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周虎
周虎是一個有野心的年輕人,雖然他喊出了為周國復國的口號,但這個口號只不過是一個爭取人心的手段,他並沒有把這個口號當回事。
口號喊喊就可以了,他並沒有想讓周國王室復辟的想法。
他希望以復國為借口,壯大自己,割據一方,甚至,自己成為周國新王。
周王交給他的部隊讓他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獲取了參與者的資格。
在周王委派的任務中,周虎的征戰目標是柔蘭人的叛軍。
叛亂沒能平息,周國卻已經淪陷。
這支平叛的部隊和叛軍聯合。
周虎和呂哲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分歧,雙方難以達成共識。
然而,面對漢軍與河內軍的軍事壓力,兩人擱置了爭議,攜手在一起。
柔蘭人需要周軍的兵力,周軍同樣需要柔蘭人的支持。
周虎的軍事才能並不突出,不論對手是漢軍還是與河內軍,周虎統帥的聯軍總是輸多勝少,即使偶爾獲得小勝,卻也不能擴大戰果。
周虎在作戰中不斷成長,提升自己的能力。
戰爭是最好的老師,名將在成為名將之前,也會遭受數不清的失敗。
只要經歷的敗仗足夠多,即使再愚蠢的人,能力也會提高,當然,前提是能夠從這些失敗中活下來。
周虎的運氣不錯,聯軍不斷打敗仗,但是周虎的實力始終沒有受到重創。
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不僅僅是周虎,周虎麾下的很多將領同樣在戰鬥中成長。
劉翼與周虎在三川郡和柔蘭郡的邊境反覆進行拉鋸,雙方都被戰爭牽扯了人力物力,因為兩方實力相差不多,互相都沒能取得決定性優勢。
最先決定抽身而退的,是劉翼。
這名漢軍的安西將軍自從到了周地之後,就無視漢王的凋令,坐視漢地的內亂。
或許在劉翼的估計中,漢地局勢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穩定,這段時間足以讓他擴大對周地的影響力。
聲勢浩大的柳鴻遠被新崛起的河內軍一再擊退,河內軍的主力北上與柳鴻遠決戰。
這位試圖割據周地的安西將軍在最後時刻沒有經受得起誘惑,他試圖帶領部隊進入漢地撿便宜,甚至希望複製河內軍的成功經驗。
劉翼傾巢而出,為了保證北方戰場的穩定,甚至主動和周虎求和。
周虎答應了劉翼的要求,他並不打算放過劉翼,他的目標是恢復整個周國的版圖,為了達成目的,他勢必會與周虎作戰。
然而,周虎的目標是三川郡,此時三川郡的守將是魏振國,魏振國被劉翼宣布為叛將,此時的周虎與劉翼沒有直接衝突。
與劉翼保持和平,不僅可以保證聯軍攻略三川郡的順利,還可以保證減少敵人的數量。
周虎不會被一紙協議約束住自己,一旦失態發生變化,周虎隨時都會撕毀協議。
對他來說,利益比虛名更重要。
在聯軍南下的初期,攻勢確實非常順利,大量三川郡的村莊和城鎮望風而降。
周虎本以為可以一鼓作氣攻下昌宜城,但他還是失算了。
與他對陣的河內軍主將是魏振國,一個比他戰鬥經驗更豐富的將領。
由於兵力不足,魏振國放棄了外圍據點,退守昌宜城。
昌宜城並不是一座孤城,魏振國了解這座城市,甚至清楚城中的城防設施。
除了城防堅固之外,昌宜城的水運同樣發達。
昌宜城靠近衡水,水運發達,僅僅依靠圍困是圍不死的,但是,強攻策略同樣無法取得突破。
周虎發動了多次進攻都被打退,最終,周虎只能選擇在圍困昌宜城的同時,派出部隊奪取郡中其他村莊和城鎮。
周虎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源堯郡中,對於周國的其知道武川郡戰場的他戰局沒有做足偵查工作,沒能第一時間局勢。
周虎的格局不足以爭奪天下,他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中牽扯了太多精力。
分略鄉野的周兵不僅帶回了大量糧草,還招募了一批援軍。
就連昌宜城的圍困行動也有了起色。
一名自稱受到昌宜城東門守將指派投降的使者趁著夜色來到了聯軍大營,向周虎請降。
河內軍還沒有到必敗的局勢,周虎對使者投降的誠意產生了質疑,一度恐嚇要殺死這名使者。
使者卻不僅不害怕,還嘲笑周虎膽小,不能容人。
周虎還不至於被一名使者激怒,但是他假裝大怒。
從使者的話語中挑出了幾個自認的漏洞,進行反問。
使者不僅把所有的質疑全部駁回,而且在回話的最後擺出了低姿態。
正是使者的這個態度打動了周虎,兩方約定了投降日期之後,各自回城。
周虎是一個智商正常的成年人,非但不會中使者的激將法,而且不會被使者的言辭打動。
之所以認可了使者的投降請求,是因為他覺得即使河內軍採用了詐降計策,同樣不會對聯軍造成威脅。
只要自己在河內軍開城投降的過程中保持警惕,部署好防禦,哪怕河內軍設下了陰謀詭計,他同樣無所畏懼,相反,他可以趁機趁亂奪門。
正因為周虎自認為準備充分,才敢在得到使者信號之後兵臨昌宜城下。
城門準時的開門,投降的部隊卻沒有立即出城,周虎正準備組織部隊強攻城門,聯軍的後方響起了喊殺聲,大量敵軍從身後殺到。
周虎防備了城中的敵人,卻疏忽了身後敵襲的可能,因此,無法及時組織將士布防。
廝殺聲響起的同時,昌宜城的城頭點起火把,大量火箭從城頭上傾斜而下,箭雨對城下的聯軍進行覆蓋式的打擊。
昌宜城的城門中衝出了大批士兵,這些將士朝著聯軍殺了出來。
在河內軍的前後夾擊之下,聯軍大敗,周虎組織參軍開始北撤。
在北撤的路上,周虎再度遭受河內軍的尾追和堵截。
本應該最熟悉周地的聯軍被河內軍打的措手不及,不斷落荒而逃。
最終周軍被趕上了東嶺山,被河內軍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