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屠刀之下無冤魂

第115章 ?屠刀之下無冤魂

鐵騎轟鳴,聲震大地,崇禎皇帝率領三千虎賁,朝范府撲去。

十幾里的路程,戰馬尚未流汗,大軍已將范府團團包圍。

范府庭院深深,佔地廣闊,有房屋幾百間,大小院落幾十座,將士們五六米站一人,居然要幾百人才能將它圍住。

由此可見,范家有多大?

而范府明顯也早有準備,護衛遠遠瞧見騎兵的影子,就趕緊把大門鎖死,跌跌撞撞朝府內跑去報信。

此時,經過三天的整理,范府也收拾得差不多了。

金錠、銀錠從地窖挖出來,裝滿了幾十車。

還有幾十車的珠寶、玉器、古玩、字畫等珍貴物件,一百多車的東西,把寬廣的范府中心廣場,擠得嚴嚴實實,蔚為壯觀。

只是,這不過范家財產的一小部分而已。

分佈在山西甚至京城附近的無數良田、店鋪、房產等不動產,那才是大頭。

可惜,這些東西無法搬運。

在書房收拾房契、地契的范永斗,心裡彷彿在滴血。

但他還是仔細整理,把它們裝箱,心裡還希翼有一日大清能夠問鼎中原。

若此,這些東西就有用武之地了。

驀然,屋外面響起一陣嘈雜聲,緊接著范家護衛統領傻彪呼喊道:「族長,不好了,府邸被朝廷大軍包圍了。」

聞言,范永斗整個人都呆了,腦海一片空白。

「族長,怎麼辦?」

外頭,聞訊趕來的范家族人焦急地喊叫著。

「怎麼辦?還能怎麼辦?」

范永斗喃喃自語,滿臉悔恨。

真是被錢財迷了心竅,早兩天走哪有這事?

只是,他突然想起,朝廷哪來的大軍?

快速衝出屋外,他朝傻彪問道:「朝廷來了多少人馬?」

「族長,幾千騎兵,是朝廷的勇衛營。」

傻彪無奈地答道。

很顯然,范家的每個人都對大明朝廷的軍隊了解很深。

畢竟,他們不是正經商人,還兼有建奴細作的重任。

范永斗聽了,立即嚇得癱坐地上,范家完了。

皇帝的御林軍,奔波幾百里緝拿范家,事情能小得嗎?

范家族人見此也慌了,亂做一團,不知怎麼辦。

「老大,趕緊讓人打開府門,難道你還想負隅頑抗,抵抗朝廷大軍,罪加一等?」

混亂中,住在另一個院子的范永斗二叔公走過來,拿出了主意。

他是一個明白人,通敵和謀逆還是有區別的。

直接對抗朝廷大軍,無異於造反,屬於謀逆罪,罪無可赦,誅九族!

而通敵不等於謀逆,這其中還有說法,有待於朝廷三司審判。

但縱使夷三族,只要九族在,終究能有人脫身而出,有朝一日家族還存在東山再起的可能。

「趕緊打開府門,束手就擒!」

經過二叔公提醒,范永斗也回過神來,急忙朝族人吩咐。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同時,他還心存僥倖,萬一朝廷不知道那麼多呢?

正當崇禎皇帝準備下令強攻之際,范家府門打開,范永斗滿臉含笑,帶著一眾族人,一副迎接朝廷大軍的模樣。

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你就是范永斗?」

騎在駿馬上,崇禎皇帝拿馬鞭指著前來「迎接」的范永斗問道。

「正是鄙人,敢問將軍大名?」

范永斗見朝廷大軍並未直接動手,心裡不禁有了某種期待。

「大膽,見到皇爺還不趕緊跪拜?」

見范永斗蹬鼻子上臉,居然問皇爺的名字,方正化勃然大怒,一皮鞭抽了過去,打得他衣衫盡碎,血跡斑斑。

一聽是皇帝親自駕到,范永斗和他的族人急忙跪倒在地磕頭,口裡說著:「草民不知陛下大駕光臨寒舍,請陛下恕罪!」

「恕罪?」崇禎皇帝冷哼一聲,聲色俱厲地喝道:「爾等私通建奴,賣兵器糧草,賣邊關情報,讓建奴來殺我大明百姓,怎麼恕罪?」

范永斗和族人一聽,自己做的那些賣國之事被皇帝知道得一清二楚,當場便被嚇得屎尿齊流。

范家完蛋了。

「封鎖整個范府,把賣國之賊全部拿下,不得遺漏一人!」

崇禎皇帝

時間來不及了,當晚修改明天看,請諸卿見諒!

此時,儘管朱元璋擁有十萬兵力,但是佔有的地盤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敵。東面和南面是元軍,東南是張士誠,西面是徐壽輝,雖然同是反元武裝,但是張、徐二人同小明王卻相互敵視。不過,北面小明王、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主力,大大牽制了元軍,而且,張士誠、徐壽輝的力量還不足以兼并朱元璋。這樣一來,朱元璋暫時面臨著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68-69]

至正二十年(1360年),劉基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委任他為謀臣。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完成了「高築牆」的部署后,朱元璋便著手實行「廣積糧」。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朱元璋除了動員百姓進行生產外,決定推行屯田法,大力開展軍隊屯田,任命元帥康茂才為都水營用使,負責興修水利,又分派諸將在各地開墾種田。幾年工夫,到處興屯,府庫充盈,軍糧充足。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徵收「寨糧」,以減輕農民負擔。[70]為了積糧,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將胡大海的兒子胡三舍與別人違法犯禁,私自釀酒獲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殺了胡三舍。有人進諫說胡大海此時正在攻打紹興,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堅決嚴明軍紀,於是自己動手將胡三舍殺掉。

在爭取民心的同時,朱元璋還不斷網羅人才,特別是知識分子,朱元璋在應天還專門修建了禮賢館來接待他們。這些人在朱元璋統一全國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召見儒生唐仲實,詢問漢高帝、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71],這也表明朱元璋決心要開創一個新的皇朝。[72]

大破陳漢

朱元璋建立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在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東南鄰方國珍,南鄰陳友定。方國珍、陳友定的目標在於保土割據,張士誠則對元朝首鼠兩端,沒有多大雄心;陳友諒最強,是朱元璋佔領應天後遇到的最危險的敵人。[73]

鄱陽湖之戰形勢

鄱陽湖之戰形勢

陳友諒本是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部下。[74]後來他殺死倪文俊,並於至正二十年(1360年)挾持徐壽輝,攻佔了太平、採石。於是陳友諒以為應天唾手可得,就殺了徐壽輝,在採石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75-76]

接著,陳友諒約張士誠東西夾擊應天,平分朱元璋的領地,應天大震。[76]朱元璋只好召集眾將商量對策,一時眾說紛紜。[77]惟有劉基默不作聲,朱元璋於是徵求他的意見,劉基認為如今最危險的敵人莫過於陳友諒,必須集中力量消滅他。雖然陳友諒勢力強大,但他殺君自立,部眾離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難戰勝,只要等他們深入,再以伏兵擊之,不難取勝。朱元璋同意劉基的判斷,於是設計誘敵深入,製造戰機。朱元璋的部將康茂才和陳友諒是老朋友,於是修書一封,派人送到陳友諒營中,約陳攻擊應天,並說願意在江東橋作內應。[78][79]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陳友諒率艦隊主力趕到應天郊外的江東橋,才發現橋是石橋而非木橋,方知受騙中計。但為時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奮起攻擊,陳友諒大敗。[80]朱元璋收太平,佔領信州、安慶。陳友諒敗逃九江,第二年八月攻下安慶,於是朱元璋率軍直取陳友諒的老巢江州,陳友諒逃往武昌,[81]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東南部。[78][82]

朱元璋滅陳漢之戰

朱元璋滅陳漢之戰

正在這時,中原紅巾軍發生分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乘人之危,派部將呂珍進攻安豐,劉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率軍趕到安豐,救出小明王韓林兒等,把他們安排在滁州居住。朱元璋率主力營救小明王時,陳友諒認為反攻時機已到,於是率兵進攻洪都。[83]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領將士堅守八十五天。[84]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統兵二十萬,進發洪都,陳友諒獲悉后,撤出圍軍,迎戰朱元璋,雙方在鄱陽湖展開決戰。鄱陽湖水戰從八月二十九日開始,至十月三日結束,進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軍隊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長處,火攻陳軍,最終取勝,[85]陳友諒被亂箭射死。[86]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舉為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布命令。[87]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早已自立為吳王,故歷史上稱張士誠為東吳,朱元璋為西吳。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陳理最終出城投降。[88]在吞併了陳友諒后,朱元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張士誠。

一統江南

滅陳友諒后,東面的張士誠和方國珍便成為下一步的消滅對象。張士誠早年販賣私鹽為業。[89]元末發動鹽徒起義,於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高郵稱誠王,建國號為周,建元天佑。[90]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都平江。消滅陳友諒后,朱元璋於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進攻張士誠,一舉攻下通州、興化、鹽城、泰州、高郵、淮安、徐州、宿州、安豐諸州縣,將東吳的勢力趕出江北地區。[69][91]

元末各地割據形勢

元末各地割據形勢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發布檄文聲討張士誠。[92]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後投降朱元璋,平江成為孤城。[93]於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圍平江,發動平江之戰。在圍城的同時,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韓林兒到應天來,但在瓜步渡江時悄悄將船底鑿漏,小明王沉於江底。接著,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龍鳳紀年,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為「吳元年」。[94-95]

平江之戰開始時,朱元璋築牆圍城,並造有三層的木塔樓,高過城牆,以弓弩、火銃向城內射擊,還設襄陽炮日夜轟擊。城內一片恐慌,張士誠幾次突圍都以失敗告終。張士誠反覆無常,貪圖享受,對部下也十分放縱。平江被圍困的最後一天,張士誠弟弟張士信在城頭督戰,仍不忘享樂,坐在銀椅上飲酒,左右侍奉的人遞桃子給他,結果桃子還沒到口,恰好一炮打來,腦袋被打得粉碎。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勸降,都被張士誠拒絕。張士誠死守平江,糧盡后,以老鼠、枯草為食;箭盡后,以屋瓦為彈。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軍攻入平江城,張士誠則展開巷戰相抵抗,失敗被俘后,自縊而死,東吳滅亡。[96-97]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命湯和為征南將軍,討伐割據浙東多年的方國珍。[98]后命胡廷瑞為征南將軍,何文輝為副將軍,進攻福建。同年,方國珍投降。[99]

吳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100]北伐中發布《諭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101]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對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蒙元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佔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102]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潼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

時間來不及了,當晚修改,請見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崛起崇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崛起崇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5章 ?屠刀之下無冤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