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木屋
()(呼喚推薦票!書友們可知,您輕點滑鼠的支持將是南湖最大的幸福。)
進得大門,崔碩這才發覺眼前是好大的一座宅院。
整個院子地域寬敞,佔地足足五畝有餘。院子里栽種的既有高槐古柳,更有森森古柏掩映,各種各樣的花木團團簇簇地點綴其中。因著正是陽春時節,四下里花開燦爛、綠意漸濃,愈發顯得生機勃勃、意趣盎然。
首次進入南宋私家宅院的崔碩,用心地四處打量著。只見呂府院內的房舍建築,正是南宋之世江南一帶典型的粉牆黛瓦的四合院、三進房之格局。日後,崔碩進出這宅院的次數多了,對這宅院之格局便有了更為深徹之了解。
初入宅院,便可見四向里房舍兩兩相對,大門兩邊左右各有兩間下房,供僕人們居住之用,此處謂之「三進」之「前進」是也。
待進得大門,一直朝前走,又有個中門立在面前,中門兩邊建著若干的耳房供客人居住,正中間則是一個軒敞的會客大廳,此正所謂「中進」是也。
過了「中進」再往前行去,便是宅院的「後進」了。「後進」中整齊地排列著若干居住房舍、酒窖廚房、倉儲雜屋、以及尋常用飯之飯廳等等。
而那雖不登大雅之堂、但人人每日少不了的茅廁,則置在偏遠幽靜雜屋之後,森森古柏掩映之中。
呂府全宅房舍,共計三十六間,合「六六大順」之數。整座宅院最特別之處,還在於有一個布置非常幽雅別緻的後花園。
園中有一汪約莫半畝的池塘,護岸有桃樹,池塘中有水榭,一道小巧別緻的拱橋搭在水榭與池岸之間,橋下種滿了藕荷。陽春時節荷葉初生,小荷那嫩嫩的尖角爭相探出水面,三三兩兩的蜻蜓飛舞在其中,正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之妙趣。
崔碩此時雖不能盡知這座宅院的妙處,但僅從前院的森森古柏中,亦能知道這院子的規模與歷史了。
這樣一座院子,雖然談不上官家、皇家之貴氣,且其規模製度也在平常人家禮制之內,然則若非多年積富之家,絕對不可能置得起。更何況,這座院子所在之地段,還是紹興城酒茶肆密集的繁華商業區附近。
呂蒙一邊引著崔碩匆匆而行,坦然地迎接著院中僕人的注目禮,一邊向崔碩介紹著自家的豪宅。
饒是崔碩在另一個時空里見慣了鋼鐵叢林、高大廈,也在那旅遊妙地嚴家花園、拙政園裡游過幾遭,然則,見到這鮮活人氣的南宋富家之宅,仍是難免心下唏噓不已:何為豪宅?眼前此處才是,和這比起來,那所謂的別墅不過是毫無格調的水泥房子罷了。
「唉――不瞞二弟,我呂家之產業,囊括這宅院,均起於曾祖父之手。然則,傳到家父這一代,已是有些敗落了。眼下我呂家,僅剩的產業也就是這宅院和那清風了。」呂蒙一語說完,搖了搖圓乎乎的腦袋,面上掛著一幅心有不甘的模樣。
崔碩聞言,心下登時波瀾微起,儘管呂蒙這書生「為尊者諱」之禮,言語間甚為含糊,他依舊聽出了呂蒙話中隱含的意思。
顯然因身旁這位義兄的父親沒有經商的天賦,而致家道漸漸中落,只是呂家先祖打下的底子還算厚實些,還能勉強維持著門面。然則,此事崔碩心裡想想可以,卻不好置評的,只能默默地聽著。
二人又行了一會兒,只見那池塘邊立著一座木屋,待靠近時,隱隱間還能嗅到稍見霉斑木材散發出的清香,只是這木質到底為何樹種所打造,崔碩卻是猜不出來了。
「二弟,此處乃愚兄幼時習字之所,端的是僻靜好所在。」呂蒙一邊說著,一邊將崔碩引進了木屋內。崔碩進屋后,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只見原色的木桌、木凳排列整齊,擦拭得乾乾淨淨,那筆墨紙硯更是規整地擺在一旁,顯然平日里多有人精心清掃。
崔碩卻也不多話,徑自尋了一處木凳坐下,續水磨好硯台,待一汪墨汁漸濃之時,崔碩便挽起袖口,神色肅然地提起毛筆擺開了架勢。
呂蒙瞧著崔碩那一臉嚴肅的神情,雖是心下不明所以,但也沒有多問,只是安安靜靜地看著正在閉目沉思的崔碩,盼望著這滿腹詩才的義弟,能早些呈出他那賺來金山銀山的妙方來。
只見崔碩朗目微閉,將那尚未蘸墨的毛筆提在半空中,雖然面上看去神色莊重而平靜,實則內心裡整個人兒已是陷入了難以抑制的激動之中。
不論是前生還是今世,崔碩不過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兒一個,今世里崔碩屢現才氣的依憑不過是歷史的先知而已。此時,即將開始動手,動手挖掘那蘊藏在歷史先知里巨大的寶庫,那洶湧的財源即將被自己開啟,崔碩若是不激動,那才是怪了。
前世里無聊之時,他也看過一些爽文小說,那些個所謂豬腳舉手銀兩滾滾、揮手金光閃閃、王八之氣散發,而鎮定如常、無往不利之能,凡人崔碩自認尚不及那等神妙之境界。
我堂堂大中國特有之白酒,那度數遠高於的濁酒之白酒,那酒色澄澈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的白酒.....哦!蒸餾,正是蒸餾這個看似簡單的關鍵工序,造就了我中國之國粹瑰寶。然則,這蒸餾之法,其細節為何等模樣......
崔碩閉目沉思著,努力地搜索著深藏在心底的有關白酒釀造蒸餾的記憶。
在另一個時空里,崔碩土生土長在一個盛產玉米的小山村裡。在崔碩的記憶里,山民的生活是清苦的。蓋因山間可耕之地本就不多,再加之山地貧瘠、消息閉塞,山民們能填飽全家的肚皮,艱難地活著已是不易了。
春節,乃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若論起源頭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社火之日。崔碩原本生活的那個時代,當然已是沒了社火,在他塵封的記憶里,春節乃是酒香四溢、爆竹聲聲、煙火繚繞的好日子。那所謂的酒香之味,只是每到春節才能嘗到的奢侈品。
小村子里的鄉親們,以自己產的玉米為原料,燒鍋造酒,再架起火來熏上一頭自己養的肥豬,有酒有肉,這個春節也就過得有滋有味了。當然,最為美妙的時刻便是喝上二兩燒酒,醉醺醺、輕飄飄如同御風而行的感覺了。
如何燒鍋造酒,崔碩曾親眼見過父親和叔叔們興緻勃勃地操持,白酒、大麴、小曲、麩曲、酒母,燒鍋、蒸餾......
崔碩心下顫抖地沉吟著,待一股股柔和的春風透過門縫、賊溜溜地鑽進木屋之時,他終於大體思謀已定。此時,那小山村裡土法造酒的工藝、器具,一樁樁、一件件,朦朦朧朧地浮上了心頭,隨著思慮的逐步深入,那一切漸變清晰起來。
正在呂蒙等得有些不耐煩,剛要開口詢問之時,突見崔碩的身形陡然發動起來。只見他手腕低垂,「卜!」地一聲,將毛筆的毫毛蘸滿了濃黑的墨汁,隨後按住木條鎮紙,鋪平紙張,「唰唰唰――」好一番一番筆走龍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