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前及狸輕鬆獲勝,呼少將自傷雙股
駙馬選試最後一輪,先出場的一位是大遼恆王手下神秘高手、燕王劍的持有者前及狸,一位是文試第一、江南首富之子錢不盡。其實原本按照太宗的意思,本想早早淘汰恆王,以掃了大遼的面子。卻沒想到這恆王手下竟然又如其年輕的高手。魏王曾問過古泉幫趙幫主,對於此人的看法。根據趙幫主的分析,此人武藝,絕非其他擂台上之人可比,哪怕是楊延昭、呼延必興恐怕也跟其相差甚遠,就連趙幫主自己都不敢說能勝此人。三十歲能有如此境界,實在是武林界的奇才。而且看其眼神深邃,似是經歷了無數的生死磨難,才能有如此堅毅的眼神。
吳廣也對秦王說過,如果兩位少將軍與之對壘,恐怕不僅不能勝利,還會因為差距過大,在習武的道路上留下挫傷,斷送了兩個大將之才未來。
太宗知道,這古泉幫乃自己讓魏王扶持的武林門派,用以掌控武林中人,其副幫主趙楚風更是武林中實力頂尖的高手。此外吳廣更是賽過趙楚風,又與秦王殿下有莫逆之交,更是自己親賜的十三俠之首。此二人值得信賴,所言既然如此,想必不會有錯。
太宗無奈,卻也不想削了大宋的面子。真是恨自己當時要是把年齡上線定為四十該有多好。這吳廣要是出手,恐怕前及狸也不一定是其敵手。如今為保大宋年輕一代,另起打算。呼延必興乃大宋未來武將的領軍人物,自然不能犧牲掉。楊延昭如今雖為棄將,但卻是公主駙馬的不二人選,是趙普鎖定的打壓楊家關鍵所在,也不能讓其與之對壘。蘇志傑隨未從戎,可也是年輕一代的翹楚,更是武林中人,也不能輕易捨棄。到是錢不盡這個富人子弟,本就無官無位,土財主一個,雖然多了文試第一,但也不算是能傷了大宋顏面的一人。於是讓魏王秦王暗中安排。
倒是楊延昭身受重傷,估計也不能是呼延必興的對手,原本安排其與蘇志傑對壘,呼延必興輪空。卻不知為何,居然讓楊、呼二人抽為一組。秦王在看台上也是眉頭緊蹙,不禁為楊延昭捏把冷汗,心道,這要是輸了,金花不知要怎麼鬧一場。
這些事都是太宗與兩位親王的秘辛,他人到是不得知。如今第一場選手已經登場,一邊是前及狸,一邊是錢不盡。兩人互通了姓名,抱拳失禮便站在一處。
不得不說,這錢不盡的能耐還是高於之前的高處俊,單是身法,招數精妙,都在高處俊之上。此外用的外五門的冷兵器,用法獨特,攻擊多是以刺、砍、挑、壓、拌、點穴為主,打的也是有板有眼。只可惜這對手真非常人能比,那前及狸依舊劍不出鞘,只是閃轉騰挪躲避,時而用劍鞘攻擊錢不盡都是招招致命,卻又點到為止。到是這錢不盡不僅武藝高,臉皮也是厚的很,很多次被劍鞘所指要害,就連台下不懂武的百姓都看了出來,結果就是不認輸,還斗的不依不饒。
打到後面前及狸居然還指點了錢不盡幾招,真是讓台下觀眾都覺得丟盡了大宋的顏面。魏王、秦王都已經開始給台上的裁判使眼色,讓其阻止這場丟人的鬧劇。結果這錢不盡居然撤身而退,拱手道多謝前大俠此教,能與大俠如此武藝高超之人比斗,實乃我人生幸事,與您一戰在下受益匪淺,依在下如今武學修為,恐不及大俠的千分之一,在此認輸。
前及狸也是微笑點頭,倒也沒有多話。
魏王、秦王看這丟人的比試終於結束了,也是出了口氣,卻沒想到這錢不盡居然如此謙遜,可對方乃遼國之人,兩國雖然如今和平相處,但畢竟敵對多年,這客氣虛心的態度,真是丟盡了宋人的臉面。兩位親王咬牙,恨不得好好教訓一下這個四六不懂的小財主。只是當著眾人,要是發作更是失了大國的風範,只能忍了。
此役戰罷,第二場卻是呼延必興與楊延昭的對壘。
此陣乃今日最大看點。畢竟之前胡言必興曾矛指楊延昭挑釁之意可見一斑。如今兩人對壘,這比試定是精彩絕倫。只是這楊延昭傷病初遇,不知今日能不能敵得過呼延必興。
兩人初一上場,呼延必興就道:楊兄,你我二人乃當今大宋年青一代的翹楚,人人都說你我二人不分仲伯。今日一戰我就是要全大宋的人知道,到底是誰仲誰伯。
此話一出台下頓時喧嘩四起。
呼延必興又道:你我乃馬上將軍,這陸戰出個輸贏,也不能看出你我誰才是真猛將也。話畢又看向魏王、金花公主道:我懇請魏王殿下、公主殿下准許,讓我與楊延昭二人牽來戰馬,一絕勝負。
金花公主知道楊延昭股部重傷初愈,若馬上比試,恐更不是對手。便出言道:呼將軍可知楊將軍有傷在身,如今與其馬戰,豈不是勝之不武?
呼延必興道:公主殿下放心,屬下要比試,自然要公平競爭。說完跳下擂台,拿起一名小校的軍刀,直接刺入雙股之中,頓時鮮血直流。台上台下眾人皆是大驚失色。
呼延必興卻道:如今我也雙股重傷,想必楊兄也不覺吃虧了吧。
楊延昭道:呼兄果然不虧是我大宋第一猛將呼老將軍之後,今日楊某佩服的五體投地。說完深施一禮道:咱們就馬上比試,我楊某奉陪到底。
此時看台上,遼國恆王也是眉頭一緊,對身邊的使臣道:想不到大宋青年將領中,還有如此狠人,若能為我大遼所用,該有多好,若是不能,定是我大遼一患。
而秦王也在對吳廣道:這呼家果然虎父無犬子,如他靠山王一樣膽勇過人,大宋能有這樣的將軍實乃大幸,只是不知楊瑾能否力敵啊。
甚至少林寺智空大師與玉清觀副觀主清虛道人都誇讚這呼延必興實乃大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