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梁王出征
皇帝這些天有些愁眉不展,南方那層巒疊嶂的叢雲嶺,自古以來風景秀麗,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乃是一處仙境般的寶地。此處民風淳樸,氣候宜人,遠離城鎮的喧囂。物產豐富,百姓勤勞,此地發展的還算殷實。
然事事難料,就在這風水寶地間卻出了一窩佔山為王的賊寇,為首的大寨主,人送綽號入雲聽雨華耐,此人本是一界莽夫,整日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憑藉這三腳貓的功夫,欺負欺負這個,招惹招惹那個,打家劫舍,坑害百姓,卻偏偏有那麼一部分人響應,這聚眾規模卻是越來越大,這人手也是越來越多,畢竟打家劫舍,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聚斂錢銀,又有幾人不願呢?加之這華耐為人慷慨仗義,從不把這錢銀看得很重,便是揮金如土,故此下面的兄弟們,無不誓死替他賣命。
此處的地方官吏,本來也想用武力鎮壓,豈知這群惡匪已經形成規模,這三聚兩聚,竟然聚眾了二三十萬人。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呀!隨著這人數的不斷增加,華耐的思想也是日趨膨脹,原本就想做個佔山為王,獨霸一方的草寇,現在可好!感覺這弟兄們越聚越多,心中盤算著,難道那些朝廷官吏,當朝的天子怎麼就得順理成章的祖祖輩輩都能沿襲呢?難道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人家命里註定就得享福么?想想自己又比他們差在哪裡呀?這弟兄的規模也不比朝廷的兵馬少呀!
自己何不帶領這些兄弟們把這地盤逐漸擴張,一點點朝外蔓延呀!隨著他帶領弟兄們將這地方官吏和那酒囊飯袋的兵馬,打得落荒而逃,他方恍然大悟,原來看著威武,不可一世的朝廷兵馬竟然都是些紙老虎,這一捅就破呀!原來這朝廷的軍隊,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其所到之處,根本就是所向披靡,不可阻擋。他便趁熱打鐵,迅速對外擴張,不到幾個月的光景,便是佔領了南方大部分地界,朝廷的兵馬及官員死傷無數。
這華耐的想法也隨著這勢如破竹的迅速擴張,而迅速膨脹,他已經遠遠不滿足於這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的想法了,他的報復越來越大,他做夢都想推翻當朝天子。對此刻意命人趕製了幾件錦緞龍袍,在英雄大廳議事之時,便乾脆穿著龍袍,如皇帝一般,對下面的弟兄們也是封官加爵,儼然就是在那南方又立了一個皇帝,與當朝天子南北對峙。
這加急戰報一封封的送入朝堂,皇帝看罷,是愁眉不展,這惡匪勢力越來越盛,單單憑藉地方官兵的力量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若是長此以往,恐怕這朝政社稷便要被這華耐惡匪給顛覆了。便緊急招集文武百官,商議此事。這滿朝文武便是一籌莫展,這朝廷一直安安穩穩,太平盛世已經很久了,朝臣們哪個也不盼著打仗,他們拿著朝廷的俸祿,養尊處優慣了,誰也沒料到突然間,出了一波惡匪勢力,他們耳聰目染知道這惡匪的勢力巨大,死於其手的官員們乃是不計其數。
誰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到戰場上去送死呀?故此,這滿朝文武便是沒有一個敢吭聲的,他們心中最明白,這槍打出頭鳥,誰先提出對策,這行軍打仗的任務就會落到誰的身上。都抱著靜觀其變的想法。
皇帝眉頭緊鎖,望著百官,大聲呵斥道:「怎麼?都啞巴了!平日享受朝廷俸祿的時候,怎麼一個個都爭先恐後的呢?怎麼享受這豪宅府邸,嬌妻美妾的生活之時,怎麼都那麼踴躍呢?現在社稷有難,卻一個個猶如那縮頭烏龜一般,沉默不語了呢?你們平時的本事呢?能耐呢?難不成還要我這皇帝御駕親征不成?」
一時間龍顏大怒,滿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更是沉吟不語。
恰恰就在此時,梁王聞訊趕來,平日里梁王有特權,也是皇帝批准的,其身體一直不好,可以酌情入朝,並不強制。
然社稷如此重大事件,梁王豈可坐視不理,便是服下湯藥,匆匆來到這朝堂之上,見此情狀,便是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他心中明白陛下為這件事情是愁眉不展,百官們又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句話,便是在這個社稷有難的關鍵時刻,自己當然要挺身而出,畢竟這社稷雖然是弟弟的社稷,然跟自己並非一點關係都沒有,自己可是皇族中人,要協助弟弟把社稷治理好。這也是父親臨終前的一再囑託。
想到這,梁王便是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如今社稷有難,惡匪華耐已將南部大部分地界佔領,其手下也是聚集了三四十萬匪徒。單單憑藉這地方上的官兵,萬難將此匪徒鎮壓,若是再不早做打算,那麼,這惡匪大軍一旦打到北部,那麼這局面可就不好控制了。
眼下朝廷必須派這精兵良將,傾囊而出,這兵馬的數量可不能少了!組成這朝廷平叛大軍,前去鎮壓,方可挽回這不利局面,否則這社稷堪危矣!剛剛我也看到了,這文武百官沒一個毛遂自薦,自告奮勇之人,老臣不才願攜這正義之師前往,定要將那惡匪勢力剿滅,為朝廷能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願立下這軍令狀。若這次剿匪失敗,便要承擔這出師不利之責任。請陛下准許老臣之願。」
皇帝聽罷,不由得心中大為感動,看來這關鍵時刻還得是自家的兄長呀!想想哥哥已經這把年紀,身患重疾,人家要是悠閑自在的在那梁王府上養尊處優,別人誰也說不出什麼,畢竟人家可是王爺,乃鸞龍之軀,皇親國戚之體,但人家卻沒那麼做。依舊整日為社稷操勞。在這緊要關頭,又主動請纓,前去剿匪,真是太難得了!
梁王這番言語一說出,不單單感動了天子,也深深地感染了這滿朝文武,大臣們心中明白,連梁王都要親自出征,他們又豈有坐以待斃之理,便紛紛踴躍站出來,願追隨梁王一同剿匪。
皇帝看罷此情此景才略感欣慰,「梁王!我命你率大軍四十萬及眾文官武將,前去平叛剿匪!這是一柄尚方寶劍,無論是誰,在這戰場之上不停指揮,違反軍紀,你便可先斬後奏。」說著便將那刻著九條龍盤的金色寶劍,遞與梁王。
梁王雙手接過寶劍,口中念念,「老臣定然不辜負陛下的信任,定會大捷而回。」
梁王出征前,皇帝依依不捨地一直送其到宮門前,兄弟倆便是依依不捨地執手而別。
皇帝看著那浩浩蕩蕩大隊人馬,車馬走遠后,方安心回宮。
梁王雖在顛簸而行進的車馬中,然其並未休息,而是盤算著如何將這惡匪治服,其實在他的腦海中,他始終認為剿匪雖然是應該的,然萬不可爛殺無辜。很多人也是誤入歧途,盲目跟風,才跟隨華耐後面,進入這匪寇隊伍的。他們本身就是受害者。絕不可傷及他們。
其實若是按正規作戰安排,他可以命令這四十萬朝廷大軍,全軍突擊,見匪就剿,見寇就殺。這種閃擊戰,便可以很快將這匪寇大軍剿滅。畢竟朝廷調過來的可都是精銳之師。惡匪再厲害,畢竟都是東拼西湊的閑散人員組成,可以說是絲毫沒有半點戰鬥力。
這精銳之師一突擊,這惡匪定然是潰不成軍,必定死傷無數,這絕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他還是希望先採取安撫政策,然惡匪來勢洶洶,又豈會輕易投降呢?定然得讓其先服氣才行。梁王雖貴為王爺,然其可是飽讀兵書,深諳這兵法戰策,對這《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更是熟諳於胸。對這兵不厭詐有極為獨到的理解。
想到這裡梁王不由得微微一笑,便是計上心來。
惡匪頭目華耐早早就安排人打探朝廷那邊的消息,當得知皇帝派梁王攜四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他這邊趕來之時,他便暗自好笑,朝廷官員向來都是養尊處優習慣了。能有什麼戰鬥力呢?他便盤算著。朝廷之人對這邊也是人生地不熟地,若是這時給他們來個下馬危,正好趁他們立足未穩。想到這他便在這朝廷大隊人馬的必經之路,那趟狹窄的盤龍嶺小路蜿蜒曲折,兩側山脈,高聳入雲。若是在這半山腰上埋伏下兩隊人馬,將巨石備齊。待得朝廷大隊車馬從此經過之時,便用撬棍將這大量的巨石從山上滾下,便可把這朝廷的大隊人馬砸得稀爛!便讓這四十萬兵馬讓其有來無回。華耐的小弟兄們,便是忙得不亦樂乎。有選址的,有備石的,有勘測的,還有選料做那撬棒的。華耐便是安排人繼續打探朝廷的動態。果不其然,探馬來報,朝廷那車馬大隊,浩浩蕩蕩地正朝著這條路駛來。
華耐心中那個樂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呀!可以說梁王帶過來的這四十萬兵馬,乃是朝廷的主力,若是將這大隊人馬一舉殲滅,那麼朝廷的元氣大傷,自己便是離那皇帝的夢想便是更進一步了。他可是做夢都想當皇帝呀!他想得特別好,將朝廷的人馬殲滅后,便要馬不停蹄地繼續北上,便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那宮門朝廷之地,便是要將那皇帝從金鑾大殿上拉下來。他甚至都想到了,要將那佳麗如雲的後宮據為己有,他這一閉眼便都是如花似玉的美女陪伴,便是做上了那黃粱美夢。
朝廷大隊車馬緩緩地從這盤龍嶺小路經過,華耐便是一聲號令,這提前做好充分準備的賊寇,便是紛紛將提前備好的巨石撬落山下!朝廷的車馬隊伍,便是大吃一驚,眼看這大塊的巨石如流星般的從那半山腰砸落,便是嚇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