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場第一課(2)
兩天後,寧浩再次來到學校的宿舍,寢室里已住滿了人。來自江蘇的何劍是復旦歷史系畢業的,來自重慶的馬成功是西師數學系畢業的,還有一位是來自川北廣元的段義輝畢業於人大是學馬列哲學的。因為目前學校放暑假,大家見過相互認識后就各自回家。
這年的暑假,寧丹結婚,她的丈夫叫李小峰,也是一個青工。葉巧雲給寧丹寄來她湖南老家的上等湘繡表示祝賀,隨禮物同時寫來書信,簡短訴說了她的近況。巧雲寫道,她7月報道后,才知道,這是一家軍事工業科研基地,她現在算是一名准軍人。兩天後,就派到了青川的一個軍營,進了新兵團,訓練了兩周,才回到單位,然後進行了為期三天的上崗培訓和保密教育。她說,這單位還是很大,足有一千多人,在一個山青水秀的山谷里,研究所,生產廠和宿舍區嚴格分開,出入都是有規定的,不能亂竄。雖說離江油縣城有三十多公里,但基地就像一個小社會,什麼都有,每天都有多趟班車到江油或綿陽,每周也會有到成都的班車。巧雲說,她住的地方還算可以,在單樓,有自己的房,洗澡吃飯都很方便。就是同齡人不多,今年剛到的才四個人,熟人還沒認識,感覺有點孤獨。單位對他們新來的還算體貼,軍訓和保密教育完了,就每人先預支了兩百塊錢,放假一個月,讓大家回家探親,回來后再分配具體工作。
巧雲最後寫道,在成都的四年,承蒙你,寧浩以及伯伯阿姨的關愛,你們的恩德我永生難忘,請您代我問候寧浩,叫他有空來我這玩,以後恐怕來成都的機會少了,因為回湖南基本上不會再繞道成都。
寧浩依著巧雲的地址,給她回了一張明信片,這些明信片都是為熙熙買的,還留有幾張。至此兩人算是取得聯繫。
9月,在校方開過新教師見面會後,寧浩被安排在化學系的分析及有機化學教研室。寧浩見到的第一位同事就是教研室主任程副教授。
程副教授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五十多歲的分析化學老師,他說,分析及有機化學教研室總共八個人,有機課程組,包括寧浩就三名教師和一個實驗員。寧浩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為主講教師丁副教授做助教。先跟著丁老師聽課,批改課堂布置的作業,上習題課和指導有機化學實驗。除此之外,還要請寧浩多參加有機化學實驗室的建設工作,適當幫著沒多少經驗的實驗員小趙女士準備實驗。說完就帶寧浩到理科樓各處轉悠了一圈,介紹了各個實驗室。
華川學院的理科實驗樓是五十年代建的三層紅磚樓,足有一百多米長。樓的東面歸化學系,西面屬物理系。無機,有機實驗室在一樓,而有機實驗室有兩大間,中間夾著準備室,幾乎所有的藥品試劑都被放在幾個大柜子里,沒有通風廚,寧浩他們還沒走近就聞到了刺鼻的味道。
程老師帶著寧浩到了二樓,二樓主要是系辦公室和各個教研室所在地,程將寧浩帶入一間足有三十個平方大小的長條形房間,說:「小寧,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教研室。平時沒有什麼人來,你可以在這裡學習看書。你們住的招待所哪是看書學習的地方嘛!」
寧浩說:「就是,底下是木工房,白天有點吵。程老師,你看我什麼時候開始聽課?」
「你先到辦公室領一張課表,把時間地點記下來,待會兒丁老師到了,具體的情況他會給你講的。」
不一會,來了兩個人,是丁老師和有機組的孫老師。丁副教授,四十多歲,中等身材,人看上去很精幹,畢業於雲南大學。孫老師,講師,也是四十多歲,畢業於本校,人看上去顯得憨厚和樸實。程老師介紹完畢,大家握手算是認識。於是丁老師具體介紹了有機組的現狀和發展情況。
最後丁老師說:「目前化學只有一個班,工作還算可以對付。但是明年9月就是兩個班了,又是理論課又是實驗課我和孫老師就忙不過來。希望小寧老師能在最短的時間裡,熟悉教學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盡量頂上來。小夥子前途無量呀!」
他還說,實驗室建設是當前最重要的事,由於上期原來的老實驗員退休,目前新來的小趙老師沒幹過,需要慢慢熟悉。雖然暑期派往外校培訓,但估計小趙要立刻完全接手還是很困難的。要求寧浩多幫助。
丁老師講完,孫老師接著講,重點談到當前實驗的具體情況,他說,實驗室目前幾乎什麼都缺,學生用玻璃儀器、試劑和輔助材料等,要求寧浩和小趙老師,按本期實驗要求,逐一清查,缺一不可。工作量很大,任務也很重,希望寧浩力爭在三周內查缺補漏,第四周開出實驗。
寧浩基本聽清了,有機組的現狀是:丁老師主講理論課,孫老師主講實驗課,實驗室日常管理由老實驗員負責。現在,孫老師新開了一門天然有機化學選修課,要淡出有機實驗教學,以後基本上要傳給他。他不僅要指導實驗教學,還要負責培訓沒多少經驗的新實驗員。孫老師還說,目前化學系力量最強的兩個專業是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化工專業基礎最好,人員也多,他們主要是搞研究搞開發,上課很少,但他們錢掙得多,很牛。而分析和有機專業最弱。孫老師最後說:「我們教研室現在科研上非常薄弱,一樓學生實驗室的對面有間小實驗室,是我們的科研室,但現在幾乎空著,希望你這位才畢業的高才生也能儘快把科研拿起來。要不每次開會都說我們有機沒有科研論文。」
丁老師附和道:「就是呀!小寧,以後我們三個可以共同來搞嘛。」
寧浩興奮地點點頭。後來寧浩了解到,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幾個高水平教師,陸續調走使得教研室的力量大減,才出現目前青黃不接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