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朝堂上的震動

第八十一章 朝堂上的震動

在鐵檻城的十八街有一處碩大的建築群,它與儲備兵衙門隔街相望,這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孫家府邸。

此刻孫氏家主孫建樹就斜躺在竹椅上,老人直愣愣的望著院子里一顆高大的銀杏出神,而銀杏樹上正有一隻知了在咿咿呀呀叫個不停。

竹椅旁邊是兩個穿著青衫羅裙的丫鬟在輕輕晃動著搖扇為他扇風,一個相貌英俊大概而立之年的男子恭恭敬敬的站在一側等著他的決定。

已過花甲、身材略顯臃腫的孫建樹坐直了許久未動的身子伸了個懶腰。

「這事別人是否知道?」孫建樹用沙啞的嗓音問。

「呂不為談事的時候就我和庄師爺在場,」身穿靛青色長衫的男子恭敬回答。「庄師爺的意思也是讓孩兒徵求父親的意見。」

「這不是小事,」孫建樹用指甲敲擊著竹椅的扶手喃喃道:「冠宇你要明白,他們要乾的事絕不只是向軍中和其餘三大家族安插下幾枚釘子那麼簡單,那呂不為的用意其實很明確,就是要在北漠軍中布下眼線,好讓京城那位能夠掌握元帥的一舉一動。」

「這個孩兒自然明白,」孫冠宇回答:「京城那位自然是要盯緊大皇子的,生怕咱們的王有一天就會帶上北漠軍去京城搶他的寶座,所以才在咱們這裡布下眼線以防不測。」

「叫元帥大人!」孫建樹用手掌輕輕的擊打了一下扶手微微抬頭看著自己的兒子,「什麼不測?莫非太子殿下還擔心元帥會垂涎他那鳥皇位不成?北漠軍去搶京城的皇位,那麼這錦國北方的大好江山誰來鎮守?哼!小人之心度君之腹,元帥大人很忙、北漠軍很忙、沒工夫和這些京城的人玩居心叵測。」

「是父親大人,」孫冠宇小心翼翼的回答:「我們的元帥大人自然不削於去搶那什麼皇位的,呂不為的話也說得算是透徹,也就是在軍中和其餘三家安排下咱們的人,如無意外這些人就只是家丁、雜役和兵卒,為此他們倒是付出了不少的價錢。」

「別提錢,」孫建樹揉了揉太陽穴,「提錢我頭就疼,咱們家從來就不缺什麼錢財。」

「一本官冊、一些珠寶和一份承諾。」

「唔?什麼意思?」孫建樹挑起一邊眉毛看著自己這個獨子。

「京城的那位的意思是珠寶是給咱們的見面禮,官冊是咱們可以在京城裡調動的官員名單,而那份承諾就是父親大人倘若答應了此事,那麼從他登基的那一天起您便是太守,而魯大人就讓他去追隨元帥大人好了。」

「你怎麼想的?「眼看自己的兒子面有難色孫建樹又補充道:」別顧忌直說無妨。」

「我們不妨答應他,」孫冠宇道:「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況且即便是咱們不答應他,保不准他還要找其它三家……」

孫建樹嗤笑一聲,「他的人可能已經在去金、白、歐陽家路上了,這叫幾管齊下,能夠將四個家族與元帥剝離開來最好——你繼續。」

「倘若我們直接拒絕了他,萬一哪天元帥……那麼我們必定會成為眾矢之的,那金、白、歐陽家絕對是會火上澆油的。」

「但倘若元帥大人發現了我們暗中在和太子爺交往怎麼辦?」孫建樹問。

「元帥大人何等度量?」青衫男子走到孫建樹的身後拿過丫鬟手中的搖扇親自給自己的父親扇風,「絕對會考慮到咱們家的處境的,再說了孩兒就不信其它三家就無動於衷,倘若以後事情敗露,元帥大人就算開刀也不會首先拿提供軍需的孫家開刀。」

「你這句『元帥大人何等度量』用的妙,咱們寧可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孫建樹從竹椅上站了起來雙手負后在院子里緩緩踱步,孫冠宇就跟在他身後恭敬的等待著父親的決定。

「先將他們的人安排在儲備軍衙門,可參與軍需物資運送和分發一事,其它地方咱們管不著也不會管,至於這些人是用於給京城那位傳遞消息,還是給元帥大人砍頭以表忠心,就要看將來太子爺和元帥大人孰強孰弱咯!」

「是!父親大人,孩兒這就去辦。」青衫男子躬身離開。

******

金鑾殿上,頭戴黃金天子冠、身穿五爪金龍袍的錦輝帝高坐龍椅,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正眯眼看著下面噤若寒蟬的文武百官。

李啟尚已回宮兩日,這兩日以來他白天在養心殿召見文武大臣,夜晚又在御書房批閱奏章,睡眠本身就少得可憐,就莫要談去後宮寵幸嬪妃了,最清閑的一次便是昨日午後和皇后在御花園散步順便聊聊家常,然後又一頭扎進御書房繼續處理他的國家大事。

所謂國家大事目前有三件:其一、讓禮部廢除太一教道門正宗設立御劍宗為劍道宗選址中嶽太王山一事;其二、要任免、調動、一些官員解決朝廷的黨爭問題和新老交替一事;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錦國要出兵西征洛汗國。』

已有花甲之年的丞相田玉春緩步走出文臣隊列,老丞相手執芴板彎腰低頭朗聲道:「啟稟皇上!老臣認為官吏任免、調動事關朝廷根基,需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尤其是朝廷要職部門更要慎之又慎,陳大人名冊上提及的官吏臣也看過,有些人尚需考察,老臣斗膽建議可在今年科舉將冒險者也納入其中。」

他這最後一句話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文武大臣無不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眾愛卿可有什麼要說的么?」錦輝帝恰到好處的問道。

「皇上!」禮部尚書董懷急忙走出隊列高聲道:「啟稟皇上,微臣認為田大人前面之言句句在理,但讓冒險者參加科舉一事頗有不妥。」

「喔?有何不妥?董愛卿但說無妨。」

「冒險者有大本事不假,就是微臣深居京都也常聞冒險者有諸多出彩之事,就像先前的文武大會,最終奪魁的不也是一個冒險者么?但、本事再大首先得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那冒險者居無定所來去無蹤、又枉顧我大錦的律法拉幫結派干出傷天害命之事亦不在少數,倘若某一天讓這樣的人進入朝堂當職,那豈不是危害了整個國家?到那一天你管理六部的田大人又如何處?」

他這番話得到了很多同僚的贊同,有人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有人說『咱們國家還是自己來人來管理得好』有人說『田大人忠君愛國無可厚非,但此建議實乃欠妥』錦輝帝就這樣輕飄飄的看著他們議論紛紛,也不發表任何意見。

「哼!何為異類?」田玉春冷哼一聲,「爾等生來就會做人了么?爾等生來就懂法了么?還是爾等生來就會做官懂得上報君主下愛百姓了?我看未必,所謂為人之道、為臣之道、教化禮儀皆是後天所學而成,那冒險者中枉顧律法將世道看著兒戲的人自然是很多,但我們枉顧律法欺壓百姓的官吏也不少;冒險者中有大仁大義之人;我們之中同樣有忠君愛國之輩,為何都是人但有好壞之分呢?皆因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遇到的遭遇不同、所受到的教化不同罷了。要知道身在我大錦就是我大錦的子民,就該享有我大錦百姓擁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不管是冒險者還是我們,有志之士朝廷皆可用之,大惡之徒朝廷亦可除之,豈可因他們是所謂『冒險者』三字而將其定位於異族拒之門外?」

「莫非丞相大人忘了葫蘆峽事件有誰參與了?」頭戴卷纓冠的兵部尚書面帶譏諷皮笑肉不笑道。

「韓光平你放肆!」田玉春指著這個一直與自己政見不和的兵部尚書喝道:「朝堂之上豈可信口雌黃?」

他這話過了,朝堂之上確實不能輕言皇帝遇刺之事。

「看來這個莽夫也會煽風點火了。」李啟尚暗罵后不得不出來打圓場,錦輝帝抬起手掌往下壓了壓,「說起冒險者、朕在南巡的時候倒是遇上了一個,那是一個和一般朕高還有幾分相似的中年漢子,此人做事乾脆利落不卑不亢是個帶兵打仗的材料,朕甚是歡喜因此私下已賜龍紋鎧冊封為『龍行將軍』了,有朝一日若此人步入朝堂議事,朕希望諸位愛卿不要拿他當異類看待才是。」

皇帝如此一說就等於是認可了田丞相的建議,其餘的人作為臣子還能幹什麼?雖然有對錦輝帝將一個冒險者任命為『龍行將軍』有所不解、擔憂、甚至是不滿,但誰又敢有任何異議呢?於是滿朝文武大喊『皇上英明,臣謹遵聖諭』。

「現在是什麼時辰了?」李啟尚側身對站在龍椅旁邊手抱拂塵的安老公問道。

「回稟皇上現在已是辰時。」御前總管太監用尖銳的嗓音回答。

錦輝帝點了點頭,「你下去叫人準備一下吧!」他說。

「是皇上!」安老公躬著身子從側門離開了金鑾殿。

眾朝臣不知道錦輝帝此舉何意只能躬身站著靜候下文。

「諸位臣工,有關於我大錦西征洛汗;冊封御劍宗為劍道正宗二事朕意已決,相關各部下去商議如何執行再向朕稟明;有關官吏的任免、調配可以後再議。時候不早了,此刻便是已經到民間百姓們吃早飯的時候,朕考慮到諸位臣工都還餓著肚皮議事不易,特讓御膳房做了一頓早餐邀請諸位愛卿共同用膳。」

「謝皇上隆恩!皇上體恤臣民之心古今罕有。」

錦輝帝擺擺手讓眾朝臣起身。

這時候外面有七八個小太監手端木托盤,托盤上面擺有瓷碗和竹筷,每個碗里皆裝有大半碗灰色的米粥,在皇帝的示意下小太監們又將米粥分別發放給每一位大臣。

「諸位臣工,」李啟尚接過安老公遞過來的一碗米粥看了看,「朕此次南巡的時候路過某郡的一個鎮,這碗小米粥啊!成為了當地百姓們過年才能享用的美食來咱們一起喝光它。」

錦輝帝拿起竹筷唏哩呼嚕的就開始對著碗喝了起來,瓷碗沒有擋住他越皺越緊的眉頭。

「陛下!」只有安老公在心痛的喊!「您別吃了。」

這是一碗什麼樣的粥呢?裡面摻有黑色的泥沙和爛菜葉子,有的大臣們吃著吃著就開始作嘔,然後又不得不使盡往下咽。

「陛下!龍體要緊!」田玉春率先喝完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滿臉淚痕,他苦苦哀求,「陛下您別吃了!」

剩下吃過粥的太子和大臣一律跟著跪在朝廷之上苦苦哀求。

李啟尚將碗中的小米粥喝得一乾二淨,手掌輕輕的托著瓷碗看著跪在地上的群臣。

「諸位臣工還知道心痛朕的身子啊?」他嗤笑一聲,「那麼我來問你們,這麼一碗摻雜有石子、爛菜葉、老鼠屎的小米粥為何百姓們吃得朕吃不得?為何它居然會成為百姓們逢年過節才會出現在桌上的佳肴,到了你們手中反而倒成了難以下咽的垃圾了?」他緩緩的從龍椅上站起身延著金色的台階走到了群臣的面前,「為何我大錦歷經百年圖治,又是開鑿運河、又是修繕河堤、又是興修水利、又是減少賦稅、到頭來我的百姓們吃的儘是這種東西?去你媽的一代明君!去你媽的太平盛世!」中年漢子龍顏大怒罵著粗口狠狠的將瓷碗摔在地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眾朝臣現在趴在地上哀求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是天災嗎啊?」他走在了戶部尚書的面前問后又自己回答:「不是!不是啊!這是人禍!人禍你們知道嗎?就是那種在朕的面裝得兩袖清風的人,那種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卻是貪污受賄欺壓百姓之徒——來人啊!將宜良郡郡守帶上殿來。」

一個早已褪去官袍身穿囚衣、嚇得瑟瑟發抖的老者被御林軍押著像提雞仔一般來到了大殿之上。

「這位張大人就是一郡的父母官,諸位臣工你們請看看他現在的樣子。」錦輝帝深呼吸了兩口壓了壓心中的怒氣,「諸位臣工一定覺得他現在的樣子無比可憐和凄慘吧!那是你們沒有見過以前的張大人,他可是一郡百姓談之變色的地方酷吏威風得很啦!然後你們猜張大人是如何對朕的?」

他頓了頓,所有的人沒有任何一人敢接李啟尚的話。

「咱們的張大人帶著郡縣官吏跑了整整三百里接駕,所有官吏都身穿舊官服張大人更是換上了打有補丁的官袍——張大人是錦國朝廷窮得連衣服都給你發不起了么?」

中年漢子微躬著身子冷眼看著這個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老者。

「臣有罪!臣有罪!望陛下開恩!」這個老者在迷迷糊糊的回答。

「朕走過這個郡的時候,所有的百姓都穿著嶄新的衣服交口稱讚這個張大人的好,都在對朕和錦國朝廷歌功頌德,然後呢?然後一個你們認為是異類的冒險者跑來對朕說,皇上不是這樣的、你看到的全是假的,他帶著朕去了一個張大人還未來得及安排的村子,朕才吃了一碗這種香飄飄的小米粥,朕的臉在紅心在滴血——哎!將一干人等砍了吧!朕親自審理的也不必過刑部大堂了。」

這時候那身穿囚衣的老者才如夢方醒,立馬大喊:「臣冤枉!臣冤枉!皇上饒命啊!」

錦輝帝揮了揮手,御林軍駕著那人就往殿外拖。

「朕知道你們之中有些人比這個張大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些人領著朝廷的俸祿懶政、庸政、辦起公事無精打采,對斗蛐蛐兒、逛窯子、養小妾倒是無比熱心。」錦輝帝走到了禮部侍郎的面前,「我說的對吧王大人。」

這個肥胖的禮部侍郎嚇得直哆嗦:「臣有罪!臣有罪!」

李啟尚沒有管他,只是一邊說一邊從文武大臣中央走過。「有些人來回奔波於各部,揣摩上司的心思投其所好送了不少的禮,我沒講錯吧李大人。」

好嘛!又一個身居高位的官吏趴在地上瑟瑟發抖了。

「也有那打探消息回報主子,連朕到了哪裡、幾時吃飯、幾時入寢都一清二楚,」皇帝開始往回走,只是在路過太子李嘉德的時候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然後走到了抬價之上。「朕就不一一說明了,你們捫心自問在這大殿之上自己是不是乾乾淨淨?以往的聖賢書籍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啊?當初的黎朝才過去多少年?如何滅國的?忘了啊!那昏君和姦臣可都在墳墓里看著你們啊!」

大臣們滿臉淚水,有些大臣甚至是哭出了聲。

「當初我們都是一群苦讀聖賢書籍的悠悠學子,哪個又沒有一顆著有上報國家、下報黎民百姓的心,為何到了如今卻一心想著為己升官發財黑頭了良心。」田雲清一邊流淚一邊哭訴。

「都起來吧!」皇帝發完了怒似乎顯得有點疲憊緩緩的坐回龍椅,「朕今天不打算治你們的罪,並不是朕不知道你們幹了些什麼,只是想給你們和自己一個機會,改正吧!聖賢書上也說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要等到朕怕的那一天,怕一刀下去這整個朝堂之上就只有朕一個孤家寡人了。」

大臣們又開始痛心疾首的檢討自己,一個個身居官袍的大人滿臉淚水、愧疚、傷感之色流露於臉上,賭咒發誓不做犯那對不起國家和百姓的事,不讓自己的陛下傷心。

錦輝帝只是雙手扶著龍椅的扶手斜靠著身子,一宿沒睡、這個已經半百的君王有點疲憊的望著自己的臣子們。

「朕點剛才到名字之人按律法辦理——諸位臣工都散了吧!」

御前太監安老公高喊一聲退朝,大臣們口中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歲歲』跪拜完君臣之禮便退出了金鑾殿。

*******

太子李嘉德緩步走出金鑾殿,他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這次父皇回來好像對他冷漠了,尤其是剛剛在大殿上看自己的眼神太複雜了。他本想出城迎接父皇回宮,但得到旨意是所有人等各司其職不用出城接駕,他本想去宮中向父皇請安卻被太監阻攔,說是陛下國事繁忙暫時不見。

而今天、手握拂塵的安老公卻攔下了正在丹陛御道上拾級而下的太子爺。

「太子殿下留步!」白皙肥胖面上如同摸了脂粉的安老公微笑著說,「陛下有旨請殿下前往御書房。」

這個身穿四爪袞龍袍的年輕人感覺心裡咯噔了一下,原本惴惴不安的他更加惴惴不安了。

「有勞安公公了!」李嘉德開啟薄嘴唇禮貌一笑,「本宮這就前去。」

「殿下哪裡話,這是奴才的分內之事。」安公公側身躬著身子讓太子先行,「咱們走吧!莫讓陛下久等了。」

二人一前一後的走到了御書房,太子李嘉德垮檻而入安老公就站在門外。

在滿壁都是藏書的御書房裡屋,錦輝帝就那樣將一個枕頭墊在腰下斜靠在龍榻上翻閱奏章,龍榻上已經放了滿厚厚的一疊奏章。香爐中的檀香在若有若無的冒著紫煙,四個少年太監木頭一樣的站在屋內的兩側。

「兒臣拜見父皇,祝父皇龍體安康!」李嘉德跪地叩拜。

「哼!」錦輝帝頭也不抬還是盯著奏章看,「安康得起來么?錦輝二十五年,太子殿下邀兵部侍郎踏春賞景。」他講奏章丟給李嘉德又開始翻閱下一本奏章。

「錦輝二十七年,太子殿下為翰林大學士賀壽,又是你的。」錦輝帝又拋了一本奏章給李嘉德。

「錦輝二十八年,太子殿下踏足刑部親自過問一樁濫用職權之案,還是你的。」這下李啟尚乾脆將奏章砸在自己兒子的腦門兒之上。

「錦輝三十二年,哦!也就是朕南巡期間,你李嘉德出現在大鏡湖畔與江湖豪傑、文人士子把酒言歡,都是你的,」錦輝帝突然大怒將一堆奏章統統掃向了李嘉德。「這些統統都是彈劾你的奏章!」

「父皇明鑒!」跪在地上的太子爺趕緊將散落一地的奏章一本本撿起來疊放好,「兒臣冤枉啊!」他大喊。

錦輝帝被自己這個事實擺在面前還是不認錯的兒子氣笑了。

「誰給你的膽子?」他躬身用狹長的眼眸盯著跪在地上的兒子,「是不是那金鑾殿上的椅子給你的?」

「兒臣不敢?」李嘉德心中不服,但嘴上確實唯唯諾諾。

「你敢的,有什麼事是堂堂太子不敢做的呢?」錦輝帝站起身將手負在身後,「德兒你就如此心急?生怕父皇就此出了意外回不來好早日做打算么?但你可曾想過自己羽翼未豐么?你做這些事讓父皇覺得可氣又可笑,你現在還根本沒有能力駕馭百官,還挖空心思和別人結交。你覺得自己能拉攏一幫官吏勢力為自己撐腰,想過沒有,有一天正是這幫官吏勢力將你拖進萬丈深淵,你覺得他們與你交往就是巴結你太子、巴結你李嘉德、巴結你這個將要爬上皇位的未來天子,但他們怎麼想的呢?你可知道?」

李嘉德抬頭望著自己的父親嘟了嘟嘴巴想要回答卻說不出話。

錦輝帝這才稍稍安心,認為這還是自己的兒子,那個會頂嘴有點倔強的小孩子。

「朕告訴你,這些人只是再利用你的身份為他們自己謀利;利用你鞏固他們自己的勢力;將你這個太子殿下拉入他們的黨爭之中,有一天當他們事情敗露朕要他們項上人頭的時候,就會掂量掂量該不該先砍了自己的兒子,你明白嗎?」

李嘉德裝模作樣的長大了嘴巴,其實他什麼都明白,他很明白一個人手中只要擁有真正的權利就誰也不怕了。

「朕在南巡之前曾親自交代過你,對朝政有什麼不懂之事便去向田丞相請教,他一定會幫你。你呢?將如此難得的學習機會統統拋在腦後,一門心思的去想著籠絡官吏、結交江湖勢力,你是不是覺得田大人老了、沒用了,將來也會隨著父皇而去?」

「不是的、不是這樣的,兒臣斷然沒有這等心思,兒臣只是擔心……擔心…..」

「擔心什麼?」李啟尚問。

「兒臣冒死也要說了,」李嘉德似乎鼓起了極大的勇氣道:「此次父皇南巡在葫蘆峽就遇行刺之人,兒臣當時心急如焚便要前來護駕,後來在田丞相的勸阻下才沒有離開京城。據說那行刺的人還是太王山的一個女道士,哼!別以為我不知道她是誰的人。」

「喔?誰的人你倒是說說。」錦輝帝挑眉看著他。

「皇兄的,」李嘉德義憤填膺的說,「具了解這道士曾經遊歷過北漠,她怎麼會無緣無故的前來行刺父皇?兒臣就想不通了,這皇位就那麼重要?值得他李嘉貞千里迢迢的派人來刺殺父皇連起碼的父子之情都不顧及了?若是這樣這個太子兒臣不想當,這個皇位皇兄拿去好了,反正父皇也有不在的那麼一天,到時候誰來保護我?與其讓大哥來搶還不如直接給他。」

他這後面這話算是胡鬧了,這哪裡是一個儲君該說的話?不過這就是太子的聰明之處,在錦輝帝面前他總是將自己裝得如同一個有點小脾氣的孩子,但大事上又是能讓父皇放心的青年。只是他哪裡知道自己剛才所說的這些話已經讓李啟尚的心沉入了谷底。

「他哪裡是一個在耍小性子的皇子?」錦輝帝心中悲苦不已,「這地上跪著的分明就是一頭玩弄心思、栽贓嫁禍的小狐狸。」

「德兒、朕來問你一定要如實回答,」李嘉德又重新坐回龍榻加強語氣道:「這麼說吧!如果你平生只說一句真話,朕就希望是這一句——葫蘆峽弒君一事你參沒參與?」

「兒臣沒有!」這一句晴天霹靂差點讓李嘉德自己站了起來他驚恐萬分的說:「父皇,兒臣怎麼可能做那大逆不道之事?兒臣需要父皇的庇護,你有什麼不測對兒臣來說是百害而無利的,只有那遠在北方的皇兄才會做這禽獸不如之事,他是皇家長子、對沒有被選繼承皇位耿耿於懷,刺殺了父皇他就可以率軍南下來搶這個皇位了。」

錦輝帝很想甩手就給這個跪在地上的逆子一耳光,以前他可能會做但今天他沒有,他只是喃喃的說道:「朕知道了,沒有參與最好你跪安吧!」

李嘉德帶著更加不安的心離開了御書房,剛剛回到太子府就有太監帶著皇帝口諭抵達了太子府。

「奉陛下口諭,從即日起太子李嘉德禁足太子府,沒有朕親口允許太子及其家眷不得擅自離開府邸。」

太監念完錦輝帝的口諭就轉身離去,率領太子妃、小公主和一干人等跪在地上接完口諭的李嘉德一屁股坐在地上,他聽見太子妃在抽泣、有人在小聲埋怨,他身體無力滿臉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什麼地方做錯了,會遭到父皇的如此懲罰。

而在御書房的那個裡屋裡,一臉疲憊的錦輝帝正在給千里之遙的大兒子寫著家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竹杖過江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竹杖過江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朝堂上的震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