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對策
渭水南,華陰,城外軍營,周軍主帥尉遲迥看著遍體鱗傷的侄子尉遲運,眉頭緊鎖。
尉遲運帶兵去救朝邑,結果打了敗仗,在左右的護衛下奮力突圍,雖然身上多處受傷,但好歹活著回到華陰。
醫師已經仔細看過傷情,斷定尉遲運身上多是皮肉傷,沒有傷到要害,當無性命之憂。
至於打了敗仗...
尉遲迥覺得侄子碰到強敵後,還能活著突圍回來報信,已經是老天保佑,敗給如此強勁的對手,只能說是儘力了。
他和侄子說了幾句,又吩咐醫師好好照料,離開帳篷。
外面朝霞滿天,天色大亮,看來會是個好天氣,但尉遲迥的心情卻是烏雲密布。
戰事不利,楚軍的攻勢十分犀利,兩路大軍已經攻入關中。
潼關失守,朝邑淪陷,朝廷苦心經營的兩處據點,在楚軍面前如同紙糊一般,這讓尉遲迥心情極差。
朝邑淪陷,西面同州州治武鄉,也撐不了多久;
楚軍破了潼關,距離華陰,已經不遠了。
他率軍駐紮於此,本意是同時策應朝邑和潼關,可兩處地方短時間內相繼失守,華陰大軍連救都救不及。
接下來,兩路楚軍南北並進,他在華陰根本就擋不住。
那麼,穩妥的辦法就是立刻後撤,放棄華陰,放棄長安以東地區,收縮兵力至長安。
背靠長安城,和來犯之敵決戰。
尉遲迥走在營中道路,看著兩旁正在吃朝食的兵卒,看著規模龐大的軍營,眉頭依舊緊鎖。
如今的形勢,比當年沙苑之戰時還要兇險,因為他的對手,已經不能以「常理度之」。
對方不僅兵強馬壯,還有威力巨大的兵器助戰,攻防兼備,是前所未有的強軍。
比起高歡當年的大軍,楚軍實力明顯更強,而令人頭疼的是,楚軍內部並沒有什麼將帥不和等內患可以利用。
一開始,尉遲迥得知楚軍主帥,居然是其國儲君時,還覺得己方或許有機會。
畢竟太子挂帥出征,顧慮頗多,既要操心前線戰事,又要時刻關注京城動靜。
關鍵時刻很容易因為瞻前顧後,導致行事猶豫、錯失戰機。
亦或是某些人,為了貶損太子威望,故意做些手腳。
但是,幕僚們分析,楚國太子此次出征,其父安排周詳,既有丈人在河東策應,又有姨父在洛陽支持,所以很穩。
那麼,楚國國主讓其太子挂帥出征,必然是為了立威,也好將來繼位后,鎮得住開國勛貴。
所以,楚國國主必然對此次西征志在必得,安排最厲害的兵馬,打仗最穩的將領,給兒子鋪路。
現在看來,以楚軍的實力,確實不需要什麼奇謀,只需要穩紮穩打,沿著大道向長安推進即可。
面對這樣的對手,面對這樣的打法,尉遲迥覺得自己縱然想破頭,也想不出破敵之策。
想到這裡,尉遲迥停下腳步,抬頭看著藍天白雲。
事已至此,華陰已經沒有必要守了,硬要守,只不過是把最後的家底全都輸光。
思來想去,想要扭轉危局,也就只有寄希望於表兄宇文護的那個對策了。
來到大帳,諸將已經到齊,尉遲迥看著這些久經戰陣的宿將,良久,終於下了決心:
「全軍撤退,把帶不走的輜重、物資,全都燒了!!」
。。。。。。
潼關,關隴道行軍總督行轅,行軍總督、皇太子李昉,在大帳里聽參謀部諸位參謀分析戰局發展。
前方來報,官軍前鋒已經抵達華陰。
在此之前,華陰周軍焚燒輜重,悉數退往長安。
而華陰以北、黃河西岸地區的同州朝邑、州治武鄉,已經被河東兵馬陸續拿下。
簡而言之,一切都按作戰方案順利進行,接下來,就是兩路大軍南北並進,向長安進軍。
周國一定會集結能集結的兵力,在長安城外負隅頑抗。
這一場決戰,只要官軍打贏了,取長安如探囊之物,而周國也會隨之覆滅,隴右地區傳檄可定。
算算行軍速度,決戰,不過十餘日後。
因為只要己方主力抵達長安郊外,這決戰,對方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李昉聽著參謀們的分析,不由呼吸有些急促:滅國之功,為期不遠了!
但越是這樣,越要冷靜。
他不能為了出風頭,親臨前線,強行指揮決戰;
也不能為了彰顯仁厚,變成迂腐的宋襄公,露出破綻,讓別人有機可乘。
此次出征,他只需要耐心等前線勝利即可,聲望有了,功勞由諸將分,皆大歡喜。
至於破城之後,秩序的重建,軍紀的維持,周國文武官員的處置,以及一應事務,自然有相關人員去負責。
而他自己必須做的「要務」,就是防刺客。
周軍的實力,比起官軍差不少,所以無論攻防,只要官軍自己不出錯,對方是沒希望打勝仗的。
對方將帥一定明白這一點,那麼想要翻盤,就得出盤外招:派刺客行刺。
周國想要西征大軍停止前進,在戰場上很難辦到,卻可以憑藉刺客,將他刺殺,換得苟延殘喘。
這刺客,可以是任何身份,譬如投降的文武官員,勾人心魄的美貌女子,亦或是喬裝打扮接近行轅的任何人。
那麼,比起親自指揮決戰,李昉更關注自己的安全。
在攻破長安前要提防刺客,攻破長安后,他總是要入長安的,那時,也要提防刺客。
當然,他個人要防刺客,行軍也要防敵人詐降。
對於那些率部來投的敵將,不可掉以輕心,對其麾下兵馬,該有的提防措施要有,而且要嚴格執行。
李昉對此有一些交代:
「如果說消滅一萬敵軍,需要五千官軍,那麼,提防、安置投降的這一萬敵軍,怕是要動用一萬官軍。」
「而要用這一萬降卒為鷹犬,在決戰中打頭陣,那麼,我們恐怕要動用一萬五千人來防,才能放心用這些鷹犬。」
「不然,這些降卒一旦陣前倒戈,後果會很嚴重。」
「所以,即便有周軍將領率部來投,我軍也要妥善處置,收繳兵器鎧甲,安置在收容營地,給他們一日兩餐。」
「但收容營地必須配備火器,一旦生變,少數看守,就能將其解決。」
參謀們對此並無反對意見,因為思來想去,周軍要想逆轉戰局,就只能用詐降或者行刺。
過了一會,會議結束,李昉獨坐大帳,看著輿圖,再次期盼起來。
攻滅周國,天下就統一了,雖然他只是挂名主帥,但依舊興奮不已。
想想父親給他展望的許多美好前景,李昉忽然覺得,人生好短。
自己將來即位后,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好多好多。
譬如,他真想親眼看看,父親所說大洋彼岸的「新大陸」,到底有沒有名為「辣椒」、「玉米」、「紅薯」、「向日葵」、「煙草」這些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