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凡人皆貪婪
商鞅變法為何影響那麼深遠?看看這些法令就知道了!
商鞅這個人,殘暴少恩,卻對大秦有不世之功;未得好死,但終集法家之大成…而他的變法,往近說是始皇奮六世餘烈、橫掃**之根基,往遠說卻也堪稱泱泱華夏真正進入法治社會之開端…那麼,商鞅所制定的那些律法又是什麼呢?
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商鞅開始了他的變法大計…而雷厲風行如他,同年便在秦國國內頒布了《墾草令》…算是作為變法的序幕…
墾草,顧名思義,即開墾荒草,亦即開墾荒地。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要想使秦國強大,首先得大力發展經濟,而以當時之社會、當時之生產力,要想大力發展經濟,就必須得大力發展農業…
而為了讓老秦人老老實實種田開荒,商鞅也是用盡了心思:
首先,拔高農業的地位並抑制非農產業的發展,且尤其是商業,如此一來,從商無利,似乎只好種田;在此基礎上,整肅吏治,令官員不得拖延公務、不得擾民,以讓他們安心務農;而為防止他們心有旁騖,令中特強調農民不得學習詩書、不得同知識階層接觸…
總之,事無巨細,能想到的商鞅基本都給想到了,他極盡全力地去營造良好的務農環境,同時也費勁心思地不讓農民產生務農以外的其他想法…
當然,在對權貴的處理上,商鞅也不曾含糊,削減特權,加入務農隊伍,並施以統一的稅收制度…
令行三年,成效頓顯。也在這一年,商鞅被封為左庶長,並在《墾草令》頒布的基礎上,正式開始在秦國實行第一次變法。
而這一次,商鞅主要頒布了早年魏國李俚的《法經》,但補充了一條:連坐法,且輕犯重刑。至於此前的《墾草令》則繼續施行,並加以升級,確定以「農」為本業,而以商業為末業,對農耕方面也陸續補充了一系列的獎勵措施…當然,也繼續「愚民」,乾脆直接燒掉儒家聖典…
在軍政方面,廢除了貴族的世襲、祿襲制,並以軍功授爵,而止私鬥,頒布了按軍功賞賜的十二等爵制…
而戶籍方面也作了改革,男子一旦成年,必須和父母分家,如此一來,稅收及兵源均得以擴張,而秦國的軍事、經濟實力也更為強大…
數年後,秦國遷都咸陽,而孝公看著變法大有成效,於是又令商鞅在此進行第二次變法。
這一次,徹底廢除井田制,改土地為私有,並許自由買賣;廢除分封制,而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設縣令、縣尉之職;統一度量衡;戶籍方面繼續細化,五家為伍、十家為什,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變法之後,秦國大治,諸侯畢賀,天子致祚,而後來之始皇,橫掃**,一統宇內…
商鞅功大矣!
商鞅變法,最後商鞅為何逃跑,又是怎麼被捉住的?
商鞅被車裂后,秦國百姓爭啖其,商鞅很快就屍骨無存,這些百姓中有不少人,就是當年商鞅一次處決七百多人的家屬和朋友。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在河東岸門取得一場小勝之後,不久便離開人世,太子秦駟即位,是為秦惠文王。
秦孝公是一個標誌人物,在他的堅持下,秦國實行了軍國奴隸主義,提高了軍力,走上一統天下的漫漫長路。
秦孝公去世了,有些事必須重新洗牌,有些人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相國商鞅,無疑是首當其衝需要重新定位的人。
商鞅的封地是六百里商於之地,有十五座城邑。在俘虜魏國公子卬之後,商鞅得封商君,封地在商於之地,名至實歸。
商於之地由商密和於中兩個地塊組成,早在秦穆公時期,楚國就在商密築城,晉國在於中築城,針鋒相對。
到了邲之戰,楚莊王擊敗晉國稱霸,晉國將於中獻給楚國,六百里商於之地成了楚國一個整體地理單元。
後來楚國被吳國攻破國都,秦國派大軍幫助楚國復國,作為回報,楚國將商於之地贈給秦國。
商鞅的封地商於之地,號稱六百里之大,在秦嶺東部,位於秦、楚、魏三國交界地帶,戰略地位重要。
商於之地海拔很高,南北兩頭都依仗險要地形修築了要塞,如果有幾萬兵力鎮守,絕對可以自成一國。
不過戰國時期各國變法,封地不如秋時期有完整的自主權。戰國的封地多是食邑,戰國早期封君可以掌控一些戍守軍隊,到後期完全與軍隊劃清界限。
商鞅擁有這麼廣大的一塊封地,表面上風光無限,實際上商鞅入秦這近二十年,一直過得很辛苦。
商鞅入秦的前兩年,不得秦孝公重用,鬱郁不得志。等到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開始變法,商鞅手中有權了,卻發現變法的阻力非常大。
反對商鞅變法的秦人,除了秦孝公,自上而下,幾乎所有秦人,都囊括其中。
秦國的大臣當中,甘龍和杜摯是堅定反對商鞅變法的,他們的理由倒是比較高尚,認為商鞅的軍國奴隸主義是愚民苦民之策。
朝堂之上除了大臣,秦國宗室也極力反對商鞅變法,因為變法削弱了貴族的勢力。與其說他們反對商鞅變法,不如說他們反對變法,因為戰國時代的變法,首當其衝就是要削弱貴族的利益,將權力集中到國家和國君手中。
秦國朝堂大臣和宗室一直反對商鞅變法,若不是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變法隨時可能被叫停。
不光是上層,秦國的普通百姓,也對商鞅變法怨聲載道。因為商鞅變法剝奪了他們寧靜的生活,絕大多數秦國男丁被武裝到軍隊,造成無數家庭妻離子散。
商鞅在秦國的子一直不好過,朝堂中的大臣沒有一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起初秦人只是排斥他,隨著變法的深入,想殺他的人越來越多。
商鞅是非常聰明的人,怎能不知很多人殺他。他的應對辦法,便是雇傭一批武力高強的勇士,貼保護自己。
自從得封商於之地,有了自己的食邑,商鞅府中的金庫便非常充足,他出門總有幾輛高大戰車,數十勇士隨行保護。如果要離開商於之地,便有數十輛裹著鐵甲的戰車,數百勇士手持利刃,前呼後擁地保護。商鞅貌似威武,卻是心虛的表現。
秦國變法之後,貴族的權力被嚴重削弱,調動國家軍隊達到五十人以上,便需要秦國國君的虎符。因此只要秦孝公不殺商鞅,其他人要殺商鞅,只能動用自己的私人武裝,要在數百勇士嚴密保護下殺商鞅,幾乎是不可能的。
商鞅在秦國如此不受歡迎,人人想殺之而後快,秦孝公是否在去世之前,給商鞅安排好了一條生路呢?
答案是否定的,秦孝公不但沒有給商鞅留一條活路的打算,他甚至親手給商鞅安排了一條必死之路。
秦孝公與商鞅,這一對秦國變法的君臣,在外人看來,是雷打不動的最佳拍檔,秦孝公又怎麼會置商鞅於死地呢?
原因不外乎兩條,一是商鞅的封地與郡縣制背道而馳,二是商鞅必須作為變法的替罪羊。
商鞅的封地,地方六百里,商鞅入秦以來,秦國總共也沒有擴張六百里地,然而商鞅卻獲得六百里商於之地。
歷史發展表明,秦國最終是要實現國君直轄的郡縣制,商鞅的封地,與秦國的郡縣制背道相馳,這是商鞅最大的死因。
秦國在統一過程中,不僅商鞅有封地,另有幾個大佬的封地,都不比商鞅的差多少。
魏冉,秦昭襄王的舅舅,封在當時天下最富裕的地方陶郡。這是原宋國一個郡,各路諸侯都想得到這個富甲天下的地方,齊國、魏國、秦國為了爭奪陶郡,都付出過慘重代價。
不過魏冉最後沒有善終,他的陶郡被秦昭襄王收歸國有。
秦國歷史上得到最多封地的是呂不韋,他的功績不用多言,可以說沒有呂不韋就沒有秦庄襄王,更沒有秦始皇。呂不韋的封地有三大塊,第一塊在洛陽盆地,十萬戶,人口不下七十萬。第二塊在關中的藍田,號稱十二個縣。第三塊在東部的河間,由燕國贈送的十個城和趙國贈送的五個城組成。
呂不韋封地廣,最終的命運也不過如此,流放到四川,封地充公。
嫪毐,秦始皇母親趙姬的男寵,獲封太原郡。嫪毐最後的下場與商鞅一樣,車裂而死,封地充公。
魏冉、呂不韋、嫪毐等人,作為商鞅的後來人,即便知道封地與時代格格不入,還是阻止不了內心的貪,抱有僥倖心理,當然也保不住他們的封地。
商鞅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有資格得到封地,卻不能阻擋歷史發展的車輪。
秦國獲得封地的人遠不止以上這些,若所有人的封地得以保留,那麼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秦朝會變成第二個周朝,秦人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最後還是會被林立的諸侯所瓜分。
這種局面是秦孝公絕不願意看到的,只有收回商鞅的封地,秦國的郡縣制才能執行下去,否則削弱老貴族,又扶持一批商鞅這樣的新貴族,秦人的努力就白費了。
喜歡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