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朝元老
系統空間需要收集各種物資,大唐已經無法再滿足秦逸。
秦逸花費重資打造了一艘大船,帶著妻兒開始去了西域、西突厥、高句麗、倭國等地方。
每傳回一個地方的情報,大唐的兵馬便打到一個地方。
領兵的人就是當年訓練出來的那一百個紈絝子弟。
終於,承平十年,秦逸回到涇陽定居。
時間似乎沒有給秦逸帶來任何改變,但是年老的秦瓊、程咬金等人又明明白白的告訴秦逸,它走了。
第一個被秦逸送走的人是秦瓊。
那是一個冬日的下午,秦逸來到翼國公府邸探望秦瓊,秦瓊懷念的跟秦逸嘮叨起過往,說著說著聲音戛然而止,手垂落了下來,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嘴邊仍舊掛著一抹笑容。
秦逸留在協助痛哭流涕的秦道懷,辦理秦瓊的後事。
李世民和李承乾聞訊而來,大為哀傷。
緊接著,一個月後房玄齡和杜如晦同時離開。
房謀杜斷同一天離世,李世民大受打擊。
其實房玄齡和杜如晦走得很安詳,他們早就離開了官場,在長安郊外開了一間學堂,兩人結伴去做了教書先生,如今已經桃李滿天下。
杜如晦和房玄齡走的前一天,還在書院里和秦逸喝茶聊天。
「謝謝,世安啊,要不是你老夫的兒子絕不可能成為能為大唐開疆闢土將軍,遺愛前段日子說是又大下了一塊地方。」
「沒錯,老夫也要感謝你,老夫本以為荷兒這一輩子就是個紈絝子弟,沒成想荷兒沒有接我的班,卻在前線屢建奇功,謝謝你當初出手該變了他。」
「也是杜相和房相家教森嚴,身傳言教有方,哪裡是我一個人的功勞。」秦逸委婉的說著,誰曾想這就是最後一面了。
兩位相爺葬禮那天,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一同出席了,皇帝李承乾也到場了,更甚至讓太子李象親自披麻。
承平十二年,李世民站在皇宮的城樓上看閱兵儀式,笑的很開心的跟李承乾說道。
「乾兒,看我大唐如今國泰民安,百姓能吃飽,軍力強大無人敢欺,寡人稱得上是盛世明君,你也不要墜了寡人的威名。」
「朕會帶大唐更上一層樓的,請父皇放心。」李承乾看著底下一排排走過的士兵們,自信非常的說著。
一天之後,李世民閉上了眼睛,含笑而逝。
隔了幾個時辰,長孫皇后悲痛欲絕之下,也隨著離開這繁華的人世間。
太上皇夫妻離世,舉國哀悼,滿城素縞。
皇帝李承乾痛哭不已,數次哭暈過去。
經過秦逸的勸說下,李承乾為此罷朝十天。
與群臣一起為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上謚號,兩人合葬於昭陵。
承平十五年,三朝老臣、著名諫臣魏徵去世。
皇帝李承乾親自為之主持葬禮,撫棺痛哭。
「父親活著的時候總是告誡朕,魏大人這樣的諫臣就像一面鏡子,君王身邊有一個這樣的人,可以告訴自己得與失,避免犯下愚蠢的錯誤,做出無法挽回的決定,如今魏大人去世,『明鏡』就少了一塊。」
李承乾沒說出口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如同魏徵一樣有膽氣,敢對皇帝直言不諱的。
接下來幾年,長孫無忌去世了,尉遲恭去世了、李靖去世了。
貞觀年間的老臣所剩無幾,活到現在的都成元老了,秦逸自然成為了最年輕的一個。
承平二十五年,李承乾突患重病,秦逸受到消息從涇陽快馬加鞭趕赴長安皇宮。
哪怕秦逸竭盡全力醫治,李承乾治癒之後精力大不如前,同年秋禪位於皇太子李象稱太上皇。
李承乾親手扶著李象登基稱帝,把傳國玉璽和皇帝符節交給了李象,大跨步離開了皇宮。
他去到涇陽行宮居住,方便不入朝的秦逸給他做調養。
李象即位之後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天佑。
大唐的第四位皇帝正式登基稱帝。
天佑皇帝李象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十萬民書送到涇陽行宮送給李承乾。
同時,誠懇的邀請秦逸回朝,秦逸自然婉拒了。
因為不老的緣故,若不是一個接一個的熟人去世,秦逸總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彷彿昨天他才來到長安,一眨眼就變成了三朝元老,滿朝公卿第一人。
至於他唯一的兒子秦明輝,卻沒有進入官場,而是滿世界的亂跑,取了一個外國公主,謀奪了一個國家,在國外當起了國王,自然這一點是所有大唐的人都不知道的。
涇陽行宮裡,李承乾看著依舊無憂無慮的秦逸,好笑的打趣。
「你兒子整天不著家,一事無成也不見你急。」
「哈哈,他喜歡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兒孫自有兒孫福,我還能管他一輩子不成?」秦逸聳聳肩。
「那倒也是,世安如今的大唐已經超乎我的想象了,真的!」李承乾朝秦逸舉杯子:「其中你做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要是有那一天,我先離開了,你一定要幫我看著子孫後代,別讓他們敗了這個我們三代人攜手共創的大唐盛世。」
「承乾放寬心,你好好休養,親眼去看不好么?」秦逸笑了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哈哈哈,有你在我怕什麼,活到百歲不成問題。」李承乾再度舉起了酒杯,「願大唐更加繁榮昌盛,願我們二十年後還能一起喝酒。」
秦逸舉起了酒杯,笑著附和:「二十年怎麼夠,五十年後我們還在!」
李承乾仰頭大笑:「對,我們一同看大唐盛世不衰五十年。」
忽然間,長樂公主走了進來。
「哥,夫君,你們別光喝酒,都一塊過來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