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可持續發展戰略
「從18世紀開始,隨著瓦特的改良式蒸汽機的廣泛運用,使得英國的工業得到了極為迅速的發展。但隨之而來因為煤炭的問題,導致了在英國出現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大氣污染時期。
誰都不能否認倫敦的地位,20世紀初的倫敦更是一座工業之都,但卻是黑色的工業之都,輝煌卻蓋不住灰濛濛的煙霧。
在倫敦上空,煙塵與霧混合,讓人抬頭望去只看到灰沉沉、黃蒙蒙的煙塵。如果學過世界歷史,那你定然看過一張極為著名的照片,兩支巨大的煙囪在天空之中揮灑滾滾濃煙,那是著名的巴特西發電廠,是倫敦地標之一。
倫敦並由此得名「霧都」。在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間,倫敦煙霧事件令4000人死亡。
所以,英國在1956年推行了《空氣清凈法案》,推出了一系列的計劃。
到如今四十餘年,倫敦的環境才取得了改變。
您可能問,你這個小學生,到底要寫什麼,想說什麼,沒事扯英國做什麼?
我只是想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當年亂世如麻,無數前赴後繼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只為了今日的我們能有錦繡年華!
生物課告訴我,綠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會釋放氧氣。
氧氣,是人懶以生存的東西!
當然,植物在作用遠不止如此。
沒有花草樹木,會造成水土流失。長江兩岸住著4億人,長江流域有180萬平方公里土地。
有數據統計,50年代中期,長江上游森林覆蓋率為22%,由於不斷進行的農地開墾、建廠和城市化,使兩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盡。SC省193個縣中,森林覆蓋面積超過30%以上的僅有12個縣,一些縣的森林覆蓋面積還不到3%。
如長江流域有20%發生水土流失,那每年喪失表土會達到24億噸,每年從上游攜帶下來5億噸以上的土砂會順著長江流入了東海。年復一年的土砂淤積,長江的河床已高出了地面,成為繼黃河之後的又一條「懸河」。
沒有植物,蓄水功能會大大地減少。長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也在迅速地萎縮著,洞庭湖水域面積從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縮減到2145平方公里,鄱陽湖在40年間縮小了1/5。如果有朋友家在這範圍之內,周圍有中小湖泊,那可以看看是不是有些已經消失,有些在變小。
據我了解,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召開,會議提出並通過了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1世紀議程》。
1994年7月4日,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也早就發布。
可持續發展戰略,關係後世子孫,千秋萬代。
我想象著,如果周圍沒有一棵樹,那是什麼樣的景色,我們呼吸的是什麼樣的空氣。
那些為利益砍著樹木的人,可想到這是人懶以生存的資源,這是屬於全人類的資源,這是氧氣,這是國土,這同樣是人命!
錢,不是這麼賺的。
倫敦的經驗是一個教訓,足以給我們警示。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我是一個初入商海的小學生,我提議植樹造林刻不容緩,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
給後世子孫留一片青山綠水,留一個湛藍的天空,留一片立足之地!
聶輝1998年8月16日」
讓聶輝想不到的是,這一片文章,遠遠比之前《商海小學生的預見》來得火爆。
在各種報紙轉載之後,引發了太多的人的重視。
尤其是有分量的報紙,以及一些專家,幾乎是清一色的站出來支持這個提議。
在後世被人稱為「磚家」的人,此時還是極為受人擁戴的。
這些人本就在夜以繼日的想方設法抗洪,還有人查看著此次洪災的具體原因。
天降大雨是一個原因,可不是唯一一個!
所謂天災人禍,很多天災其實就是人禍造成的。
和別人不同,聶輝腦袋裡還想到了後世比較著名一個人物「光頭強」。
伐木,並沒什麼,因為木頭的用處著實有很多。
但要有計劃的伐木,伐木的同時至少也要植樹造林。
鍾偉明才出了一把風頭,這邊聶輝又走紅了一次。
其實聶輝並不想走紅,只是覺得自己應該抒發一下情感。
有些話不說不痛快。
上面明明有好的政策,好的計劃,可下面的人在做什麼?
當然,這也是有很多歷史原因造成的,因為上一輩的人,像聶輝父親等人,文化程度低,有些道理你不說,他們未必明白。
就如比說在家裡劈柴燒個爐子,這有什麼啊?
比如說很多人為了省錢,為了自來水表不轉,把水龍頭只擰開一點,整天滴滴滴的滴著。
再加上很多人確實是文化素質不高,也就造成了很多方面的影響。
聶輝很清楚,為何這一代的父母對孩子給予那麼高的期望。
為什麼孩子不想上學,父母就是打,也要把孩子打的去學校。
自己的孩子,難道打上去的時候身為父母不心疼嗎?
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劣勢,自己的弱點,甚至他們失去了自己曾經的理想。
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更聰明,讀的書更多,學歷更高,日後更好。
所以,時代是在前進的。
后一輩始終在實現老一輩的夢想。
沒多少天,錄取通知書寄到了學校,聶輝接到了通知。
而與此同時,江鷹市身為江南省縣域經濟排頭兵,草擬的第一個環保草案出台,鍾偉明又被聶輝給架出去了。
趁熱打鐵,正強科技新一波的借勢廣告又開始了。
「快二十一世紀了,您還在寫信?
費錢、費筆、費紙,關鍵是費樹。
二十一世紀,一台電腦,學習、娛樂兩不誤。
一台電腦,一個伊妹兒(電子郵件E-mail),減少紙張,減少數天的時間,轉眼及至。
嘗試一下,和您的朋友寫一封信,用電腦寫的信!」
這些年混過了小馬哥的深圳「馬站」和飛捷BBS等地,丁三石早在97年就成立了網易。
而1998年,正式推出了免費電子郵件服務。
就在這時候,丁三石看到正強科技的廣告之中居然帶著電子郵箱的字眼,頓時坐不住了。
不管是什麼東西,怎麼做大?
那就是要客戶,要流量!!
現在如日中天的正強科技,藉助了這一次植樹造林的風潮開始推電腦,卻拉動了電子郵箱,這是丁三石喜出望外的。
「老周,我要去趟江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