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因為貧窮所以要致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朗朗的讀書聲,在一座書院里傳出來,一間房舍里,坐著許多青衫綸巾的學子,他們正在老先生的帶領下,認認真真的讀著。
「孔聖所提出的天下大同的思想,乃是我儒家至高理想之一,當然,我輩也不應該拘泥於文字,而應該根據所處的環境,靈活的看待這個標準,所以,有誰願意來說說,自己眼中的大同該如何啊?」
老先生巡視著眼前這一群學生們,而學生們則交頭接耳,討論著自己眼中究竟應該如何大同。一時間,教室內嗡嗡聲,不絕於耳。有人面色凝重,有人侃侃而談,有人皺著眉頭,有人則昏昏欲睡。但是卻有一人,目光清明,望著窗外,若有所思。
老先生自然注意到了這個異類,老先生捋了捋鬍鬚,微微搖頭一笑。自己這個學生,很有想法,每次出言,必有高論,與眾不同。與這一群其他學子,截然不同,頗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討論,陸續有了結果,老先生隨手點了幾人,暢談理想,有人云,願耕者有其田,亦有人云,願使街上無乞丐,世間無難民。林林總總,好不熱鬧。老先生卻不是很滿意似的,於是他點名說:「武定國,你且來說說。」
「喏,」
此少年拱手而立,身形挺拔高大,大概175左右,嘴上還留有淡淡的絨毛,是個青春期的小夥子,在現代看來,也就十五六歲,國字臉,鼻直口方的。看上去像一個赳赳武夫,卻沒想到是個讀書人。
「學生愚見,天下大同,乃是建立於理想化之中,然而,人有惰性,難以成行。故而,學生的大同觀念,應該先實現小康,再而追求大同。腳踏實地,方能寧靜致遠。」
「嗯,不錯,立足實際,的確,孔聖人的大同,於當下的確是難以實現的夢想,故而我輩應該立足實際,先實現小康。好一句腳踏實地,方能寧靜致遠。答得好!」老先生頗為欣慰的點點頭。很滿意這個少年的回答。
「咚~」悠揚的鐘聲響徹天空,這是對面山上靜心庵的晚鐘聲,這也是學子們放學的信號。老先生收起書本,說:「今日就講到這裡,諸位回家之後,需寫一篇有關於大同的策論,下課吧。」
眾學子起立,拱手行禮,大聲說:「恭送先生」
武定國收拾好自己的書本,毛筆,準備回家。坐在他旁邊的唐行,對他說:「定國,今晚跟哥哥們去百花樓怎麼樣,那裡可是新來了一批歌姬,聽說是老鴇從京城教坊司里買來的官宦人家女子,我們去見識見識?」
武定國聽了,微微一笑,對唐行說「好你個採花大盜唐行,消息挺靈通啊,你就不怕婷婷姑娘知道了?」
「哎喲,這算什麼,讀書人去青樓,再正常不過了,再說了,我和婷婷目前雖有婚約,哪怕過門之後,也沒理由不讓我去啊」唐行狡辯的說。
「不去,你知道的,我得回家幫我娘做點事,而且,老是你請我,我也不好意思。等我考中秀才,有了閑錢,我請你。」武定國說。
「唉,你這傢伙,就是這麼沒意思,算了。每次叫你你就說要回家,你一個讀書人,居然連青樓都不去,我看,你乾脆去對面靜心庵裡面當個沙彌算了。」唐行一臉嫌棄的表情,多次邀請碰壁,這讓他苦惱,對自己這朋友苦行僧的性格一點辦法都沒有。
武定國自己也很苦惱,多次拒絕好友的邀請,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誰說他不想去青樓見識見識,可是一想到家裡,他就心裡一緊。告別好友,他轉身回家。
武定國的家,在縣城的西南角上,那裡是貧寒人家聚居的地方。一水的土坯磚瓦房子,如果有去過農村的,就應該見過那種泥巴牆,黑茅草屋的形象。而武定國就住在那裡。
家中只有母親、姐姐,外加一條瘦的皮包骨的雜毛狗。他們家是逃難來的,生逢亂世,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屢見不鮮。父親很早就被抽丁上了戰場,沒了音訊。又遇上兵災,母親帶著兄弟姐妹四人跟著家族逃難。不想,路上與家族走散,只好一路坎坷,來到這裡,落下了跟腳。早些年,鬧飢荒,當時大哥為了省下口糧,獨自背著母親外出闖蕩。二哥因為身子弱,一場風寒害了性命,家中只剩下姐姐和他。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當時靜心庵中的師太們,救濟災民,這一家人撿了條命,母親有一手接生的手藝,也能掙一點銀錢,姐姐在家靠著幫人縫補衣物,補貼家用。
家境貧寒若此,去年的冬天,武定國高燒,幾度昏死,醫生已經束手無力,只能靠他自己挺過來。母親和姐姐日夜守候照顧,這才好轉。卻不知,這個身體里,已經換了一個來自現代的靈魂。
推開家門,武定國看到母親正在做飯,姐姐在堂屋裡縫補衣服。他輕聲喚了聲:「娘,姐姐,我回來了。」
「四郎回來了啊,先坐下喝點水啊,飯很快就要做好了,肚子餓了吧。」母親轉過頭對武定國說。姐姐只是微笑的點點頭,然後繼續縫補衣服。
武定國放下書袋,坐在小板凳上,再次打量起這個家,低矮,採光差,透著一股子霉味。家中沒有值錢的東西,連小偷都懶得光顧。餐桌上立著一隻油燈,一個缺了口的茶壺,還磊著四個瓷碗。鍋里燉著東西,正冒著一股子香味,讓人不由得流口水,聞著,好像是肉的味道。
從現代社會來到這古代社會,自然是不適應,尤其是來到這一貧如洗的家庭,要啥啥沒有,這可苦了武定國了。剛開始的時候,坐立不安,睡不著也吃不好,把母親急得心疼,過了幾日慢慢適應,也就有了現在的生活。不得不說,古人生活條件的確是十分艱苦的。
「必須改善當下的生活,這日子過得實在是太難受了!」武定國在心裡再一次發誓。
「四郎,吃飯啦,來,今天娘在趙員外家接生,他家第三房小妾生了個大胖小子,為娘得了一貫賞錢,這胎盤是為娘拿回來的,你快喝了這湯,好好補補。」母親非常高興,今天有一單接生活計,在這個小縣城裡,母親算是有名的接生婆了,每月的工錢加上賞錢,能有三四千文,加上姐姐縫補衣物,幾百文是有的。
「娘啊,我……」
「你別說了,想都別想,你現在就只要好好地讀書,考上功名,娘就好日子到了。」
「唉?娘,我還沒說要幹啥,你幹嘛拒絕我?」
「你是娘肚子里出來的,娘還不知道你啊,你不就是想著去掙點錢嗎?你一個讀書人,可不要落得個商人一樣的市儈,為娘能養活你,所以啊,不許你去。」
「是啊,弟弟,你可別去做什麼商人,而且,去當苦力你身體又剛剛好,幹不了的。你就安心讀書就好了」姐姐這個時候也開口勸。
武定國無奈,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讓一個讀書人去掙錢,那是丟臉的事情。母親在這個方面十分強勢,姐姐也贊同,甚至有時候,他想下廚做點好吃的,都被母親給趕得遠遠的。母親沒讀過什麼書,但是君子遠庖廚這個道理她懂。
「可是,母親,姐姐她也需要嫁妝啊,咱們家就這麼下去,啥時候才能湊夠嫁妝?我記得上次王媒婆來的時候,說了幾家不錯的,就是因為嫌棄咱們家貧,沒能成啊。」
說到這裡,姐姐臉上一陣黯然,姐姐已經有十八歲了,在古代,已經是比較晚婚的年紀了。雖然武定國不贊同這麼早把姐姐嫁出去,可是架不住姐姐晚上偷偷抹眼淚。
「唉,三丫頭的事,我會想辦法的,你就不要操心了,要是你考上了秀才,我倒要看看還有誰嫌棄我們家貧,我兒子可是秀才老爺,有廩米可以拿,還有官田分,到時候有了田,有了錢,不就可以風光的把三丫頭嫁出去了?所以啊,為了你姐姐,你也得考個秀才回來。」母親說來說去,又繞回到了考秀才上面去了。
「是啊,四郎,咱們家就指望著你考上秀才了,上回王媒婆就說,那王秀才,不就是考上了廩生,莊子里很多莊戶都把田投獻到他名下,莊戶不用再交賦稅,他也得了一份抽成。家裡一下子就富裕起來了。」姐姐也是滿心希望自己弟弟考個秀才,在這裡繼續補刀。
武定國知道自己是勸不動他們了,無奈的搖了搖頭,端起碗喝湯。以前,武定國是不喝胎盤湯的,想著就有點噁心,可是來了這時代之後,三月不知肉味,捏著鼻子也就喝了。
門口的雜毛狗,聞到了肉味,搖著尾巴湊近,卻被母親一腳踢開,看著這皮包骨頭一樣的雜毛狗,武定國想起了當初,母親撿了這條狗本來準備燉了吃,可他不吃狗肉,也就勸母親不要殺狗,可是沒想到,這狗就賴在這不走了,成了他們家的看門狗。平時有吃的就喂點,沒吃的,它就自己出去找吃的,散養狀態。武定國給這狗,取名叫做小福,按照他的說法,這狗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看著小福這可憐巴巴的樣子,武定國趁母親不注意,捏了塊碎肉,偷偷放在腳邊,小福立刻會意,偷偷地來到腳邊吃肉,一點聲音都沒有。武定國喝完最後一口湯,心中暗自決定,背著母親,偷偷找一點掙錢的活,自己努力改善自己生活,勢在必行。
「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我先走上小康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