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考核
李愔壓根就沒想過跟李泰比試什麼學業,他一個現代人,去跟李泰比這個,那不是找虐嗎?
進了甘露殿,十幾個文武重臣已經先一步到了。
皇帝考校皇子,這已經不僅僅是家事情,而是屬於國事。
長孫無忌、房玄齡、孔穎達、李綱,這是文臣一邊的,還有李靖、李績等人也在。
所有皇子到齊之後,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才姍姍來遲。
「參見陛下!」
「參見父皇!」
見過禮之後,李世民開口道:「開始吧,還是老規矩,孔先生和李先生出題。從承乾開始!」
孔穎達和李綱走出來,站到幾個皇子面前。
「兩位先生請發問。」李承乾彬彬有禮道。先生的意思,和現代的老師差不多。
李綱開口道:「有徵無戰,道存制御之機;惡殺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頃塞垣夕版,戰士晨炊,猶復城邑河源,北門未啟;樵蘇海畔,東郊不開。方議驅長轂而登隴,建高旗而指塞,天聲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陽,寒蓬易卷,今欲先驅誘諭,暫頓兵刑,書箭而下蕃臣,吹笳而還虜騎。眷言籌畫,茲理何從?」
李愔本來還心存一些幻想,以為自己可以碰巧蒙上一兩道題呢!現在徹底把這個幻想打消了,先不說這題目自己會不會,單就這題目本身,他都聽不懂啊!
李承乾稍事思考便開始答題,還是該死的文言文,李愔聽不懂,也就懶得去聽,而是觀察起大殿當中的這些文臣武將。
很快,李承乾說完了答案,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道:「承乾回答的不錯,最近又有進步……嗯?李愔?李愔!你有沒有在聽朕說話?」
直到李世民氣的拍桌子,李愔才反應過來,連忙道:「兒臣在,大哥剛才說的太好了,讓兒臣忍不住陷入深思,越是往深了想,越是覺得裡面的道理深奧,越是覺得想不明白,看來,兒臣從今天起,要努力讀書才是。」
李世民有些好奇這個老六竟然說出這麼一番話,便隨口問道:「哦?那你對承乾的回答,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嗎?」
李愔很是認真的回答道:「回父皇,大哥學識勝我百倍,我不如也!」
李世民當然想不到自己的兒子敢如此敷衍自己,雖然李愔貌似什麼都沒回答,但李世民卻很滿意李愔今天的向學態度,莫非是這個老六改了性子?
「也罷,那朕就親自考究你一番,聽好題目!」李世民開口道:「朕觀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業業,……自天降之災,生人困竭,耗其大半。農戰非古,衣食罕儲,念茲疲氓,未遂富庶。督耕植之業,而人無戀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斂之困。舉何方而可以復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濟其艱?既往之失,何者宜懲?將來之虞,何者當戒?」
李世民的問題一出,頓時,殿內文物群臣都不解的看向李世民,因為這個問題,問的有些出格。
剛才,李綱問李承乾的問題大意是如何通過外交努力,與邊境的藩虜罷戰息兵,簡單點說,就是如何能夠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的題目,來考校太子,很合適,因為太子將來是要繼承皇位的。
而這道題,問的是:自從發生了蝗災之後,中原地區,戰爭連綿,百姓逃散,國庫空虛。目前,咱們大唐陷入左右為難的極度困境之中。要求百姓務農吧,大家不安心於家鄉居住;加增商稅吧,人們又說稅賦過重。你有什麼好招重振大唐雄風?如何走出當前的困境?還有就是,咱們過去到底犯了那些錯誤,如何修正?將來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這樣的題目,別說是李愔,就算是李承乾來答,都有些過線了。這已經涉及到李世民本身,一味誇讚的話沒意義,但總不能真說出李世民某些地方的執政方針有問題吧?
好吧,李愔只是稍稍聽懂了幾句,好像是咱們國家現在有點困難,怎麼能富起來的意思吧?但是不太確定!
李愔裝作思考,大家也沒有催促李愔,這樣的問題,別說是李愔一個11歲的皇子,就是讓長孫無忌、房玄齡來回答,都要有一番準備才行。
然後,大家就看到李愔眉頭越皺越深,突然,李愔嘆氣道:「父皇,這個題目太大,兒臣答不來!」
「你放心說吧,便是你說的不對,朕也不會責怪於你。」李世民剛才注意了李愔的表情,還以為李愔想到了什麼,卻不敢說。
要是李愔知道李世民會這麼想,剛才就不那麼裝了!他只是想給李世民和文武大臣一個印象,那就是,我在認真考慮問題,而不是在走神!
李愔一看,不說是不行了,不過,既然要說,就不能隨便說上幾句就算了。
在腦中整理了一下思路后,李愔開口道:「父皇,各位叔叔伯伯,還有幾位兄長。父皇剛剛的問題有些多,我就取巧,挑其中一個來回答一下吧!」
李世民點點頭,說:「好!」
「我就來說一下,如何讓我大唐富起來。不過,我這個富起,和父皇口中的富,並非是一個概念。在父皇心中,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即為富。而我則認為,如果僅僅是能吃飽飯,穿的暖,這隻能算『足』,而不算富。我心中的富,要百姓能住的是溫暖舒適的房屋,家中擺放著精緻的傢具,餐桌上有酒有肉,孩子們有漂亮的衣服,有好吃的糖果,每一個可以步入學堂。街上,要有寬闊筆直的大道,琳琅滿目的商鋪,每一個人都穿著華裝貴服,攀談間臉上都要帶著滿足的笑容。」
「六弟,別胡說,這又如何可能?」站在李愔身邊的李恪沖李愔喝了一聲。
李世民卻阻止了李恪,沖李愔道:「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