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科舉之路
在大唐前期,每科進士只取十幾人,後期也只取三十幾人。大詩人孟郊當時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其中有一名句流傳千古:「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遍長安花」,可見其難,可見其喜。
至於其他,再有:明法科,國家選取司法人才,範圍為律七條,令三條。明字科,文字理論及書法,考《說文》、《字林》。明算科,考數學,範圍很廣,選數學人才。一史科,從《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中任選一,考貼也考策。三史科,《史記》、《漢書》、《後漢書》均考,主要是選拔歷史方面的人才。道舉科,考《老子》、《莊子》、《列子》。童子科,十歲左右的童子,考《孝經》、《論語》……等等。
唐代科舉考試的範圍有多大!從經文到時事政治、經濟、制度、軍事、法律、鹽政、漕運、歷史、數學、文字學等等,而且不僅考儒家的東西,還考道家的東西。
所以說李昀當初發出了那樣的感慨完全就是發自內心的,在大唐,但凡你要是有個什麼擅長的東西,那是肯定能夠考中一個科目的,考中了,你就可以當官了,所以說這個世界對於大部分人還是公平的不是?
但是公平歸公平,不管你是什麼人,想要從一個依靠著家裡面的無業游民到國家公務員,要實現命運大轉折,沒有什麼是幾場考試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行,那就再多考幾次,反正你要事真的有能耐的話,是一定能夠至少考上的。
既然這科舉有著如此的難度,因此,對於那些通過了考試,拿到了仕途入場券的學子們來說,自然要好好慶祝一番,各種宴會也就隨之產生,如同今天的「升學宴」「謝師宴」。大唐時期作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的朝代,在各種「升學宴」「謝師宴」的舉辦上就更具有代表性了。
這個傳統當李昀第一次聽說的時候倒是差不點沒笑出了聲,因為這個傳統一直到了一千多年之後還存在著呢,只不過名字跟這個時代差不多,但是內涵可就變化了不少了。
大唐的「升學宴」,被稱作「聞喜宴」,顧名思義就是聽到了喜事之後而辦的宴會,因為在首都長安城東南角的曲江園林舉行,也叫做「曲江宴」,又因為園林西邊有個杏園,也叫「杏園宴」。
曲江園林,位於長安城東南,早在秦漢時這裡就是上林苑中的「宜春苑」、「宜春宮」,園林內有片曲折的水域稱為曲江池,隋文帝楊堅時將曲江池改名為「芙蓉池」,周圍園林也被稱作「芙蓉園」。
在開元初年,李隆基曾經對曲江園林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在池南建造了專供皇帝和嬪妃登臨觀賞的「紫雲樓」、「彩霞亭」,池西則建了一座「杏園」,池中有畫船,池周圍建有許多皇親國戚們的樓台亭榭,從而使得曲江園林成為京城市民游賞飲宴的勝地,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常常在這裡舉行各種宴會。
但是說是下至平民百姓也可以在這巨型宴會,也不盡然,畢竟你在家裡種地,連自己都吃不飽的人,也不可能會到這舉辦什麼宴會,所以這個宴會,基本上就本科舉掛鉤了。這還要從唐代的科舉制度說起。科舉制其實是一個總稱,在唐代實際上包括了常舉、制舉、武舉幾種形式。
首先是常舉,也叫「貢舉」,這種考試就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科舉考試,每年考一次,在中央的尚書省考試,稱為「省試」。參加考試的考生有兩種來源,第一種是「生徒」,相當於公立學校畢業的學生,包括國子六學、弘文館、崇文館、州學和縣學的學生,他們直接就可以參加省試。另一種就是「鄉貢」,有點私立學校畢業的意思,他們通過自主報名參加所在州、縣組織的考試,通過了考試后,由州政府送到京城參加省試。
再一個就是制舉,也稱為「詔舉」,就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一種不定期的考試,考試日期、考試內容都由皇帝自己決定,而且應屆畢業生和在職的公務員都可以報考,實質上就是皇帝強化權力的一種方式,並非制度化的考試,一般來說含金量並不如常舉。
還有就是武舉了,始創於武則天時期,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選拔軍事人才的考試,考試內容包括馬射、步射、負重等等,這些自然不是讀書人的強項,受重視程度也不如前兩類考試。
至於常舉的考試科目,唐代時主要是進士、明經兩科。在唐玄宗開元以前,這兩科的考試內容其實區別不是很大,主要考試策、帖經。
試策就是時務,考察考生對社會熱點問題、政治形勢的看法等等,類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而帖經,也叫帖文,其實就是填空題,試題是儒家經典中的一段話,用紙條遮住幾個字或者幾句話,由考生默寫。此外,明經還要考墨義,題目是一段儒家經典中的內容,要求考生寫出上下文,或者是前人作出的註疏。
顯然,進士科的內容要難很多,往往能考察出考生的真才實學,而明經科完全就是死記硬背了。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進士科還要考詩賦,並且詩賦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重,甚至到後來有人把進士科稱為「詞科」,所以有人就說唐代的科舉是「以詩歌取士」。
可見,進士科才是唐代科舉考試中含金量最高的考試,讀書人往往也以中進士為榮。按照唐朝的制度,考中進士也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最終能否做官,還要經過吏部的考試,考試通過了,才能被正式授予官職。通過對唐代科舉考試的介紹,可以參加「聞喜宴」的人員基本就確定了,那就是通過了進士科考試,取得了進士及第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