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娶妻
自從安寧宜寧兄妹倆定親以來,京城裡的商戶們不管去什麼地方行商,都格外關注有沒有與婚嫁相關的好東西。但凡遇到什麼極品都會毫不猶像的買下來,絲毫擔心賣不出去。因為他們都知道,鎮國公府和他家的親家都不差錢!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就在宜寧十九歲這年的七夕,他迎娶了謝清雪。
這一日,鎮國公府里裡外外張燈結綵。一直秉承著低調奢華有內涵的鎮國公府,第一次讓世人見識到了什麼叫壕!
鎮國公府所在的桂花坊,從進牌坊處開始,地上就鋪著厚厚的紅毯。兩旁的行道桂花樹,還沒到開花的季節,但樹上都綴滿了紅色玫瑰花。往近處仔細看,才會發現是一朵朵逼真至極的絹花。
坊內所有的門戶,都掛著一模一樣的燙金紅燈籠。門戶之間的牆上,一個個燙金囍字,整齊的排在近人高的距離上。
這些還只是府外的裝飾,府內更是鋪張至極!
還是紅毯一路鋪到主院和新房,所有高大的樹木上也都盛放著紅花。不同的是,這地毯的兩側都用金線綉著囍字不斷紋。紅花的花蕊都是用金線編織而成。
整個府內所有的屋檐斗拱下,都掛著成列的,拳頭大小的紅燈籠。每個紅燈籠都是水波紋的大紅絹紗製成,燈籠內托著的金絲骨架,隱隱的從紅紗中透出金光。燈籠下的錦線流蘇隨風搖擺,就連夏日的暖風都瀰漫著喜氣。
入府但凡所見,都是那麼的喜慶。
一大早明珠和衛慈都早早的起床,宜寧和安寧也都各自準備起來了。
天剛亮,全家人便都聚集到了榮安堂。宜寧按規矩給父母和太夫人行了跪禮。不論什麼時代,一個男人成了家之後,父母親人對他就再也不會當孩子看了。到了這一刻,家人們自然都是各有感慨。
但也沒功夫給大家多說話了,想說什麼時候都可以,但今天回格外的忙。大家很快就各自分工去干自己的事兒了。
韋婉和明珠負責在主院接待女眷,太夫人依然呆在榮安堂準備接待老姐妹們。衛慈和衛恕則去外院接待男賓。
要不了一會兒,便有大批的賓客前來了。按平常官宦人家結親的習俗,一般提前到的多是一些至親或閑著無事喜歡看熱鬧的賓客。但鎮國公府的喜事自然不一般,但凡受邀的賓客,都會儘可能的早一些到,這場熱鬧,就沒人是不想看的。
所幸,像南晚晴、蘇玉靈、蘇玉泉等這些至交好友來得最早,還幫著明珠他們分擔了不少辛苦。海藍和慧芳兩位嬤嬤也帶著眾丫環們忙的腳不沾地。
很快新娘的嫁妝和陪房開始進門了。賓客們熱熱鬧鬧的站在紅毯的兩側,等著看新娘曬嫁妝。
嫁給國公府世子,將也有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妝的資格。謝氏家底豐厚,既然明珠發了話,可以隨便帶嫁妝,謝氏一族自然也會盡心。所以,當這些嫁妝進門的時候,都還沒開嫁妝箱子呢,眾人就開始驚呼起來。
嫁妝一般是兩個箱子摞成一抬,由兩人抬著進門。只見謝家抬嫁妝的兩個壯漢,此時已經是滿頭大汗不說,抬嫁妝用的手臂粗的竹竿都彎得不成樣子了。這很明顯是對嫁妝重量估計不足的表現。
果然,當嫁妝進了新人院子開箱的時候,大家發現,嫁妝箱里的一個個錦盒,間距幾乎手插不進。
第一抬嫁妝是曬的田莊鋪子。按京城的規矩,一畝地一塊磚。看著這一箱子兩指寬的小花磚,算下怕是得有兩三頃地了。(1頃=100畝)另一個箱子里,是巴掌大的小花瓦。這是象徵著鋪面的東西,大約有二三十塊的樣子,也就是二三十間鋪面的樣子。
當然,這個數量,在世家嫡女的嫁妝里也算不得出奇了。但那也得看是哪裡的地和哪裡的鋪子不是?!有的不受寵的嫡女出嫁,大面上看著也是這麼多。但細究下來就會發現,那地和鋪子都不知道是哪個犄角旮旯的玩意兒。
儘管大家都知道謝清雪的這些土地和鋪面,肯定都是好位置的,不是蘇杭就是京城的。但畢竟沒有看到房契和地契,故而大家都沒有就這個多加議論。
第二抬嫁妝是由新嫁娘親手繡的龍鳳錦被。就原來的涵義是為了讓婆家見識新婦的手藝,但她們這一階層的女兒家,哪裡還需要學這些東西。需要的話,無非是多陪嫁兩個手藝高超的針線丫鬟罷了。所以,這會兒大家都有志一同的沒有談及新婦的綉技。紛紛讚歎蘇繡花樣的精巧,惟妙惟肖。
第三抬開始,連續五抬都是首飾。裝首飾的箱子都是分層的抽屜,呈階梯狀的打開,一層層的珠光寶氣。在場看嫁妝的女眷們大多都是羨艷不已。
和京城工匠們注重繁複華麗不同,江南工匠的手藝格外的精緻細膩。就說同樣的掐絲工藝吧,京城工匠做的琺琅彩最是絕妙,色澤艷麗高貴。但江南的工匠就不同,他們將細細的金絲拉得如頭髮一般纖細,再工整的編織成鏤空的花鳥蟲魚,再點綴細細的珠寶顆粒。一件件流光溢彩,靈動非常。
還有一些用珠寶整雕出來的首飾,也是這樣。京城工匠更注重寶石的自然天成,雕琢的時候都是盡量簡單的刻畫,雕其形,琢其意。江南的工匠則不同,一刀一劃間,草木花葉,鱗甲毛須,無不精雕細琢。
再往後就是二十四抬珍寶擺件,其製作工藝無不延續著江南工藝的特點。精緻至極。
十二抬衣裳,件件巧奪天工;十二抬布匹,幾乎囊括了所有紡織工藝;十二抬細碎小物,荷包、花錢、金銀錁子、扇墜、珠簾......無一不是精美至極;十二抬窗帘幔帳、枕巾被套、桌布倚靠全都綉著福祿壽喜,四季花卉......
就在大家為新婦的嫁妝嘖嘖讚歎的時候,時辰快到午時了,前院傳來一陣樂聲,新郎要啟程接親了......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