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立憲政體 伏擊戰
十一月,新國一位在懷州星空大學段明,上書平民議院,請求君主立憲制。
書中言「君主固然對一個國家重要性,很多人都明白,但是難保不會出現一個昏聵的人,不能寄希望於一個人,學生妄言,如果敵人對我們的君主發動攻擊而發生不測,國家將會無以為繼,我看還是君主立憲制好,這關係國家和人民生死命運前途。」
這麼大的事,有關國家政體,一直沒有人敢提,被一個學生捅破,許多議員要求討論這個事情。
唐州鄧運華「我們國家已經是君主立憲制了,難道大家不認同嗎?除了新皇,誰又能統一天下?誰又能掌控全局?除了新皇,誰又能保證新國不會出亂子?」
大家紛紛點頭。
懷州議員錢德澤「我們說的是以後。」
也有一部分點頭。
這時華州議員宋景明站起來言「我看你們兩個說的都有道理,要不這樣,授予現在的皇帝終身獨裁者,從第二代開始明確實行君主立憲制,你們看如何?我建議採取不記名投票表決。」
宋景明是老議員了,眾議長庄彥昌同意,不少議員附議。
在眾議院中以大多數票通過,送交新皇,新皇當即簽字生效。
在新國颳起的一陣風,卷到陳國去,學校學生以救亡圖存為名,紛紛上街遊行,要求立即實施君主立憲制。
明太后無奈面對這樣的局勢,如果連一個國家的士子都不支持自己,還有何辦法?
明太后多方面向選舉議會施壓,把安倍包裝成抵禦新國的英雄,確保安倍是內閣總理大臣。
王長奇、張方被陳國細作護送到陳國,能夠從新國救出,對他們的圍追堵截,死了很多位兄弟。
陳國把新國俘虜士兵,和從新國投奔來的人,都一起交給王張二人帶領,王張二人向他們灌輸共和思想,在軍中倡導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什麼貴賤之分,作同甘共苦的表率。
共和軍和陳軍一起作戰,共和軍士大概有兩千多人,紀律鬆散,被認為幾乎沒有戰鬥力,這樣一支隊伍無法對新軍完成作戰的。只能打掃下戰場,擔任下伏擊戰,王張二人,不希望被陳國利用,渴望獨立自主的作戰指揮。
在十二月份的一天,他們想深入敵後,發展隊伍,給新軍一點打擊,讓世人見識下共和軍的厲害,王長奇和張方騎馬一躍來到一處山坡,王長奇用望遠鏡極目遠眺,發現牛山是一處伏擊的好地方,王長奇憑多年的作戰經驗直覺,在此處等待,會有獵物出現。
他們料定會有一隊新軍經過這裡追擊陳軍,新軍指揮官一定認為此處一條大路,山多,草木旺盛,可以隱蔽行軍,一旦遇到襲擊,可以立即作出反應,如果在平原,有一支機械化軍隊,便於偷襲,反而是不利的。經過七八天勘察隱蔽等待,不斷有人從這裡經過,王長奇認為肯定是新軍在這一帶探路的,終於等來了一隊新軍,前面是一百多人的先導隊伍,對周邊地形散開確認。共和軍埋伏的很遠,很隱蔽,但還是差點被發現。
放過這一隊士兵,來了近千人的隊伍,這上增援前線去的士兵,王長奇下令開打,先是從山坡上射擊,新軍沒有料到,來不及反應,然後共和軍開始全軍追擊,新軍四處逃散,不一會,就解決戰鬥,新軍一戰損失幾百人,潰敗不成軍,共和軍沿著道路向陳軍方向後撤,這一戰對陳軍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
新皇命令全力圍剿在佔領區域內共和軍,要把陳軍和共和軍一起消滅掉。
嘉國欲求和燕國和談,南下打擊新軍,支持海國復國。燕國北方的土地幾乎被幾國瓜分完,燕國從此國力一蹶不振,燕國沒有理由不答應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