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五年和十年改

第505章 五年和十年改

「一五計劃要開始了,好期待工業基石打造好的樣子。」葉關看著終於整理好的計劃方案,搓著手興奮道。

先鋒軍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將在12月底*慶日後正式開啟。

「有什麼好期待的?我們不是一直都在打造工業基石嗎?」李衡沒什麼特別的期待,這份計劃書是他一點點拼湊起來的,各方面早就熟悉了。

「能一樣嗎?以前是調整,現在才是正式要進入一五計劃期。你想想,哪個一五計劃不是赫赫有名?怎麼也得讓咱們的一五計劃來個開門紅。」葉關白眼道。

就連阿三哥也做一五計劃。在阿三哥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至少穩定了內部,在季風屢屢遲到少雨的情況下,還勉強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目標基本實現。

阿三哥的一五計劃主要針對農業,工業就不用提了。

先鋒軍在三年調整期里,已經基本實現了農業的穩定。

這幾年的恢復和開墾,以及先鋒軍和移民對耕種的重視,目前東聯國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5.7億畝。

48年的糧食算是豐產,各類糧食的年產量突破了5千萬噸,東南亞地區在五十年代稻米產量糧食產量也就差不多這個數,和印度五十年代初的糧食總產量差不多。

目前東聯國總人口約8100多萬,就算提供糧食低保的華人數量在12月份統計中已經超過了3500萬了,也已經足夠國內供應,還綽綽有餘。

包括12月份的糧食計劃出口數,整個48年,東聯國共出口660多萬噸糧食和各類糧食加工產品。

二戰後各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糧食問題得到了緩解,國際糧價已稍稍回落。本來東聯國在48年糧食出口計劃是五百萬噸,這是一個正常的數值,二戰前緬*和暹羅兩國出口最高值就超過了這個數。但先鋒軍在還貸款壓力下,不得不臨時調整計劃,擴大了一百多萬噸的糧食出口,價格也相對低廉。不過卻額外獲得了一億多美元的可靈活調配的還貸資金,緩解了來自美國金融大鱷的施壓。

借錢容易還錢難,先鋒軍的還貸危機只是金融大鱷的一個小小試探。

龍元在擴大影響后,免不了被金融巨鱷盯上,緊跟上美元並不能滿足有些人的要求,鑄*幣權才是有些人一直想要的。若不是還有蘇俄以及昔日的殖民帝國英法互相牽制,美國人早就下黑手了。

只要沒有什麼大的自然災害,東聯國每年能有三百萬噸糧食用於出口,多則五百萬噸,在歐洲糧食已經開始自給自足,又有美國控制補貼的情況下,以後這些糧食主要供應地會是亞洲。

考慮到東聯國的許多政策可適當和周圍搭配,在一五期間,對農業方面的要求並不高。

東聯第一五計劃的目標,耕地面積不過最終擴大到6億畝。

移民人口數在兩年後會驟減,無法支撐更多的農業人口需求,相反還得給工業人口讓路。農業的目標就是穩定,在水利設施、化肥、農業機械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一五計劃的目標糧食年產量也不過只求達到6千萬噸。

雖然茶葉、蔗糖、橡膠等經濟作物種植計劃會加大,但先鋒軍一五計劃重點還是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也就是三巨頭口口聲聲的夯實工業基石。

「雞生蛋,蛋生雞。只有有了重工業的工業母雞,我們能自己製造機器了,不斷繁殖下,工業才能不斷壯大。」主抓工業的李衡在多個場合一直強調,這也是三巨頭的共同主張,葉關此時也希望第一五計劃能勾勒出未來工業的藍圖。

「不要奢求一個五年計劃就能完成工業體系,要科學的規劃,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才,基礎才打得更牢固。」趙易笑著提醒道。

「OK,我知道,十年工業規劃才是完成夯實工業基石的正確路-線。」葉關比劃著手勢道。

十年工業規劃已經提前一年,在48年一月份就已經正式實施了。

「計劃是要科學計劃,不能不合實際的胡編亂造。三年調整期,我們需要摸清我們的家底,我們的優勢和缺點,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編製五年計劃。」趙易穩重的性子再一次發揮了作用。

三年調整期是保守的,留出了足夠的餘地。

誰也沒想到英法的干涉早早的認慫,加上先鋒軍不少利益的妥協和退讓,東聯國早早迎來了和平。

最後一年基本上都是微調,這讓十年規劃得以早早實施。

「很多工業項目,五年的準備發展期是不夠的。很多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沉澱。」李衡的這個論點,趙易是很認可的,也知道發展工業最重要的一點:「十年樹人。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培養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人才,來鑄造工業基石。」

工業基石的關鍵還是在於人。

要想打造完善的工業體系,先鋒軍的人才還差了很多。

移民人數限制勞動力偏少;三巨頭受到諸多牽制的先鋒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也差一些;就算是高端人才,先鋒軍就算邀請各類華*人才,也先天不足,何況其中還夾雜著不少水分,很難用於工業體系的鑄造;外部人才支援顯然也不給力,就算西方開放了技術,真金白銀砸下去,還不一定真心教,要摸清技術的來龍去脈,需要更多的人才去消化吸收。

「給我十年時間,只要十年,我們就有足夠人才了。」趙易可謂是不惜代價的投資教育,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還是一力主推12年義務教育。若不是缺少師資力量,義務教育的終點會更高。

沒有高等級師資力量,沒法完成高中義務教育,趙易採取的辦法是向下延伸。

12年義務教育的時間不變,變的是起-點,從3歲幼兒園開始,推行義務教育。

3歲看大,6歲看老。

人的嬰幼兒時期,比大學的根基在小學還能影響人的一生。

3歲之前靠父母,先鋒軍只能是幫助緩解經濟等方面的壓力,有相關低保政策來保障了。3歲以後就需要先鋒軍扶持更多,應用更科學的教育方式。

由先鋒軍伸出援手更能消除年輕移民父母的負擔和壓力,讓他們更快投入工作中去,或許安心進入新的一輪孕產期。

目前來看,照顧三千多萬華人基數上的12年義務教育體系,勉強能夠完成。

從東聯國建國起,3年幼兒期和8年小學初中以及1年的技能期完成,恰恰能跟上十年工業規劃的實施。十年後更多基礎人才培養起來,才會有更多更高層次人才的誕生,才能談得上工業體系的進化。

從48年開始的十年工業規劃,準確的來說應該說是十年工業基礎規劃,就是用來打基礎的。

48年先鋒軍更高層次的大學人才已經開始畢業了,但人數只能以百計,在未來十年裡只能傾向基礎。

「就算是基礎,也要用在刀刃上,科學規劃,爭取在十年裡建成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這不止是趙易的要求,也是三巨頭共同的要求,只有完成獨立自主工業體系基礎,才能在接下來,笑看風雲變動的世界局勢,佁然不動。

「不說別的,只要我們*彈一出,必然會遭到西方世界的排擠和壓制。確保獨立自主不怕封鎖是必須的。」先鋒軍禾計劃一再延遲,就是擔心被別人封鎖,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撐腰,三巨頭是不敢輕易爆禾的,或許十年或者十五年後還差不多。

這需要分兩個或者三個五年計劃來推動,期間需要結合實際不斷調整實施狀況,而十年規劃更注重長遠的規劃,輕易不變的,對目標數值可以放寬,但整個工業的體系骨架卻需要建立起來。

不需要精細調整,工業十年規劃得以提前一年展開,三年調整期的很多重工業項目其實早就列入規劃名單中,也屬於一五期間的重點發展項目。

在一五計劃期間,重點項目多達360個。

「360個?會不會太多了?我們有這麼多的資金和人才嗎?」當初李衡提交這份資料時,連葉關都覺得有些激進了。

美國貸款集中在三年調整期,未來越來越難借到。自有資金除去還貸和正常維持用度,能積攢下來的已經很少了。所以在一五期間,整個投資總額初步定在了五百億龍幣。平均分攤到每個項目上才一億多龍幣,看似不少,但那些重工業個個都是吞金獸,上億美元都漂不起來,更不用說上億龍幣了。

「是我的建議。」趙易主動解釋道,

「五十年代初,我們身邊變化會很大,有太多的變數,我們無法把握。不說棒*半島的變局,單單美國國內的變化就可能導致我們被孤立。凡事要未雨綢繆,一五計劃期間,我們發展工業先不求量,而應當求全面,至少要不怕被封鎖。要面面俱到,項目自然就得多。這360個項目還只是國家扶持並直接投資的重點項目,其他一些小項目就只能交給民營來完成,力求儘快打造出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骨架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942風起南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1942風起南洋
上一章下一章

第505章 五年和十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