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封妃爭議
一覺醒來,東方紅遍天,太陽剛跳出地平線,雲朵彌散四周,似乎還沒睡醒,耀眼的光線穿過縫隙照射在廣褒的大地,和這座重重院落的皇城之內。
許是城牆高聳,戒備森嚴的關係,光線照到這裡總感覺缺少了幾分熱度,多了幾分蒼白。
蕭北淵是上朝這些文官武將里話最少,臉最冷的,往往一個眼神便讓周圍的溫度驟然下降,就像此時,他明明平靜地盯著滄海皇,滄海皇的內心卻忐忑不安。
敢盯著滄海皇看,蕭北淵絕對是滄海國第一人。滄海皇覺著那雙洞悉一切的眼睛,讓他不受控制地產生了一絲緊張。
這種感覺在他登基以來便不曾體味,面對眼前與平時略有不同的北淵王,他的帝王的威嚴和凜然不可侵的皇權,一點不起作用。
底下嘩然一片,皆因滄海皇適才那番冊封皇貴妃的話。
若是一個普通嬪妃,斷然不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皇貴妃抵同副后,歷朝歷代冊立皇貴妃都是在皇后懸空的情況下,這是不成文的慣例。
眼下滄海皇毫無徵兆地要打破慣例,讓一個前幾日還是太子妃的女人登上皇貴妃的位置,這要多荒誕有多荒誕,要多不敢置信就有多不敢置信。
退一萬步講,冊立皇貴妃也不是不可,但家世學識人品總要說得過去吧。
「皇上,請恕老臣無禮,顧氏無德不賢,品性不堪大任,還請皇上收回成命。」老臣太子太傅凜然稟奏,滿朝文武雅雀無聲,卻不乏點頭讚許之舉止。
蕭北淵早收回目光,視線壓低,沿著眼前莊嚴的帝王寶座,那是皇權的象徵,代表著絕對的統治與順從,帶著著不容反抗。然而這一切與朝堂上成片的反對之聲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靜靜地聽著眾人言辭切切,句句請滄海皇三思。不用想都知道,這些或中肯、或附和之詞根本就是隔靴搔癢。
「還有誰反對?」皇帝的威嚴還在,一怒血流成河,終於嚇退了大部分膽小之人,只有幾個重量級人物目露堅毅之色。
蕭北淵的態度堪稱風向標,能左右很多人的意見。滄海皇看向他的視線出奇地透出一份請求。
他不露痕迹地避開,緩緩說道:「皇上,顧雅蘭乃太子的正妃。皇貴妃是要昭告天下,頒布冊封文書的。即使臣與同僚贊同,那皇上要怎麼解釋顧雅蘭的身份?」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似乎在想後面的話還要不要說。看到滄海皇一臉堅決時,下面的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史無前例地猛烈地拍打在眾人心裡。
「皇上搶來太子,宮中嬪妃的傳言一旦流傳出去,要怎樣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皇上您想過嗎?」
慣常的手法滄海皇早想好了,「身份不是問題。」
是嗎,那是相對別人來說的。
「搶來兒媳冊封為皇貴妃,這和馬嵬坡賜死嬪妃那位沒有一點區別,皇室將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蕭北淵一句緊似一句地逼問,讓滄海皇額頭微微見汗。
誰都承認,這番話極為中肯,或許不好聽,但無疑是實話。
「夠了!」滄海皇平復一下,再次厲聲道:「蕭北淵,別忘了你的身份!」朝堂上響徹滄海皇的咆哮,滿朝官員噤若寒蟬,許儒成狀似無意地撩了眼並無懼色的蕭北淵,大感心安。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聚集到一處形成一個很奇怪的群體,有時明知存有偏頗卻堅持到底,有時又極容易放棄。統一的行為完全沒經過商量和排練,那麼自然而然,好像上演過成百上千次。
蕭北淵沒去看身後那些大小官員,忍著心下湧起的一股膩歪,強行壓制著,淡淡地反問:「皇上,臣可有詆毀事實?可有污衊之詞?可有不實之處?」
一連三句反問,瞬時將暴怒的滄海皇逼到瀕臨大爆發的邊緣,許儒成見此,跨前一步,不慌不忙地深施一禮,拱手說道:「皇上,容臣說兩句。」
氣氛劍拔弩張,正需有人出來緩解,許儒成正好讓所有人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
滄海皇哼了一聲,算是允許他說話。他又朝蕭北淵一抱拳,客氣道:「北淵王忠心耿耿,實乃諸位楷模。但事有起因,也有不同,決不能與前人相提並論……」
言辭委婉懇切,皆聽出是在提醒蕭北淵,然而,後面話鋒一轉,「但是,古今以來,冊封有爭議的皇貴妃,實在難平朝臣拳拳之心,所以臣有個折中的辦法。」
不等許儒成問,滄海皇急急道:「趕緊著說!」
明顯,滄海皇明知蕭北淵態度堅決,也在尋求兩人之間的平衡。
「皇貴妃之位,祖制嚴格,且百姓也頗為關切,若是貴妃,就沒有這麼多的顧忌。況且,貴妃之位也只低於皇后,既能顯出皇上的心意,也能堵住悠悠眾口,何樂而不為?」
許儒成一番話娓娓道來,滄海皇和緩下來,朝臣們都感覺皇上應該改變主意了。然而,滄海皇剛鬆懈下來,心底驟然一陣疼痛,像被某種難過、歉疚之意緊緊地揪住了心神,那無邊的心疼之意如黃河般泛濫開來。
「不行!難道朕的話已經沒有人聽了嗎!」這話實在太重了。忤逆皇帝等同謀逆,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絕對不是兒戲。
一時間偌大的朝堂之上鴉雀無聲。蕭北淵和許儒成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讀出不解。
適才,滄海皇明明已經贊同,只差一句話的事。為什麼突然改變心意,而且眼中充滿痛苦和內疚,對就是內疚,蕭北淵自任不會看錯。
不用猜了,顯然是體內的蠱毒發作!
明九歌給其普及過,皇上體內的蠱,類似情花,只要稍微動情,隨時發揮作用,屆時縱是鐵石心腸,也會被情所困,為情所累。
這時,蕭北淵有些同情。古語說最是無情帝王家,現今體味一下動情的滋味,未嘗不是一樁好事。
早朝到底還是沒爭出個結論,最後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