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和尚的哲思

三個和尚的哲思

()還記得在自己懵懵懂懂記事的時候,就已經聽過三個和尚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二個和尚擔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如果,把這個故事解析,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探討:一是人文化精神,二是人力資源的分配與經濟學的深入。

提到人文精神,它不僅僅指的是一個人的修養與品位,更是一種傳統美德。當有一個和尚的時候,為了生存,和尚不得不每天都下山去挑水吃,這只是為了生存而勞動。當又來一個和尚的時候,兩個和尚就一起挑水吃,這是一種團結合作,而又分工合理的美德。誰也不佔便宜,但誰也不吃虧。日子自然是無憂無慮,就在這悠然自得的生存環境下,又來了一個和尚。寧靜的生活被打亂了,水缸不再像以前一樣滿滿的,沒有人願意去打水,傳統美德已經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人內心深處的惰性。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做事先做人。」人文精神講的便是做人。如果,人文精神做不好,我相信,當有兩個和尚的時候,就已經沒有水吃了。因為在他們之間已經有一個推脫責任與義務的橋樑,當有一個和尚的時候,責任的重量與指向只有這一個和尚。因此,他每天不得不自己去挑水,日子自然也是無憂無慮。

先把人做好,其次才是做事。一個和尚會保持水缸天天有水吃,兩個和尚也一樣。但第三個和尚來的時候,水沒有了,觀音手中的柳枝也枯萎了,這便提到了人力資源的分配與經濟學的深入。

一個和尚每天要做的工作,便是挑水、劈柴、以及其它瑣碎的事情。而當另外一個和尚來的時候,工作項目沒有變,只是量的方面有所增加。而後,又來了一個和尚,工作分量應該隨之減輕。正因為這種減輕,他們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因此,開始互相推託,並一直在心中說著:「他們都不做,為什麼要我去呢?」就因為這種推託,水缸的水越來越少了,柳枝漸漸枯萎了。

不管什麼工作與行業,總有達到飽和的程度。就像一個窩內藏不下兩個刺蝟一樣。也正是因為人力資源的充足與工作崗位的飽和,才使這個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一個崗位會變得有更多的人來爭取。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也已經納入了三個人和尚的哲思。如果人力資源分配的合理,就會適得其所,不僅使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並且會達到衣食無憂的悠然自得。

人力資源的分配也已經引出了經濟學的成分。這就好像一個公司,一份工作,一人的時候,工作量是那麼多,兩個人的時候,工作量並沒有變,只是工作量被分成了兩部分,而每一個人承擔的工作重量已經有所減輕。當有三個人的時候,也是這樣,一個的時候,工資給你發,兩個人的時候,工資也給你發,工資量沒有變,工作重量已經減輕了許多。如果這樣分配人力資源。做為打工者是很樂意的事情。但做為資本家或者老闆,一定是很不情願的事情。因為,他們的付出與收穫的比例已經失衡。

其實,從文精神與人力資源的分配以及經濟學的深入,二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人文精神較低的時候,人力資源分配的再多,工作也永遠只是一個及格。這個時候的經濟一定有必然的下降,當人文精神提高的時候,人力資源就是再缺,工作完成度也會打上圓滿的句號。

不管你從事於三大產業中的哪一個行業,責任與與積極的工作態度,永遠都是企業領導者眼中的首先條件,這也就是所談到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高與低,已經影響到了人力資源的分配,從而嵌入了經濟學的深入。

人文精神,有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發現的。正如一句話所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人文精神有的時候也是這樣,要有一種情景或者一種困難,才能體現出人文精神的可貴。

當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時候,一隻老鼠,一根燃燒的蠟燭,一座寺廟。老鼠咬斷了蠟燭,蠟燭燃燒了寺廟,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園,三個和尚爭先恐後的去挑水。這個時候的他們,不分你我他,他們在此刻是一個團隊,正因為團隊精神,大火被撲滅了,寺廟保住了,這個時候的他們才明白點什麼?

不管你身處在這個世界的哪一個角落,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扮演著三個和尚的角色。也許,你是第一個出場的和尚,也許是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在這個經濟社會中,人文精神的發展,已經日漸重要,其次才是人力資源的分配與經濟學的深入。

人文精神,不是靠壓迫或者遭遇一場空前絕後的災難而激發出來的。它靠的是你個人的修養,以及豐富的閱歷而產生的。我們不要等到自己心中的寺廟開始燃燒的時候,我們才明白點什麼?

如果,我們提前把人文精神做好,我相信,在你的身後,一定會有一筆巨額的財富在等著來領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命的哲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生命的哲理
上一章下一章

三個和尚的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