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三次長夜102 關鍵的選擇
即使南雲財閥通過了交易,獲得了嶺南山區的管轄權宣稱,依舊無法深入其中,將山區中的武裝平定。
說是入山剿匪,敵人可不比普通匪徒,他們可是要比財閥正規軍還要強大的存在。
即使對手的戰爭裝甲步兵不出動,僅憑輕裝機械戰兵,在這種群山峻岭視線受阻的地方,也能夠給南雲財閥軍造成足夠的殺傷。
大規模部隊在嶺南山區內根本展不開,地形熟悉的華族人,分散成小隊自由穿梭其間,常常打得南雲財閥正規軍找不到北。
鄭鴻博熟練運用著華族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游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華族正規軍一旦打起游擊來,真沒那些財閥軍什麼事了。
五月底與六月初,南雲財閥連同已經投敵的各門閥偽軍,對嶺南山區發起了兩次大規模圍剿,均被華族游擊隊打的損失慘重。
然後,聯邦軍隊集結,南閥的主力軍團便都被抽走了。
而王家家主王林此時被認命偽暮閥軍總司令。可實際掌控人卻是偽暮閥的當家主母南雲和慧。
拋開立場不說,南雲和慧也算是一個有主見的女人,在南雲財閥主力軍遠征南極后,她一方面從和族本土調來了新兵,另一方面加強了對偽軍的控制。
雖然,這兩方面的部隊戰鬥力都不怎麼樣,起碼在數量上是驚人的。
當然,南雲和慧也沒有天真到要依靠這些新兵和偽軍進山打硬仗,她只是把軍隊都編製在了嶺南山區周邊的重點城市。
而對重點城市以外區域,南雲和慧則命人採取了非常殘酷的焦土政策。
這些事情,尚有人性的偽軍是做不來的,這也是南雲和慧從本土調來和族新兵的原因。
一時間,和族人在嶺南山區之外,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好端端一大片南方富庶之地,被整的十室九空。
因為南雲和慧很清楚,無論東南門閥帶走多少財富,帶走多少軍事裝備,可莊稼都是要從地里長出來的。
災變之後的嶺南山區貧瘠到寸草不生,好幾千萬張嘴不可能依靠儲備糧過活,他們還能好好的呆在山裡,肯定要依靠周邊華族百姓的支持。
南雲和慧到要看看,在她實行焦土政策后,鄭鴻博他們還有什麼辦法度過這個冬天。
等西元3000年的冬天一過,南閥大軍回歸,山區里的人也餓的差不多了,再打起仗來就會輕鬆不少。
實際封鎖的效果比南雲和慧想象中還要好上很多。
嶺南山區很快就出現了糧食與生活物資的短缺,日子原本還能過的去,但在鄭鴻博執行的食物配給制度下,人人處於半飢餓狀態。
鄭鴻博本來以為,只要他帶頭與大家同甘共苦,華族人一定能熬過這個冬天的,等第三次長夜戰爭結束,世界形勢也可能發生新的變化。
可是鄭鴻博忘記了,與他一起流亡嶺南的,不僅有底層平民,還有許許多多的門閥世家子弟。
他們的心思比起平民來說更加複雜一些,有許多單純的門閥思維並不崇高。他們看好鄭鴻博,打算跟著這位前閥主搏出一個前程來。
可這些本來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哪吃過真正的苦?
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很多在軍中的門閥子弟,開著戰爭裝甲步兵就投敵去了。
不過還好,投敵的那些人,都不算是東南門閥嫡系,鄭鴻博的指揮部與門閥治所的位置也是動態的,所以即使有人投敵也不可能向敵人提供什麼有效的情報。
可事情總有意外。
……
一支大軍在山嶺間穿行而過,指揮車內白須老者捋著鬍子,語氣得意道:
「這次多虧了王家王俊為我們引路,不然我們也破不了他們的動態駐紮。看來三公子人心所向,我們王家人也知道棄暗投明、迷途知返。」
白須老者正是王家當代家主,偽暮閥軍總司令王林,而老者口中的王俊是王家嫡脈長孫,也是王林的堂孫。
要說這個王俊,當初也算有點骨氣,在王門投靠南雲家之後,王俊果斷與王林斷絕血緣關係,東南王家就此一分為二。
鄭鴻博對王俊還是蠻看重的,就如對待楊松誠這般,沒有因為王門叛亂而輕視王俊的存在,反而發揮王俊的特長,把軍事指揮權交給了他。
王俊在鄭鴻博的組織里也算是核心人物了,他能被策反也就是王家立功了,這讓王林好不得意。
這番話卻引起了端坐在後排和服夫人的冷哼:
「哼?人心所向?迷途知返?您老別逗我笑了。」
王林被這話嗆得,笑聲都變尷尬了:
「呵呵,太夫人這是何意?」
太夫人,自然指得就是鄭鴻博與鄭鴻熙的母親南雲和慧了:
「一個月前,我們的人找到了王俊藏在南寧的姘婦,得知了王俊現在的處境,就給他寄了點吃的。又幾次之後,就把他給誘了出來。那王俊的骨頭沒有傳聞中那麼硬,一個常州執事外加二百萬聯邦幣,是他出賣我那逆子的全部代價。」
王林想起剛才說過的話,又羞又怒,王家人何時那麼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