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鄭家的興和衰

第六百三十六章:鄭家的興和衰

鄭府這個冬天可謂榮耀王者,自從皇帝的敕封傳來,府門前來拜訪的賓客絡繹不絕。

大明,居然誕生了一個真正的王爺,這是多大的面子。而且還是一塊化外飛地,正經的王侯,是鄭家可以自己說了算的,比朱姓王爺們可實在多了。

鄭芝龍現在頂著南安伯的爵位已經在老家安享萬年在,鄭家大半的男人都進入了商場,但是真正做的出色的人才並不多,大多數也就是仗著家族的產業混一個安穩。

鄭成功的官位太高,有功高震主之嫌,鄭家人不能有太多留在官場也是正常的,這一點每一個中國人其實都懂的。

但是,自從對日貿易中斷之後,鄭家的生意就大不如前,最主要的貿易已經由倭國改為海峽兩岸的往來。這樣一來,幾乎海峽之間的所有民間運輸以及商貿,都被鄭家壟斷。其中當然包括移民。

「大哥,外廳有好多官員鄉紳想見您呢?」鄭鴻奎來到後院,專門是來找鄭芝龍的。

「不去,這些人都是想來打聽咱家什麼時候重開對倭海運的,這事八字還沒一撇呢。懶得見他們的。」鄭芝龍睜開了眼皮,懶洋洋地說。

「大哥,咱家這進賬可大部如前了啊,有些後輩們已經開始埋怨,大夥都嫌月例銀子不夠用。」鄭鴻奎說。

「四弟,這個月為什麼去台灣的人這麼少啊?」聽到說銀子的事,鄭芝龍這才把身子做了起來。

「這可不能管我,現在是冬季,哪有那麼多人朝台灣跑啊。」鄭鴻奎回道。

「這樣下去可不行,台灣可是咱鄭家的根基。要是森兒能像次郎一樣敕封台灣,那咱鄭家就......」鄭芝龍話到嘴邊,瞄了一下周圍。

而實際上,整個鄭家其實都有這個心思,這幾乎是路人皆知的事。但是鄭芝龍也明白,鄭成功不可能像田川次郎那樣封北海道的。但是,哪怕封一個世鎮台灣,也已經滿足了。

「怕是不好辦。那姚啟聖是油鹽不進,就是不待見咱們鄭家,他要不是皇上親封的巡撫,我就......:鄭鴻奎說著就要比劃一下脖子。

「糊塗。對待姚啟聖不能硬來。你真以為咱們這個皇上是吃乾飯的?他就是故意在台灣放一個和咱們對著乾的角色。不是姚啟聖,就是張啟聖。要是萬一把李家的人招來,我看到時候還怎麼收場。」鄭芝龍厲聲呵斥。

「不能吧!我看李家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那李年還在冰天雪地里熬呢,皇上也沒見給他一個好位置?」鄭鴻奎不屑地說。

李家自然指得是李岩兄弟,當前朝堂,也只有李家是最得寵,別看李家明面上是兩兄弟,可李家在軍隊系統可是豎立不少屬下。可以不誇張地說,當初魯中軍兩次改編出的年輕將領,現在最少佔了大明軍隊的三分之一還多。這些課都是朱由檢一手培養的,也是受過李岩調教的。

「你懂什麼?李年那是開疆擴土,這是皇上白送給李家功勞咧!」鄭芝龍眼神冒著精光,對於朱由檢的做法,在他看來全是政治手段。

「那李岩已經當上首輔,哪有再向上升的可能?我看大哥多慮了。」鄭鴻奎繼續不屑。

「未必。我觀當今聖上自從離開北方的京城之後,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突然就開竅了。你看他到處擴展土地,未必就沒有別的想法。只是你哥我暫時還看不透而已。」鄭芝龍說。

「那我們怎麼辦?大哥以前那個跟班施琅,都已經當了南洋的土皇帝了,可我們鄭家卻連對倭國的海運都斷了,這口氣我實在咽不下去。」鄭鴻奎憤憤不平。

整個南洋戰略,得利最大的就是施琅,而最沒佔到便宜的就是鄭家。開始鄭家仗著對倭國的貿易,根本就沒瞧上南洋那點事。以鄭芝龍的想法,大明也沒那麼容易從荷蘭人手中得到東印度公司的,他可是跟荷蘭人打了半輩子交道。

誰知道荷蘭人那麼快就慫了呢,誰又料到朝鮮和倭國打起來了呢?結果,短短時間形勢就發生了逆轉,鄭家完全看傻眼了。

不過,南洋的局勢也沒想得那麼好。雖然大明從荷蘭人手裡奪了東印度公司,但是整個經營也只恢復到了荷蘭人鼎盛時期的七成左右,這主要還是大明的商業人才跟不上的原因。其次是歐洲的貿易線路沒有徹底打通,最終還是要看九兒他們訪問歐洲的成果。

另一個方面,大明的船運行業才剛剛興起,國內需要移民開發的地方有點多,而人口的恢復增長實際是一個慢過程。說到底,體量還是不夠,限制了發展。如果有後世十億人那種基數,朱由檢敢進攻歐洲。

當然,有人會扯到二戰的德國,說機械化作戰。嗯,朱由檢認為大明姑且還沒造出內燃機,就算有,從中原一路開到歐洲,你以為是二十一世紀的軍工製造水準嗎?

話說回來,鄭家因為收入銳減的問題,已經開始對朱由檢有些不滿了。要不是這一次敕封田川次郎的事,估計鄭家的怨氣更大。敕封一事讓鄭芝龍又恢復了對朱由檢的好感,同時,鄭芝龍調整了鄭家的發展中心。

「四弟,你派人去給次郎去封信,就說爹爹全力支持他。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另外,你想辦法招募一些敢死之士,組成護衛隊,一定要嚴密保護次郎的安全。我看咱家就暫時把森兒那邊的月例減一減,先緊著次郎用,畢竟次郎那邊才是大事。」家主鄭芝龍直接發話,等於是把以前全部壓在鄭成功身上的希望挪到田川次郎的身上。

這一點是個人也都看得明白,到底田川次郎現在是國主,沒有人支持,是站不穩的。而鄭家,恰好是有這個實力的。這也是朱由檢的政治眼光高明之處。扶持一個傀儡國主出來,起碼也不能完全指望大明吧。

「大哥,我曉得了,我這就去辦。」鄭鴻奎轉身就走了,鄭家到底還是有底子的,召集一支軍隊都不在話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崇禎本科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崇禎本科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六章:鄭家的興和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