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離 間
第三十二章離間
全國烽煙四起,漢軍的青年將領韓信在北方取得重大突破,魏、趙、燕三地被平復。而他正率領軍隊前往齊地,準備與齊地決一死戰。南方的局勢更加動蕩激烈,特別是在滎陽這個主戰場,楚漢雙方僵持不下,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資源。持續已久的拉鋸戰,讓這裡成為了人間煉獄,死傷的丁壯不計其數,後方的兵源快有些跟不上了,連老弱病殘都送往前線。
楚漢高層都沒有時間好好休息,他們必須絞盡腦汁地尋求最快速的解決辦法,沒有人想打持久戰。漢軍高層會議的氣氛異常激烈,剛剛否決了一項重大議題,但是他們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此時,一位剛從楚國軍營里叛逃而來的高級官員,自告奮勇地提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離間計,瓦解楚軍的核心層。這位楚國高級官員掌握了楚國高層軍事機密,對楚軍核心層了如指掌。他的建議,似乎為漢軍帶來了一束光明。這位楚國高級官員叫作陳平,日後將會是漢軍重要的謀臣。
【陳平】
陳平,碭郡陽武縣戶牖鄉(今河南省原陽縣)人,如果單單看他的相貌,你肯定會以為陳平是個富家公子。因為他的顏值爆表,是那個時代的美男子。即使放到今天,相信也必定會驚艷全國,他是那種五官精緻、眉清目秀、白白凈凈的帥哥,是眾多女孩子心目中的男神。陳平對自己的容顏也感到充滿自信,他的感情生活也很豐富。甚至有傳言,陳平與他的大嫂私通。像他這種驚艷的容顏,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吃軟飯的種。確實,陳平在發家之初,並沒有多少能力和資產。
陳平的家境並不富裕。和韓信相似,他也是一名孤兒,父母早亡。但是他比韓信幸運一百倍,因為他有個很疼愛他、照顧他的哥哥。是年長的哥哥撫養他成人的,哥哥的年紀比他大許多,很縱容他,把一切好的都留給他。哥哥平日靠僅有的三十畝耕田維持生活,獨自一人承擔起生活重擔。像這種粗重苦累的活,哥哥是不允許陳平觸碰的。所以陳平自幼就沒怎麼熬過苦,皮膚保養得很好。
也正是由於哥哥過分縱容他,嫂子反倒有些不樂意了。嫂子甚至到處向外人訴苦,說像這種吃飯不幹活、浪費米飯的小叔子,多一個還不如少一個。(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史記-陳丞相世家》)
這一幕何其相似。當年劉季、韓信在別家蹭飯的時候,都曾經遭受過這種待遇。但是陳平比他們都幸運,因為陳平有個無比疼愛他的哥哥,哥哥聽到自己的老婆這樣虧待親弟弟,一怒之下就把老婆休棄了。老婆可以再娶,兄弟就只有一個。
到了適婚年齡,陳平也面臨著娶妻生子的人生重大問題。像他這種長得這麼帥的男神,很討女孩子喜歡,但很可惜,那時候的女性並沒有選擇配偶的權利,婚嫁大事應該由父母做主。而長輩選擇女婿,看重的就不是相貌了,而是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似乎這才是「成熟」的標誌。選擇婚姻,也就意味選擇人生,選擇命運。所以,適婚青年陳平並沒有憑藉自己的美貌而博得長輩的喜歡,最終導致「富家千金不肯下嫁,而他又看不上平庸女孩」的局面。(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史記-陳丞相世家》)
男人的眼光總是挑剔,甚至有些與眾不同的。陳平對妻子的容顏要求也很高,他果斷地娶了一位已經剋死了五個丈夫的女人。能夠剋死五個丈夫的女人,必定也是一位驚艷動人的美人。從相術上來說,這種女人的命犯桃花,臉龐瘦尖俏麗,眼睛嫵媚妖艷,身材豐滿亭立,肌膚白裡透紅,很是讓男人心動。這種女人的**也很強,房事頻繁,沒有幾個男人受得了,所以前五任丈夫都一一死去。但是陳平卻受得了。
陳平選擇這位克夫美女作為自己的妻子,除了她長得楚楚動人外,更重要的是她的家境富裕,可以為自己將來的生活帶來幫助。而妻子的祖父也是個很有投資眼光的商人,名叫張負。祖父張負看得出陳平是個優質的潛力股,雖然陳平的住宅地段不好,而且有些破舊,連木門都沒有,僅僅掛著一張破席子遮蔽,說明屋子裡也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但是商人的眼光總是很精明的,祖父張負通過陳平門外的車轍痕迹,判斷出陳平交際廣泛,而且能夠坐著轎車過來的,都必定不是平凡人物,因此祖父張負也果斷地決定——將自己的孫女下嫁給陳平。而且還倒貼嫁妝,借錢給陳平用作聘禮迎娶自己的孫女,真是又出錢又出力又出人。雖然孫女的父親有些不同意,覺得陳平有些遊手好閒,沒有正當職業,沒車沒房,會被縣裡人笑話,但最終都拗不過祖父張負。祖父張負很看重陳平,出嫁前還千叮萬囑孫女,要好好侍奉夫家,事兄伯如父,事兄嫂如母。(毋以貧故,事人不謹。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史記-陳丞相世家》)
陳平並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他不在乎別人說他吃軟飯,不在乎別人說他靠外家。他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是什麼,追求的是什麼。他追求的是出人頭地,追求的是尊貴的生活,他不必在乎世俗的眼光。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陳平,卻偏偏要靠才華。陳平並不是簡單的「小白臉」,他自幼就喜歡讀書,喜歡鑽研謀略,心中裝著的是天下!(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史記-陳丞相世家》)
像很多家境貧困的青年那樣,陳平的內心也很渴望獲得成功。韓信很努力地鍛造自己的軍事能力,而陳平則很努力地揣摩領導的心思。陳平是一個很懂得把握時勢的人,哪裡對他有利益,他就撲向哪裡——典型的功利主義者。
秦帝國和平時期,他是里中的主宰,維護里中的秩序,節日期間幫忙分割豬肉;反秦風暴興起,他就跟隨陳勝的部下,魏王魏咎的隊伍搞革命;項氏集團強盛時期,他就投靠到項羽的麾下,對抗漢軍;當漢軍如日中天,他就棄楚投漢,對抗楚軍。在外人看來,這就是一種趨炎附勢。(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史記-陳丞相世家》)
但他不會在乎世俗人的眼光,就如同當初娶妻時不會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他在乎的是自己的選擇,在乎的是自己的生活。應該說,陳平是一位很懂得領導心思的下屬,每個陣營他都能夠混到核心層。在魏國的陣營,他是魏王的太僕,掌管馬車,如漢軍的夏侯嬰;在楚國的陣營,他是霸王的都尉,為楚軍出謀劃策;如今在漢國的陣營,他是漢王的參乘,同樣能夠參與軍機要事。無論在哪裡,陳平都是君主的貼身侍衛,領導很喜歡把他帶在身邊。
像他這種勢利而沒有原則的主兒,肯定不會受到同輩的歡迎。所以,在魏國的時候,有人說他壞話,挑撥離間他和魏王魏咎的關係;在楚國的時候,有人說他的壞話,挑撥離間他和霸王項羽的關係;在漢國的時候,也有人說他的壞話,挑撥離間他和漢王劉季的關係。在他人眼裡,陳平的進身之階是干謁權貴、溜須拍馬;立身之道是見風使舵、三心兩意;奇計之謎是只問目的、不擇手段;同僚之間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易中天語)。
當他剛從楚營叛逃到漢營的時候,漢軍許多高級將領其實是不贊同接納他的。因為他們認為陳平的人品和誠信都存在很大問題,比如勾搭兄嫂、朝魏暮楚、貪污賄賂等等。
對於這些流言蜚語,陳平向來沒怎麼理會。如果換作是平時,他根本就不會回應,因為他從來就不需要向其他人交待。當初,有人在魏王魏咎面前讒言他的時候,陳平並沒有向魏王魏咎解釋;有人在霸王項羽面前讒言他的時候,他也沒有向霸王項羽解釋。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既然你不信任我,那麼我就只好離你而去。
這次,陳平罕見的向漢王劉季解釋道,沒錯,他的確曾經侍奉過魏王魏咎、霸王項羽,但他們都沒有真正的信任他,所以他才會離開。之所以投靠漢軍,那是因為外界傳聞漢王劉季您善於用人。這次,他沒有否認自己收受賄賂,但那是因為自己身無分文,需要資金周轉。不過這些錢財他動也沒動,如果漢王不信任他,可以全部沒收。(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史記-陳丞相世家》)
他只想說明一點,那就是漢王您想要什麼樣的人才。如果說漢王您需要的是品行端正的人才,那麼陳平我可能不符合條件;但如果漢王您需要的是可爭奪天下的人才,那麼陳平我或許可以助一臂之力。
陳平是個很有個性的帥哥。他不需要向其他人乞求什麼,如果漢王劉季不信任他,他肯定也會離開,就像當初離開魏王魏咎、霸王項羽那樣。
但是漢王劉季與魏王魏咎、霸王項羽不同,漢王劉季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道人才的作用在哪裡,應該如何發揮。在漢王劉季的眼裡,勾嫂盜金、變換陣營等等這些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人品也沒見得好到哪裡去,所以他能夠容納他人的缺點。而霸王項羽出生貴族,對於人品和家教的要求很高,他不能容忍別人道德上的瑕疵。(霸王項羽應該是個處女座。)
最終,漢王劉季接納了陳平。同時,任命陳平為護軍中尉,掌管軍事機要,負責監督各部將領——充分顯示出了領導的信任。不僅如此,還額外賞賜了陳平豐厚的財物,以解決他的經濟困難——漢王劉季真是個體貼的領導。
此時,漢軍被困在滎陽,而楚軍又剛剛切斷了運送軍糧的甬道。漢軍高層想了很多辦法,但似乎都不奏效,就連發出已久的降書都沒見有回應,想求和都不行。如今,漢王劉季陷入了走投無路的困境。熟悉楚軍內情的陳平,在這個關鍵時期,提出了一項建議,那就是——實施離間計,瓦解楚軍的核心層。
離間計,古往今來很多軍事家都喜歡運用的計謀,也是軍事戰爭中常見的戰術。春秋時期著名的齊國軍事家孫武,在其著作《孫子兵法》里就專門講述了這個問題。但是,這種戰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離間的對象,必然是敵方的君主和他最信任的將領,這些人都是敵方的核心高層。要實施這種戰術,就必須非常熟悉敵方的軍情,熟悉敵方的高層機密。若不然,派出去的間諜就被敵方殺害,最終也起不到離間的作用。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難以捉摸的,敵方君主與他的部下有何種經歷,關係好到什麼程度,這在外人看來是很難打探清楚的。
幸運的是,漢國的軍營里有陳平,一位前楚國高級軍官,長期在霸王項羽身邊工作,對楚國軍事機密了如指掌。他非常了解和熟悉霸王項羽的品性,非常了解和熟悉楚軍幾名核心成員的品性。他知道霸王項羽和這些將領的關係好到哪種程度、存在什麼矛盾,知道運用什麼辦法可以離間他們。
陳平詳細列出楚國核心高層官員的名單,給出了四個最為重要的名字——范增、鍾離昧、龍且、周殷。后三位是楚軍的中堅力量,霸王項羽最為得力的將領,但也是最容易瓦解的對象。只要花費重金收買楚軍內部官員,讓他們在軍中散布謠言,說這三位將領勞苦功高,卻沒有獲得劃地封王,準備瓜分楚國土地各自為王,這樣就可以離間他們與霸王項羽之間的關係。因為這是霸王項羽的軟肋,霸王項羽最擔心的就是別人爭奪自己的地盤,而這種事情前不久剛剛在齊地發生了,沒有被分封的幾位將領確實起兵反抗了。
較為頭疼的是,如何離間霸王項羽和亞父范增的關係。在外界看來,甚至在楚軍內部,誰都知道範增與項羽的關係不一般。自項梁時期起,范增就開始跟隨項氏集團搞革命,一直為集團勞心勞力。而且,霸王項羽對范增畢恭畢敬,不僅稱呼他為亞父,而且處處都讓著他,聽他的話。
不過,陳平卻並不這樣認為。長期在霸王項羽身邊工作的他知道,霸王項羽和亞父范增的關係並沒有像外界傳聞的那般好,他們之間積累的矛盾並不少。霸王項羽雖然表面上對亞父范增畢恭畢敬,但其實內心一直不滿意范增對他指指點點。
【項羽】
霸王項羽同樣深陷滎陽這個地方,久攻不下,遲遲不見城破的跡象。他最近的心緒有些不安,因為軍中傳言鍾離昧、龍且、周殷等幾位高級將領試圖叛變、自立為王。雖然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霸王項羽還是不太相信這個傳言。因為這幾位將領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一直並肩作戰。
但是,外界傳言的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在霸王項羽的內心,確實覺得有些愧疚。因為他們一直跟隨自己戰鬥,卻沒有獲得分封。特別是龍且,他和龍且自幼一起玩耍、一起長大,情若兄弟。起兵以來,龍且就一直和自己並肩作戰,經歷過多場生死戰爭,幾次差點連命都搭進去了。前不久黥布叛變,也是龍且前往鎮壓。可以說,龍且與項羽的友情已經建立了二十多年,也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但都沒有獲得分封,霸王項羽確實感到十分慚愧。
如果說霸王項羽對這三位將領的叛變是將信將疑,那麼接下來的這件事就讓他感覺到有些惶恐了。
剛剛從滎陽漢軍大營里回來的使者,向霸王項羽報告了這樣一件事。當他們剛到達漢王劉季的軍營時,宴席上準備的都是些豐盛的菜肴。但是,在他們亮明自己楚軍使者的身份時,漢軍降低了接待標準,換上的都是些粗茶淡飯,連喂狗都不如。而且,漢軍官員還表現得十分驚訝,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我還以為是范增將軍的使者,原來是霸王項羽的使者。
熟讀兵書、深諳戰術的霸王項羽,並沒有看出這是敵方的計謀。他感到很疑惑,為什麼漢軍會招待范增,范增到底和漢軍之間有什麼勾結。這個啰嗦的老頭一直指責他不成大器,內心看不起他。難道範增也要投誠漢軍了嗎?霸王項羽雖然沒有掌握確切的證據,但是他不得不開始對范增有所防範。
此後,對於范增的意見,霸王項羽總是存有一絲疑慮,深怕其中有什麼陰謀詭計。而且,霸王項羽還削弱了范增的職權,對范增有所疏遠。
霸王項羽的精神開始有些恍惚,總覺得身邊的一切都不怎麼可靠,睡眠質量也嚴重下降。
【范增】
已經70多歲的范增,一直在楚軍中服役,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會離開。他已經把楚國集團當作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這裡凝聚了他後半生的心血。
他為楚國集團奉獻了全部精力。每一次決策建議他都盡心儘力,每一場軍事戰爭他都憂心忡忡。他甚至比霸王項羽更加緊張,更加看重利害。他沒有想過,霸王項羽竟然會懷疑他的忠誠。
他實在感到很失望。
他覺得,霸王項羽真的是太過年輕了,連敵方這點小伎倆都看不出來。當初在鴻門宴上,霸王項羽要不是婦人之仁,放虎歸山,也不會養成今日之後患。范增真的是感到心累了,他不知道怎麼和這位不滿30歲的年輕小夥子溝通,他們之間似乎存在深深的代溝。
他作出了一項艱難的決定,那就是——離開楚軍大營,從此不再過問時事。
——天下大勢已定,君王好之為之。(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請骸骨歸!《史記-陳丞相世家》)
霸王項羽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他的退休申請。
范增心有不甘地踏上了歸途。軍旅生活讓他年邁的身軀變得更加衰老,長期以來病痛纏身。在顛簸的路途中,怒火攻心的范增終於離開了這個人世間,再也沒有回到他心愛的西楚王國,回到那個熟悉的彭城。
他是死於背疽。按照現代西醫學來說,就是背部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常見病因是外感風濕火毒。以今天醫學水平來看,這完全不是個什麼大病,隨便找個鄉鎮外科醫生就能治好。如果患者身體好,抵抗力強,只要注意飲食,忌飲酒、葷腥、辛辣,不要輕易動怒,避免情緒波動,完全可以康復。但是,一心為楚的范增又怎麼放得下,又怎麼能夠避免情緒波動。(唐朝大才子孟浩然、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也都是死於背疽。)
西楚王國的第一謀臣,年邁的范增終於帶著悔恨和不甘離開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