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縱向比較

第十六節 縱向比較

()有一種心是隨著人生的艱辛和苦澀而不斷泛濫,榮譽加身的那一天,尤其是這種心表現的時候――同情心。

當有人和你有著相同遭遇時,再次目睹那些或是荊棘,或是困苦,你會不住感動,施以援手。

楊秀清始終留有一顆同情心,而他所幫助的就是農民本身。眼下清軍再次圍困永安州,補給完全切斷(就算是不切斷,也沒有援助,所有的人都在永安州這一畝三分地里呢),糧草供應不足,對此,太平軍高層的應對方法就是向四周村莊征糧,執行者,楊秀清。

楊秀清的征糧隊伍有且只有兩個特點,第一,征糧速度快手段狠,很快就徵得了一年多的糧食,征糧的對象都是些富豪地主,楊秀清啥都不管,照單全收,還頗具幽默色彩的留下借票一張,估摸著手書幾個大字:上帝降臨人世間時,憑票證前往XX大廈領取手機充值卡業務。

第二個特點,軍紀嚴明,平民老百姓,堅決不強,就算是和老百姓做買賣,也要按照市價標準來支付。還時不時把征繳地主家的多餘糧食分給老百姓。如此種種,可以感嘆萬千。

有二個頗具藝術色彩的對比,其一,清軍也需要糧食,也是採取征糧的手段,相較而言,清軍就更喜歡直來直往,管你地主老百姓通通搶,臨了洒脫脫的丟下一句:這是為國家辦事。幾萬清軍除江忠源五百楚勇之外,通通干此勾當,佩服佩服。

第二個比較,或許多了一份凄涼和唏噓。七八年之後,當灰燼的余煙磨平了歲月的稜角,該是轉變的時刻了,依然是太平軍,背後的旗幟依然招展飛舞,隊伍的腳步已然不齊,叫囂著教義云云搶了老百姓的東西全然不顧,一陣哀嚎之下,太平軍早已帶著搶來的東西跑的沒影了。或許,那支隊伍已經不在熟悉,那為首的將領也換成了更加俊朗英才的後來人,只是,沒有隻是。

就現在而言,楊秀清的所作所為,可以讓每一個人感到敬佩。藉此,他收繳的糧草值得太平軍從永安走之時依然沒有用完,民心所向,可見一斑。

糧食有了,似乎依然還有其它的缺失,也是最重要的兩項――鹽和軍火。前者收穫有限,很難從周圍村莊征繳;後者也不是能征了的。

其實,根本不用擔心,清軍前有周天爵,後有塞尚阿和烏蘭泰,具是有點鬼點子的人,而太平軍不同,基本每個人都具備了出鬼主意的素質。

面對缺鹽窘境,一個小吏建議:永安州原本有存放官鹽的倉庫,長期儲存,難免沾上點鹽,我們可以把牆皮還有地板上的泥土刮下來用開水煮沸提取。

可以說,這個建議是比較靠譜和對頭的,雖然使用二手鹽,但料想也不會產生什麼副作用。

以下,還有不靠譜的,比如,刮舊牆皮熬煮提煉硝石,打磨鵝卵石當炮彈,最匪夷所思的是把馬血、狗糞、烈酒放一起燒制硫磺……

普遍,清軍和太平軍的科技含量都不怎麼高,大老粗要不得,堅決混個文憑才辦事啊!

要是靠這些自製裝備,估計是打不贏清軍的,甚至有可能會被誤傷。也不然,因為太平軍還有渠道搞到軍火。

繼紫荊山與東勇的友好合作之後,慕名而來的商業夥伴不斷增加,潮勇、虎勇和貴勇也加入到了公平交易的生意中。時不時倒個小軍火,偶爾也賣點鹽過去,一來二往,就發家致富了,陸續加入生意場的還有張釗手下士兵,本就是老相識,有了生意的紐帶合作更加密切了。越演越練到達最後,走私軍火已經成為清營中公開的秘密了。

塞尚阿重掌帥印后,決心鐵腕治軍,殺了幾個帶頭的,遣散了幾個鐵杆,卻發現絲毫沒有功效,為了有錢才當兵的清軍在更快捷的掙錢途徑下已經一去不復返……

後來太平軍拉人,幾個生意上的朋友決心投奔,問塞尚阿要了遣散費,紛紛投奔太平軍,塞尚阿無法,只得遣散了潮勇。

最後的最後,氣急敗壞的塞尚阿暈倒了,經過診斷,患了腦膜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走過太平天國的那段日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走過太平天國的那段日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六節 縱向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