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大漢鐵律

第四百七十章 大漢鐵律

大漢水師勝利啟航,這一次主要是東征劉豫,說實話,劉豫建立偽齊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被清剿的命運,雖然當年漢軍攻打山東的時候,這個傢伙僥倖逃脫,可是逃脫也只是暫時的苟延殘喘,大漢是不會允許這樣一個政權懸浮在海外的。

這些年在東海,劉豫的日子過得非常舒坦,要知道,在東海這些島國之中,當地人民非常崇拜漢文化,他們在宋朝的時候,就開始了所謂的優選計劃,就是選派大量的島國少女來大宋借種,好像懷上了宋人的孩子,就可以高人一等,就可以改變命運。可以說宋朝的時候,島國人民對漢文化崇拜到了極點,幾乎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

劉豫的軍隊在山東的確是被漢軍打的是狼狽逃竄,可是他們的軍隊到了島國,幾乎是無敵的存在,短短數年就徹底征服了島國,大大小小小的幾十個部落,成為了島國的王。這裡物資的確是匱乏,但是白銀礦非常多,這就帶來了巨額的財富。

要知道宋朝的時候,國內最主要的貨幣還是銅錢,而銀子基本上都是在夫人手中,實際上很少流通的。影視劇裡面動不動都是拿著白銀去消費,都是扯淡,沒有半點歷史常識,國內一直到了明朝中葉,白銀才開始做為通用貨幣在市場上流通的。

大漢連年征戰,需要大量的財富作為支撐,再加上當初對金國還要打響金融戰爭,掌握著白銀渠道的大漢帝國主流貨幣開始逐漸變成了白銀,而且白銀兌換銅錢的比例越來越高。

等大漢滅掉了金國之後,就宣布白銀做為主要貨幣流通,並且逐步取代銅錢。白銀取代銅錢最為官方貨幣,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推擠商業的發展。可是這就給不法商販提供了發財的捷徑。

同樣是貨幣,銅錢在民間很少出現私人鍛造,第一鍛造幾乎複雜,第二鍛造利潤不是很高,畢竟黃銅的價格昂貴,實用性不強。要是黃銅比例降低的話,銅錢色澤就會被差,容易被發現,流通性不高。第三造假死重罪,風險太高。

白銀就不一樣了,銀元寶的鍛造技術相對就比較簡單了,再加上從東海走私白銀過來,成本很低,要知道一兩白銀可以兌換1000文銅錢,這利潤是相當客觀的。暴利之下,就有人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前來走私白銀,私自造錢,這對大漢經濟體系衝擊很大。平日里也看不出來,可是在打仗,需要大量物資做支撐的時候,問題就爆發了。

其實,白銀走私的事情一直有,民間鑄錢也早就有了,當時天子劉正龍並沒有任何處罰的意思,就是任由白銀流入大漢,任由民間鑄錢,就是想知道究竟是那些人參與了,找機會一網打盡,然後把這些白銀全部充公。

當初劉豫的兩個女兒進宮,來換取活命的機會。可是誰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最後竟然成了白銀走私的源頭。

在大漢,掌握全國經濟的是金行吧,這是大漢天子劉正龍私人的產業,掌握著全國的經濟命脈,當然在大漢立國之後,就轉交給朝廷了。可是職責之中就增加了監控全國經濟命脈的職責。現在白銀走私瘋狂,金行一直都在做監控,只是沒有採取措施而已。

大漢水師揚帆起航,剿滅劉豫政權的同時,國內打擊白銀走私也拉開了序幕。危機來臨的時候,劉妍,劉韻這對姐妹花就坐不住了,雖然絕色傾城,可是後宮佳麗三千,想要突出重圍,受到天子恩寵絕非易事。要知道大漢皇宮在不斷地擴建,不斷地有美女進宮。

劉妍,劉韻兩姐妹失寵,更多得到原因不是後宮佳麗三千,也不是劉正龍喜新厭舊,最主要是趙福金等原本大宋的帝姬,皇妃們隊伍太龐大了,她們對劉豫這個賣國賊是恨之入骨,把仇恨都轉嫁到劉妍,劉韻核對姐妹花身上了。積怨極深,這種情況下,這對姐妹花才最終走上販賣白銀之路。

金錢可以充斥空虛的心靈,最起碼劉妍,劉韻是這樣子的,兩姐妹的財富在暴增,偶爾在玩假鳳求凰,可以說玩的不亦樂乎,日子過的很舒坦,可以說此間樂,不思蜀。

假鳳求凰,靡靡之音傳來的時候,讓劉正龍十分的動怒,他沒有想到在自己的後宮還會出現這種仇視,怒火中燒的他破門而入,驚擾了床上的兩大美女,懲罰,懲罰。

如果這就是懲罰的話,劉妍,劉韻兩姐妹,寧可天天被懲罰。

或許是太久沒有被灌溉了,兩姐妹使出了渾身解數,來玩真的顛龍倒鳳,來討好這個好幾年沒有來寵幸自己的男人。

皇宮內發生的事情,外面人永遠都不會知道,劉妍,劉韻最終交出了名單,白銀走私的所有涉案人員無一倖免,全部落網。

一億兩白銀進入國庫的同時,大漢的水師就已經進入了作戰範圍。這一次率隊出征的是張橫,張順兩兄弟,這是最後一次出征了,這次兩兄弟還把孩子張若愚,張若駭帶了過來,說白了是給孩子們鋪路,保駕護航。這也算為什麼劉正龍讓兩兄弟出戰額原因所在,那就是老的帶小的,順利拿下東海諸島,滅掉劉豫。

一億兩白銀,這個數字的確是讓太上皇劉正龍,天子劉昊天感到震驚,在震驚的同時,突然意識到,如果白銀做為貨幣,那麼未來會後患無窮,一旦出現不可掌控的因素,那麼大漢的經濟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怎麼辦,在這個時候,天子劉昊天才算是意識到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想要當一代明君,被後世稱頌,自己還差的很遠。這個國家,自己還玩不轉,很多的問題還離不開父皇的保駕護航。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劉昊天才意識到想踢開父皇,自己乾綱獨斷是多麼的愚蠢。

劉正龍看著跪在地上,滿臉羞愧的天子,他嘆了一口氣后說道:「帝王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歷朝歷代的王朝更替,很大程度上和天子對於權力的分配和制衡處理欠缺失有關。天子畢竟是一個人,無論是精力,還是能力上,都很難獨自支撐一個國家,因此知人善任已經成為優秀帝王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權力高度集中在天子的手中,就會造成無法全方位的兼顧,造成國家機器運轉不良,進而行政效率低下,最終造成國家的覆亡。可是權力過度下放,就會造成權臣權力過大,進而影響到君王,甚至於把持朝綱,謀朝篡位,最終帶來王朝的覆亡。切蛋糕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沒有一個皇帝可以很完美的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朕一直強調大漢鐵律的原因。」

說實話,劉正龍自己也沒有執政的經驗,也不是很能看透王朝的興衰,但是他能夠看到的是後人對於王朝覆亡的總結,雖然都是馬後炮,可是對於他來說卻之概念重要。

沒有完美的王朝,沒有完美的皇帝,只有完美的律法,劉正龍知道不能把後世的一些東西原封不動地扳回來,只能一點點地潛移默化,最終大家走到一起,為榮譽而戰。他悵然若失地說:「如果說每一件事情都按照大漢鐵律去辦事的話,不僅不會惹下大禍,而且會讓這些官員們明白,行為準則的來約束的話,那麼整個大漢就會像是一座機器每天都在告訴運轉,你這個皇帝也就當的輕鬆多了。」

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知道自古刑不上大夫,現在又要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讓士大夫們情何以堪,別說文武百官,就是天子劉昊天都接受不了。這顯然有一個過程,在這個漫長過里,會有無數的人以身試法,最終走上不歸路。

劉正龍的話,並沒有太深奧的大道理,他知道兒子已經是皇帝了,自己不能對朝局指手畫腳,要讓對方主動接受,而不是強行灌輸。

「皇兒,你知道戰國時期的申不害和商鞅的變法有何不同不?」

雖然恨鐵不成鋼,但是劉正龍還是想著儘可能去影響天子的思想,讓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一代明君,能夠名垂千古,受萬人敬仰。

「孩兒愚鈍,怕說不好。」

劉昊天不敢在父皇面前賣弄,可畢竟是一代君王,豈能一問三不知。他沉思了片刻之後說道:「可能是兩個的基礎不同,所遇君王不同吧。申不害的變法只是改善了韓國軍隊的作戰力,實際上對於韓國的整體實力沒有做任何提升,。而商鞅的變法更徹底,從各方面來實現富國強兵。」

說實話,劉昊天對於先秦時代的事情壓根就不感興趣,也沒有認真去領會過。這倒不是他不重視,而是歷朝歷代的文人對於先秦只是了解孔子,孟子等儒家大家,實際上對於商鞅,申不害這些法家壓根就沒有關注過。

劉正龍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勉強,他淡淡地說道:「申不害更多的事情強調人治,需要的是寬鬆的環境,英明的君王,實際上這是幻想的,也是不切實際的。而商鞅強調的是法制,依法治國,所以才有了秦始皇墳六世之餘烈,而最終統一六國。大漢不需要人治,因為你做不到每一代君王都是明君,都可以給文武百官寬鬆的環境。宋朝,為什麼那麼繁榮最終亡國就是這個道理。大漢鐵律就是大漢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的行為準則。如果每一個人都按照大漢律法行事,那麼即便是君王再無能,國家機器依舊可以高速運轉。大漢,要儘可能消除朕的痕迹,朕的影子,為什麼朕在春秋鼎盛就退位,是不想你這個天子一直活在朕的陰影之下。」

「兒臣知道錯了。」

「你不知道,朕知道你還在因為國丈的事情耿耿於懷。朕不是沒有容人之量。但是朕想通過這件事情告訴你一個道理,那就是有的問題上,必須只能有一個聲音,發出另類的聲音就必須剷除掉,否則後患無窮。」

天子劉昊天心中不服,但是又不敢反駁,只能低頭不語。

哎,看樣子不出絕招是不行了打定主意之後,劉正龍接著說道:「有一個人買了一群黃鸝鳥,叫的是悅耳動聽。可是有一天主人在鳥籠裡面放了一個個頭很大,叫聲卻很難聽的鳥,之後再也聽不到黃鸝你悅耳動聽的叫聲了,只能聽到那刺耳的叫聲,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么?」

「兒臣略有耳聞,這個個頭大,叫聲難聽的鳥名曰怪口,別的鳥叫的時候,它就會用很難聽的叫聲壓制其他鳥的叫聲。久而久之,其他的鳥都不叫了。」

「那個怪口就是你的國丈,他操縱各家報紙,肆意的製造黑材料,肆意的攻擊你的兄弟,攻擊大漢的親王,重臣,甚至含沙射影都到朕的頭上了。這樣下去,大漢的報紙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烏煙瘴氣的,讓那些有志之士不敢,也不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一旦到了萬馬齊喑的時候,你這個皇帝也就當到頭了。不要小看報紙,他能夠興邦,也能夠亡國。你記住一句話,你是鳥的主人,養什麼樣的鳥,唱什麼樣的歌,你自己應該有自己的點。但是,你記住,大漢只要百鳥朝鳳的百鳥,不需要咋掛別人的人。」

在這個時候的國丈就是撞槍口上了,劉正龍的手段有點過激,可實際效果是很好的,只有這樣做,才能夠讓大漢的文武百官,逐漸陸陸續續地熟悉的大漢律法,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劉正龍這麼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抹去自己對大漢的影響,抹去自己的印記,不讓劉昊天生活在自己的陰影之下,今後,自己的餘生是用來為大漢開疆拓土的。今後的大漢是依法立國,不是文官天下,也不是軍武立國,而是依法立國,打造最大法制化的大漢帝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超級惡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宋超級惡霸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章 大漢鐵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