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湯佳不僅比她高,也比她胖,周韻才七十多斤,湯佳將近一百斤,都能裝下她。
周韻吃了兩個雞蛋,又吃了一塊玉米面的大餅子。這種大餅子後來叫鍋貼,是受人歡迎的粗糧食品,但是現在的玉米面粗,也沒摻白面,雖然比小米飯強一些,但還是太粗糙,口感不好。用周韻的話就是拉嗓子,難以下咽。
「吃飽了嗎?」林秀看女兒把碗收了,問道。
「飽了,媽,我中午不在家吃,下午兩點左右回來,好容易休息一天,又趕上考完試,我們去山上野餐。」周韻邊說邊拿起笤帚掃地。
林秀把土豆翻炒幾下,添了些湯,蓋上鍋蓋,然後搶下女兒手裡的笤帚,「一會媽掃,你歇著吧,老閨女,啥是野餐?」林秀不解地問。
她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文化,認識幾個字,也幾乎都忘光了。而且平時說話也土,把熱說成ye,餓說成ne,這些年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被他們說著也改過來了不少,而且她也挺謙虛的,從來都沒有不懂裝懂的時候。
「野餐就是每人帶點吃的,去山上找個背風的地方一起吃。」周韻說得簡單扼要。
「啊,這樣啊!大風小號,嗆風冒氣的,那你帶點什麼呢?」林秀雖然有些不贊成,但也沒有阻止她。
看看早上自己貼的大餅子,閨女勉強吃了一小塊,再說孩子和同學出去玩。這東西也拿不出手,想了半天,把手伸進兜里,「要不媽給你五毛錢,買兩個麵包或是麻花帶上吧。」
林秀不想女兒在同學面前沒面子,五毛錢,對這個家庭來說也不是隨意就能給孩子的,初中的學費一學期才五塊錢,這五毛錢要是光買麵包能買六個還剩二分錢呢。
周韻知道母親的難處,忙笑著說:「媽,不用了,有人幫我帶,你閨女的人緣好著呢。」
「那可不行!」林秀不同意女兒的話。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拿著。」說著從口袋裡掏出錢,給她塞到手裡。
周韻沒接,「真不用,媽,我幫他們補習功課,他們巴結我還來不及呢,我也得給人家感謝的機會不是?」
「你呀!就你會說。」林秀見女兒不接,把錢放回口袋,又往灶坑裡又添了點煤。
周韻出了屋,初春的空氣真好,柳樹已經冒芽了,她折一個不粗不細的枝條,用一根小木棒把皮兒砸軟了,用手擰了擰,輕輕鬆鬆地就扒了皮。用剪刀剪成一小段兒,在頂端把外皮兒切了一下,然後放在口中輕輕一吹,便有悠揚的聲音傳出。
周韻索性又多做了幾個,一會分給同學們。
街上的行人不太多,大多是騎自行車的,她也忘了問同學們是不是騎自行車,不是她不想學,而是家裡只有爸爸那輛二八的大自行車,她騎上連後座都夠不著,也沒法學。
「三哥,上哪兒去?」周韻看周飛拿了個大餅子邊吃邊往外走,就問。
「上同學家寫作業去,我的化學有幾道題不會。」周飛隨手摺了一根柳條,用手擰了幾下就做成了個柳笛,比周韻的粗,聲音也更洪亮。
「哪道題不會?我幫你看看。」周韻接過周飛遞過來的柳笛,朝笑了笑。初三的化學她前世學得就好,中考時可是得了滿分。
「你才初一,初三的題你能會嗎?」周飛想也沒想就說,而且抬腿就要走。
「看看有什麼?我同學的媽媽就是化學老師,我去他家時他媽媽給我講過一些,一般的我都會。」周韻邊說邊把周飛拽回了屋裡。
周飛把書包放在寫字檯上,拿出化學書,指出兩道分子式配平的題。
周韻一看太簡單了,便拿出筆來,邊說邊寫,給他仔細地講解了一遍。
周飛一聽也明白了,直誇妹妹聰明,又拿出幾道題問她,周韻都給他講明白了了。
「妹兒,物理你會嗎?我有幾道物理題也不會。」周飛拿出物理書,用敬佩的目光望著她說。
「看看吧,我沒事時也翻翻,再說數理化也不分家,你把題拿出來我看看。」周韻拿著周飛初三的物理書看了一會,就把他不會的題解了出來,又仔細地講解了一遍。
周飛聽明白了,說她比老師講得都透徹,他很高興,同時也有些遲疑地說:「我要是早點跟你學就好了,也不至於落下這麼多,妹兒,我想考技校,能考上嗎?」
技工學校簡稱技校,只要有城鎮戶口的初中畢業生都可以考,畢業後學校分配工作。
雖然是工人,但是有編製,不象考中專或大學那樣畢業是幹部。但對許多學習一般的學生來說,無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哥,英語我不會,這個得靠你自己,語文靠基礎,你學得也可以,一般都不會太低。數理化我都包了,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利用中午和晚上以及周末給你補習,你一定能考上技校的。」周韻鼓勵周飛。
「技校三百多分就能錄取,數理化滿分一百,你每科考六十分就一百八十分,語文、英語還有政治怎麼不考二百來分?所以綽綽有餘呢!」經過周韻這麼一分析,周飛也更有了信心。
「三哥你就辛苦兩個月,這頂你以後少奮鬥好幾年,技校畢業就有正式工作,工資還高。要是以後咱家有條件再調個更好的單位,咱們也有基礎。」
周韻可謂苦口婆心。
「好,三哥都聽你的。」周飛聽了,也信心備增地答應了。自家的條件他也清楚:大哥、二哥馬上就高中畢業了(他們這屆高二就可以畢業),工作還沒有著落呢,再加上自己,給家裡添的負擔就更重了。
周韻又給他講了一些數學題,不知不覺就快十點了。湯佳來找她,她就給周飛又留了幾道數學題,讓他在家裡看書,說下午回來再給他補課。
周飛現在的成績考技校是挺懸的,但好歹還有半學期呢,老師不是常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嗎?那就讓她幫三哥把這把槍磨快點。
如果三哥能考上技校,家裡的壓力也緩解一些,要不然大哥二哥的工作沒安排,三哥哪有指望?
而且還有一點,他憑自己的能力有了正式工作,他對生活也有了信心。
經歷了一世的滄桑,沒有人比周韻更明白信心和信念對一個人的人生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