也真的沒誰了。只能說聲袁氏四世三公,真不是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