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擴張 第七十九節 海上義勇3
烏氏原來確實曾經在雅典繁衍過數代,也是吃海上這碗飯的:造船,航運,海上貿易,當時在雅典也算一個大戶之家。後來雅典遭遇戰亂,烏氏見機的早,舉家遷往別處。換了個地方,烏氏還是做自己的老本行,靠著以前積累的財富經驗與技術,烏家很快再次崛起,成了當地有數的豪族。連著幾代和當地名門望族通婚,又和王公貴族往來,烏家實力大增,不少家族成員甚至身居要職。此時烏家已經完全和此處的原生家族沒有任何區別了。就在烏家如此興旺之時,此地改朝換代了,烏氏再次流亡。這一回,因為烏氏和此地的聯繫過於緊密,很多有才幹的家族成員都失陷在裡面,家產也損失慘重,還好烏家的根本尚在,那些積累下來的造船技術和不少技術工人都跑了出來。此後烏家又經歷過幾次這樣的事情--落腳、家族復興、大局動蕩、出逃流亡,周而復始,這其中烏家也確實在波斯繁衍過幾代。烏家漸漸形成了家訓,用中華名言說,就是「良禽擇枝而棲」--此地有發展前途,烏氏便依附於此;此地亂象初顯,烏氏便遷往別處。只要烏氏立足海上的根本不丟,大海不幹枯,烏氏便不會衰敗。正因為如此,在泉州時烏氏弟子才不願出仕,烏氏也少有不動產,以免和大宋牽涉過深,將來不好脫身。
說到最後,烏馬爾道:「和三公子合作獲得的技術資料,烏氏自會好好珍藏,因為這是烏家安身立命之本。三公子也不用擔心烏家會對桃源不利,因為烏家家訓決定了我等不可能有這樣的野心。只要三公子在,桃源自己不出問題,我烏氏便是奉公守法的良民百姓。」
劉星羽道:「若是有一天我不在了,桃源也出現亂象,烏家又當如何呢?」
烏馬爾道:「君子不立危牆,到時候烏家自然會離開桃源另投他處。」
劉星羽一時無話可說,回去以後也不和別人商量,自己琢磨了一夜,第二天又來找烏馬爾。見了面,劉星羽道:「烏氏的生存之道我不便評價,烏家主能坦誠的告訴我,必是對我有相當的信任,對此我先表示感謝。」
烏馬爾不知劉星羽是何意,連說不敢。昨天他說那麼多,一來是難得碰到一個略知烏氏所經歷之處的風土人情的人,每次他講到烏氏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劉星羽插嘴問的幾句話,都正好撓在癢處,讓他不知不覺越說越詳細;還有就是藉機表明烏氏對桃源沒有野心。把家族珍藏的造船技術和資料拿出來,其中很多不管在哪裡對統治者來說,都觸犯了禁忌,烏馬爾畢竟有些擔心。可是劉星羽設想的一些造船設計,在烏氏看來也是無價之寶。要想獲得詳盡的技術資料,最好的方法就是參與到把這些技術從設想變為現實的過程中去。烏馬爾不是沒想過扮豬吃老虎,把自己的實力隱藏起來,只表露出一些不那麼犯忌的。然而仔細盤算了得失后,烏馬爾還是決定不那麼做--別看劉星羽現在一付鄰家男孩的樣子,從前他從骨子裡透出的那種俯視眾生的氣質和無所不能的表現給烏馬爾的印象可太深了,誰知道三公子會不會從烏氏表露出的蛛絲馬跡中看出點什麼。與其因此引起他的疑心,不如乾脆坦誠相待,只要把烏家之事明明白白告訴劉星羽,相信以他的智慧胸襟,定然不會有意為難烏家。昨天劉星羽的反應不出烏馬爾的意料,可是今天他又來說起此事是何用意?烏馬爾心裡惴惴不安:難道自己看錯了劉星羽?
劉星羽不知烏馬爾這一會兒心思已經轉了這麼多彎,按照自己的思路,字斟句酌的說道:「按說,烏氏選擇的生存之道並不會給桃源帶來什麼麻煩,以如今的形勢,桃源也不會出現突然性的變故,或者猛然面臨無法抵抗的大敵壓境的局面,就是出現變故,烏氏也有足夠的迴旋餘地選擇是走是留。不過,我還是想假定這麼一種情況:如果桃源面臨大敵壓境,烏氏尚未離開。此種局面下,烏氏是選擇出賣桃源的利益以換取保全自身呢,還是與桃源團結一心共渡難關?」
烏馬爾一愣,這些話問的,可謂句句是誅心之言啊!他故意打個哈哈道:「秋風起於青萍之末,我烏家歷經這麼多代生存至今,自有一套明察時事的道理,絕不會讓自己陷入如此兩難境地的。」
劉星羽笑道:「烏家主不用緊張,我說這些話並沒有別的意思,無非是個假設。其實要我看,真的面對那樣的兩難境地,身為烏家家主,恐怕考慮更多的還是如何保全烏家。」擺手制止住烏馬爾,劉星羽繼續道:「又不是只有烏家會做這樣的選擇,面對這樣的局面,其他大家族的反應又能差到哪裡去?只不過烏氏表現的更加直白徹底一些罷了。家國家國,家還是擺國的前面。」
烏馬爾臉色一變就要開口,劉星羽再次擺了擺手制止住他道:「我又不是指責你們。那些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又哪一個不是家國天下,視著天下為一家一姓的私產。嗯,趙宋還算不錯,要與士人共治天下,歸根結底,還是把天下當成他們家的,只不過對士人們大度點,拿出自家的東西和他們分享而已。上有所好,下必行焉,這樣的制度,逐漸從根本上讓所有的人都只知有家,不知有國,人人只顧自己的小家,誰又去管國家。哼,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國若破了,家又如何能獨善其身?這樣論起來,烏氏的所做所為反而光明磊落--既然不是一國之民,便沒有國家危難時榮辱與共的義務,只要平時不違反所在國的法令就夠了。」
這下子,烏馬爾真如一頭墜進五里霧中--搞不清東南西北,不知道劉星羽到底是何用意。待聽到劉星羽言辭之間對大宋官家頗有不敬之意,烏馬爾不由得有些心慌飛快的四下掃了一眼,確信周圍無人才稍微安心,言不由衷道:「大宋官家施政仁厚,深合聖人之道,三公子之言有些誇大其詞了。」烏氏在大宋已有數代,被周圍的環境影響頗深,趙宋與士人共治天下是不假,可烏氏只是個普通商家,說話做事有很多顧忌。不像劉星羽雖然未經科考,以陳平先生的親傳弟子來說,身份也是不折不扣的士子,說話可以口無遮攔。這些話,烏馬爾就算聽了也怕惹禍上身。牛bb小說閱讀網www.bxw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