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焚書坑儒,麗姬神話
黃昏的晚霞,是如血一樣的鮮紅。
顏路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多年前的那場大火,通紅的火焰舔舐著樓閣書殿,浩大的火勢映紅了桑海城的半邊天空。
「這把火又是從藏書樓燒起……」
看著儒家弟子救火的慌亂場景,伏念眉頭大皺:「他們究竟在找什麼?」
顏路欲言又止。
在這儒家危機關頭,張良回來了:「是『蒼龍七宿』,羅網認為藏書樓中隱藏著『蒼龍七宿』的線索!」
「十年前的那場大火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伏念詫異道,十年前,正是韓非暴斃於秦國監獄中的時候,「和韓非有關?」
張良點頭,這些事情,他已經和二師兄顏路夫子講過,卻還沒有和伏念坦白。
儒家弟子們忙著救火,伏念卻已察覺到真正的危險並不是大火,而是……「羅網?」
就在小聖賢庄外,掩日率領轉魄、滅魂、斷水登上高樓,眺望這無邊火勢。七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織,戰鬥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就在小聖賢庄附近的竹林中,作為諸子百家中輩分最高的幾人之一,荀子自然看到了小聖賢庄的大火。只是如今的他卻無法立刻前去救援,因為在他面前,一個同樣非常可怕的傢伙擋住了他的去路。
「中書府令,趙大人?」荀子鬚髮飛揚,強橫無匹的內力一波又一波如海潮一般拍打著周遭的一切。「你為何會到此?」
「荀卿久負盛名,若不親自前來,如何能見識到儒家絕學。」
一隻巨大的蜘蛛爬上趙高的手背,無數的蜘蛛匯聚於此,在大地上編織出巨大的蛛網圖案。趙高以內力化作「蛛絲」鎖死了這整片竹林!
荀子驚異的望著四周彷彿變得無比陌生的天地,作為儒家輩分最高者,這天下間已無多少他不知曉的神功絕技,沒想到今日就出現了一種。
「荀卿,請賜教!」趙高抬手,鋒利的指甲直指荀子。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此為《天論》!」
隨著荀子一聲大喝,天地大動,風雷激蕩。趙高編織的「羅網」立時變得搖搖欲墜,無數蜘蛛被內力轟飛炸碎。
「不愧是荀卿,好雄厚的內力!」趙高贊了一聲,心知單憑自己,要困住荀子卻是為難。好在來小聖賢庄之前,那人便交給了自己一件東西。
趙高從一小木盒中取出一卷竹簡,展開竹簡,有金字浮於其上: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
正是韓非手書的名篇《孤憤》!
趙高意味深長地一笑:「不知我以你親傳弟子的親筆手書困住你,荀卿會作何感想?」
還未等荀子明白過來,趙高就以特殊手法激發了《孤憤》,便有千乘法術縱橫而出,霎時間,天地落於法網,周遭充斥著一股凜然難言的悲愴之氣。
荀子對這等手段非常陌生,一時無法可想,竟是被困在了竹林之中。
火海之中,李斯踏焰而行,他已查看完整座藏書樓的竹簡,找到了想要尋找之物。這時感應到《孤憤》的激發,抬頭眺望竹林。
「聖人親筆手書,即便是荀況,一時也難以脫身。土著就是土著!」李斯得意地一笑,「儒家這次也要被逼反了,這樣一來有墨家、農家、儒家、鬼谷、項氏一族聯手,這大秦帝國,也該亡了吧!」
李斯揮手,被他鎮壓的火勢立刻暴漲,火舌終於吞噬了一排排書架,將這些千年以降傳承下來的孤本燃燒殆盡。「想借我的軀殼重生?哪有那麼容易!」
是夜,小聖賢庄在大火中毀於一旦。
有桑海城的百姓說曾看到有數人於火中斗劍,又有慘叫聲深夜傳出。
第二日當百姓聚集過來時,偌大的桑海小聖賢庄已被燒成一片白地。
易中行收到小聖賢庄被覆滅的消息時,正在始皇帝東巡的隊伍中。
「藏書樓中的千年精粹,付之一炬,儒家弟子死傷慘重……這莫非就是『焚書坑儒』?」易中行喃喃自語。
「『焚書坑儒』?」端木蓉與小虞面面相覷,「莫非你早就知道這件事?」
易中行搖搖頭,慕容詩卻是聽懂了易中行所說。秦時明月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既陌生又熟悉,遂有些擔心道:「連『焚書坑儒』都發生了,那始皇帝東巡之後豈不是會……」
易中行再次搖頭,這種事情他又如何確定,只是心中隱隱有些猜測。
始皇帝東巡耗時長久,這一路要經過許多地方,還將去泰山封禪,最後才會抵達東海之濱的桑海之城。羅網此次對儒家小聖賢庄出手,也算是提前為始皇帝掃清障礙。
嬴政此行沒有帶其他皇子,唯十八世子胡亥隨行,與始皇帝同車。慕容詩有「詩公主」之名,便也在東巡隊伍中,有自己單獨的車駕。除此之外,此處還有另一名易中行說熟識之人——
「如今大扶蘇公子依然昏迷不醒,實在是我當初沒想到的。」蒙恬之弟蒙毅頹然道。他常伴始皇帝身側,消息靈通遠勝他人。
「羅網竟與境外狼族勾結,使用月狼之毒暗害扶蘇,確實令人防不勝防。」易中行冷聲道,對於勾結外族之人,他向來唾棄。
「更麻煩的是,自從祭祀大典發生昌平君餘孽刺殺事件后,十八世子胡亥日益受到始皇帝陛下青睞……只怕歷史又要重演。」蒙毅搖頭。
易中行沉吟片刻,忽然道:「小川,是時候離開咸陽了。」
「什麼?」被易中行以真名相稱的蒙毅一驚,「可……這才只是第一次東巡啊!」
沒錯,眼前這個蒙毅,其實並非蒙恬胞弟,而是穿越者易小川。只是與慕容詩的境遇相似,他同樣穿越錯了地方。沒有去到那個演繹長生神話的先秦時代,而是到了這個武功玄奇,人命如草芥的秦時明月世界。
慕容詩好歹有一身不俗的武功,手中青銅劍又是天下有數的神兵利器。
易小川要不是個剛好抱上蒙家的粗腿,可就真的糟糕了。而易小川本人不乏才幹,這才能成為始皇帝親信,出則同輿,入則同席。只是如今胡亥與始皇帝共乘一車,便沒了易小川的位置,他這才尋到機會來找易中行。
而與神話世界中相同的是,易小川仍舊對麗姬一見傾心。這位麗姬雖不是玉漱公主,卻是縱橫傳人公孫羽的孫女。而公孫羽又是「五國合縱」公孫衍的後人。
後世人以為縱橫傳人蘇秦、張儀合縱連橫,才有了縱橫家「一怒而諸侯俱,安居則天下息」的赫赫威名。其實這兩人並不完全同時代,蘇秦比張儀小了三十多歲,是下一代的鬼谷傳人。真正與張儀較量的是公孫衍!
公孫衍為魏國將軍,與宰相惠施子聯手,主導了齊、楚、魏三國合縱,大敗趙國,聲威大振。又拉攏韓、趙、燕、中山,遂有「五國相王」事件。
后公孫衍成為魏國宰相,發起五國伐秦,結果卻是聯軍大潰。直到公孫衍任韓國宰相,死於羅網刺殺,他與張儀的四次較量才宣告結束。
公孫家族是衛國貴族,荊軻入燕路過衛國時,曾向公孫羽請教劍術,由此荊軻與麗姬相遇。那個地方,正是如今的東郡濮陽城蓋聶與荊軻為友,也是因此淵源。
當年麗姬將荊天明送出咸陽宮,正是易小川帶著蒙家親衛護送,與王家和羅網多次血戰。易中行能找到被一對老夫妻收養的荊天明,也是易小川提供的線索。
麗姬曾經屬於荊軻,後來屬於嬴政,就是和易小川沒啥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易小川簡直就是備胎的代名詞。
「你覺得以現在的局勢來看,還會有始皇帝的五次東巡嗎?」
面對易中行的提問,易小川沉默了。他神色複雜道:「那我們該怎麼辦,去找劉邦嗎?」易小川自有情報來源,當然知道劉季如今身在農家神農堂。
易小川性格優柔優柔綿軟,潛意識裡就想要遵守歷史進程,而易中行卻早有不同想法,顧左右而言它:「我已決意在趙地起兵,於長平祭旗誓師!」
「長平之戰?」易小川抬頭,贊同道,「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世人只是秦楚有「四世之仇」,因此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言。但秦趙之間可是百年大仇,趙國一直是橫亘在秦國東出路上的攔路巨石。明明先祖皆是商朝蜚廉,同屬趙氏,秦趙之爭卻貫穿了整部戰國史!
直到長平之戰,武安君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卒,徹底打斷了趙國的脊樑。
方今天下,可為王霸之基的地方總計有四個。首推關中老秦,此地有秦國六世積蓄,兼收七國精英,漢高因之成帝。其二是江東,東方沿海素來繁茂,江東受戰禍波及較小,距離秦朝統治中心也遠,又是楚國腹心,本土勢力極大,項羽藉此稱霸。
第三,便是趙魏三晉之地,此處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原腹地,華夏源流,宗周核心,人煙稠密,文明昌盛。最後則是齊魯兩國,齊國不戰而降,基本沒有遭受戰火侵襲,元氣最足。
選擇在趙國起兵,非是他因,正是因為蓋聶乃趙人,正如項羽起兵必在江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