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漢中王

八、漢中王

「皇后,來,朕給你引見一下。。」翌日晌午,秋獵儀式之後的空當,靖文帝元坤忽然召見了阿和。帶著令人不安的笑容,靖文帝指著一旁的年輕人說道:「漢中王韓雲,今日前來進賀,說想拜見一下泰成皇后。」

阿和面無表情的盯著昨晚剛剛會過的那位王公子,心想,我那句後會無期分明白說了……

漢中王韓雲行禮道:「臣韓雲拜見泰成皇后。」也不知是不是有意咬重了泰成兩字。

阿和回禮道:「王爺多禮了。」狠狠的吐出那個「王」字。

二人對視,笑得一團和氣,略帶詭異。

元坤心知內情,卻有意火上澆油,曼聲道:「漢中王聽說皇后棋藝出眾,還想有空再請教一下。」著重強調了那個「再」字。

呃……

阿和保持著臉上的堅定不屈,心裡卻十分想抓頭。

韓雲乘勝追擊:「耍滑取巧也好,雕蟲小技也好,都懇請皇后賜教。」

阿和眨了眨眼,忽然撫掌問道:「王爺會玩雙陸嗎?」

「雙陸?」

「嗯,」阿和點點頭,又道,「要不連五子也行,我比較喜歡玩這兩個。」

雙陸、五子……都是小孩家的遊戲嘛,韓雲看著笑意盈盈的阿和,不知道她是否當真。

「不過宮內禁止賭博的哦,十兩一局是不可能的了,王爺可想好,別白費了時間。」阿和說完,又看向皇帝,笑道:「臣妾說得沒錯吧,陛下?」

「啊,對。」元坤下意識答道。意外於阿和的小小反擊,元坤不禁失笑,於兩人之間調解道:「那麼此事暫且擱下。晚上還有宴會,到時慢慢商議不遲。」

「臣妾先告退了。」阿和及時行禮告辭。

阿和離開后,元坤忽然道:「還有什麼事,一併說了吧。」顯然是針對留在原地的那位漢中王發問。

韓雲被這突兀的一問嗆到,頗有幾分彆扭的掩飾道:「也沒什麼,借著秋獵,外臣來賀而已。」

「哦?你這個漢中王難得露面一次,只是為了在人家酒莊裡賭棋鬧事,再藉機調戲下朕的皇后?」元坤笑問。

「誰、誰調戲她了!」韓雲不禁惱紅了臉,清秀的面容顯出幾分尷尬。

元坤見狀,反而追問:「難不成你還沒娶王妃?不是當世子的時候就訂親了么?莫非因為太瓜被王妃休了……」

「你、你……陛下你比當太子的時候更加長舌了!」韓雲不禁憤憤然。

元坤笑道:「正所謂精進如斯。」

韓雲無語。躊躇了一陣,終於說道:「這次來確是有事相商。」

「說。」

「漢中請開運河,連通漕運!」

「哦。」元坤斂了神色,思量片刻道:「你可想好,漢中自古豐饒,且當年又與太宗相約。大可固守列土,一旦通了運河……」與北燕之間的聯繫便再難劃清,便會漸漸歸附於北燕朝廷。

元坤之意,不言自明。

韓雲默然,半響才道:「豐饒又如何,漢中不過巴掌大小的地方,經營畢竟有限。這兩年節氣不調,農作歉收,漢中轄內糧價上漲不斷。王府有意向鄰近的郡縣運糧,卻因路途周轉吃緊,花費甚巨。若想開闢一條水路出來,單以漢中一地之力卻是難上加難……如今北燕境內十六郡皆通了漕運,唯獨漢中周圍越發孤立。漢中就算再富饒,畢竟人物有限,非長久之計。如今只懇請陛下將漢東郡的東渠續長兩百里,便能與漢中相接了。」

元坤不答他的話,只問:「以前跟你說的話,你可還記得?」

韓雲臉色微變,道:「記得,總會有這一日,不成想自我而始。」

元坤道:「不錯。雲卿,現在不是講以前情義的時候,莫怪朕不能爽快應你。此事朕要權衡一下,再與你答覆。」

韓雲苦笑一下,行禮告退。

***

這天夜裡,秋獵的慶祝酒宴十分熱鬧,豫王元祥射中的一頭豪豬成了親王當中最大的戰利品。靖文帝十分高興,特嘉獎他坐到了自己下首,與阿和的位置恰好比鄰。而阿和的對面坐著的便是漢中王韓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元坤忽然放下酒杯,發話道:「雖是宴飲,但朕仍有些疑問想考校下諸位愛卿。」

陛下發話了,座下群臣趕緊斂了心神,等著出題。

「工部侍郎何在?去年在漢東修的東渠每百里花費多少?」

工部侍郎趕緊站出,戰戰兢兢的報出數來。

元坤心中核對一下,上下相差不多,「嗯,以漢東郡的稅賦,大概是多少年的份,戶部侍郎何在?」

戶部侍郎是個前科進士,頗有幾分才幹。他不慌不忙的站起,道:「回陛下,以最近漢東的收成來看,需要十年左右。」

「那徭役呢?」

「不算輪休兩年左右。」戶部侍郎如實答道。

「嗯,那如果是修到漢中呢?」元坤氣定神閑的問道。

漢中?哎,怎麼會是漢中?下面群臣開始竊竊私語,不少疑惑的目光投向上位年輕的漢中王。

戶部侍郎倒挺實誠地追問道:「陛下的意思是否要算上漢中府的稅賦和徭役?」

怎麼可能?群臣紛紛搖頭,當年的漢中之約開始,漢中從來不向朝廷納貢進稅,儼然自立。每逢時節向北燕皇帝進奉些土產珍品已算盡了臣子的義務。就連每次戶部核戶定籍,也並未認真算上漢中府。

元坤看了看戶部侍郎,笑道:「這就得問漢中王了。」

韓雲出席,拜倒道:「漢中願意向朝廷繳納稅賦。」

這……群臣立刻炸開了鍋。漢中願意繳納稅賦,這才是真正的歸為一統啊。少頃,群臣紛紛賀道:「陛下英明至聖,如今可一償高祖、太宗心愿!」也有人對韓雲贊道:「王爺深明大義,此舉既可穩固漢中百年基業,又可造福黎民百姓吶。」

「只是……」那位戶部侍郎有幾分不明事理的插話道:「啟稟陛下,我朝定的十稅一,單以漢中的人賦來算,要繼續開鑿東渠,只怕算上十年也遠遠不夠啊。」人力物力財力,漢中一隅之地都難以與有北燕國庫作後盾的其他州郡相較。若不加稅,便是給國庫添負擔。

這正是韓雲心底顧忌之處。漢中自祖上習前朝舊制,數十年不曾加賦,如今到了他這代,竟要苛捐與民嗎?那他到底憑什麼打破祖上定下的「漢中之約」?

韓雲抬頭看向元坤。元坤對他輕輕點頭,說道:「是啊,單算漢中確實遠遠不夠……」他瞥到一旁的阿和正愜意地自斟自飲,隨口問道:「皇后覺得呢?」

阿和忽然被叫道,愣了一下。咦,不是考校群臣么,怎麼連她也要問。

阿和放下酒杯,想了一下,說道:「既然十稅一不夠,那就十五稅一吧。」

哎?這話聽得眾人面面相覷。

元祥小聲嘀咕:「你傻掉了?十一稅都不夠,還十五?」

「哎,我覺得十五比十多嘛,哦呵呵……」阿和不好意思的笑道。

元坤卻點頭說道:「皇后說得有理。薄其稅斂,民可使富。既然十一稅不夠,那就十五稅一。漢中王可有異議?」

韓雲看了看阿和,又重新拜倒,鄭重說道:「臣遵旨,謝主隆恩。」

***

(十一稅是將收成的十分之一交稅。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賦稅制度改革,推行「初稅畝」,據《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的解釋:「初者何?始也。稅畝者何?履畝而稅也」。這一時期不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畝徵稅。其稅率為收穫量的1/10,也就是所謂「什一之稅」。十五稅一是將收成的十五分之一交稅。漢代記取了強秦滅亡的教訓,在漢初採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漢書·食貨志》中說:「漢興,按秦之敝,諸侯記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以是約法省禁輕田租,十五而稅一」。以上資料來自各種百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作之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作之和
上一章下一章

八、漢中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