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不須嗟 4
【本次發布房到版,支持一妃請至瀟湘書院】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礎上,才進行再發揮,進行誇張、美化、醜化等等,這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套路。《三國演義》一方面反映了較為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故事遠起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結義,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作者通過真實動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訴了統治者的暴虐和醜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謂「十八路「諸侯聯軍征討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號,乾的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勾當,都企圖稱王稱霸。《三國演義》以沒落的漢室宗親劉備和以宗族起兵的曹操作為兩條主線的展開了中前期的故事,而中後期以大漢丞相諸葛亮率領漢軍北伐,與魏國重臣司馬懿的鬥智斗勇為主線,以三國歸晉而告終。
長安處李傕、郭汜發生內訌,曹操入洛陽救駕,藉機將獻帝劫至許昌,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獨攬。與此同時,江東孫策利用亡父孫堅留下的傳國玉璽,向袁術借了兵馬,逐漸平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奠立了日後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吳國基業。袁術得了玉璽,即刻稱帝。
呂布兵敗投了劉備,卻趁劉備征伐袁術之機奪了徐州。劉備暫居小沛。在劉備與袁術兩家求助之際,呂布轅門射戟救了劉備。不久劉備又為呂布所迫,投了曹操。曹操先後三次征伐張綉而未果,張綉自行投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討伐呂布,苦戰日久未果。而呂布卻因內患陳登,且惑於妻妾之言,終為曹操所擒。白門樓上,劉備以丁原、董卓的緣由將呂布致死。曹操也怒斬高順,淚別陳宮,義降張遼。呂布既定,曹操勢力進一步擴大。
內閣密詔,千里獨行
朝延上,曹操作威作福,許田打圍之時對獻帝無禮招致忠臣憤怒。皇帝密召國舅董承入宮,授以衣帶詔,教圖曹操。西涼馬騰與劉備最終亦參與此謀。劉備參與後為避曹操嫌疑,在園中種菜卻為曹操叫去賞梅。曹操煮酒論英雄令劉備吃驚,以畏雷之說巧妙掩飾。不久劉備即借剿滅袁術之機脫身,袁術與劉備交戰,大敗。於是袁術前往投降袁紹,於路中被劫,最終渴死。其部將割其首並玉璽一同交與曹操。
皇宮內,衣帶詔事發,董承等皆遇害。曹操派兵征討劉備,劉備大敗而與張飛失散,投了袁紹。關羽被困下邳,曹操愛其才,遣張遼說降,為保劉備家眷,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而降。在曹操處,關羽受到厚待,得了呂布所騎赤兔馬。
在劉備建議下,袁紹起兵與曹操交戰於白馬,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解了曹操白馬之圍。因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關羽離開許都,前往河北。臨行時掛印封金,令曹操既憾又贊。關羽一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幾經周折,最終於張飛、劉備聚於古城。又因公孫瓚兵敗自焚,趙雲獨自一人云游四海與劉備相遇,自此終身為劉備愛將,情義比桃園。
周瑜乘勢到南郡,與曹仁交戰,中曹操之計而重傷。諸葛亮坐收漁利,奪下南郡。不久又陸續攻佔荊襄諸郡。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周瑜又定下美人計,誘劉備過江,與孫權之妹孫尚香成親,以此為餌扣押劉備。趙雲受諸葛亮密技,一次次粉碎周瑜的計謀。次年劉備逃回荊州,周瑜追至,中諸葛亮之計,更為荊州士兵取笑,箭創複發。回柴桑后定下假途滅虢之計取荊州,再次為諸葛亮識破。回柴桑后性命垂危,高嘆「既生瑜,何生亮「而亡。諸葛亮又去弔孝,打破兩方之間的尷尬,並為劉備尋得副軍師龐統。
西涼太守馬騰為曹操誘入長安而遭害,其子馬超聯合韓遂率軍反出西涼,大破鍾繇,攻陷長安,又於潼關大敗曹洪、徐晃。迫使曹操親自領兵前來討伐。馬超與曹操在潼關、渭南之地展開六次大戰。一戰連敗曹營諸多猛將,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繞樹逃命,二戰讓曹操奪船避箭,幾次都幾乎喪命,但在丁斐、曹洪、許褚的拚死相救下死裡逃生。之後曹操又聽取了婁圭建議,潑水築造冰城,渡過了渭水。馬超與冰城前,與曹軍第一猛將虎侯許褚。兩人連斗二百三十回合,斗得許褚裸衣棄刀,曹操不得已,派夏侯淵、曹洪夾攻馬超,許褚中箭負傷無力再戰。最後賈詡為曹操定離間之計,離間西涼軍內部,馬超砍斷韓遂之手,西涼軍自相殘殺,曹操乘機大舉攻伐,得以大破馬超。
魏將孟達欲同諸葛亮裡應外合獻城,此時司馬懿復職,直抵新城。孟達事敗,死於城下。與魏軍交戰,街亭成為關健。馬謖自告奮勇立軍令狀,去守街亭,卻因不能活用兵法,更兼盲目自大,痛失街亭。司馬懿兵至西城,諸葛亮定空城計暫退魏軍,隨後大軍撤回漢中,第一次伐魏宣告失敗。為正軍令,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不久老將趙雲病故。
此後,直至漢建興十一年(233年),諸葛亮又四次伐魏(並先後作有《出師表》和《后出師表》),然而國力衰微,君主無能,且後方用人不當,每一次都是以偌大的遺憾宣告失敗。
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六齣祁山,初戰即敗。接著用奇計困司馬懿於上方谷,慾火燒司馬懿,不料天降大雨,其計不成。此後越發病重,祈福時被無心魏延撲滅七星主燈而失敗,將後事囑託完畢,病逝於五丈原。
諸葛亮死後,仍遺計用木雕嚇退了司馬懿,又使馬岱斬了造反作亂的大將魏延。在此期間,東吳孫權也因老善終。
司馬專政,九伐中原
魏曹睿後期,政治開始衰落。曹睿下令拆承露盤更是天人共怒。遼東公孫淵起兵造反,司馬懿出兵剿滅。曹睿病危,將曹芳託付於司馬懿而病逝。曹睿死後,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奪了曹爽的兵權。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獨攬朝政,魏國名存實亡,大權盡歸司馬氏之手。后高貴鄉公曹髦在位,司馬師病故。曹髦因對司馬昭由懼到恨,驅車率眾臣與司馬昭決鬥,反被司馬昭殺死。
漢將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出兵伐魏,與魏將鄧艾對戰。前後九次,交戰中雙方互有勝敗,姜維亦曾經將司馬昭困於鐵籠山,因山泉突涌而未能困死。然而最終姜維沒有取得任何顯著成果。朝廷里,諸葛亮死後,漢帝劉禪更加接近宦官,不理朝政,國勢日趨衰危。此間吳帝孫權病逝,其後的孫亮、孫休為孫峻、孫綝所控制,吳宮內多次發生干戈。孫休竟險些喪於孫~之手,幸得老將丁奉相救。丁奉死後,東吳更加衰敗。
偷渡陰平,三分歸一
漢將姜維第九次伐中原期間,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分兵入蜀。鍾會終奪取漢中,在定軍山遇諸葛亮顯聖,囑其不可妄殺生靈。鄧艾與生命作賭,偷渡陰平小路,最後成功。在那裡發現了諸葛亮生前題字,由衷地讚歎諸葛亮之才,感慨因不能相遇而遺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與孫諸葛尚死守綿竹,最終殉國。劉禪第五子劉諶自刎於先帝廟。劉禪投降,於炎興元年(公元263年)漢國滅亡。
姜維為了力挽狂瀾,假意投降鍾會,兩人合謀除掉了鄧艾。然而舉事之時,由於機謀泄露,鍾會死於殿上,姜維亦自盡身亡。一番巧計,成為虛話。
隨後不久,司馬昭病逝,司馬炎廢曹奐而自稱為帝,國號大晉。晉泰始元年(265年)魏國滅亡。
司馬炎派羊祜征吳,而羊祜與陸抗兩軍對峙,卻成了知音。羊祜病危時向司馬炎薦杜預,陸抗死後,杜預率兵伐吳,最終吳主孫皓投降,三分天下,合歸一統。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礎上,才進行再發揮,進行誇張、美化、醜化等等,這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套路。《三國演義》一方面反映了較為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故事遠起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結義,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作者通過真實動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訴了統治者的暴虐和醜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謂「十八路「諸侯聯軍征討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號,乾的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勾當,都企圖稱王稱霸。《三國演義》以沒落的漢室宗親劉備和以宗族起兵的曹操作為兩條主線的展開了中前期的故事,而中後期以大漢丞相諸葛亮率領漢軍北伐,與魏國重臣司馬懿的鬥智斗勇為主線,以三國歸晉而告終。
長安處李傕、郭汜發生內訌,曹操入洛陽救駕,藉機將獻帝劫至許昌,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獨攬。與此同時,江東孫策利用亡父孫堅留下的傳國玉璽,向袁術借了兵馬,逐漸平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奠立了日後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吳國基業。袁術得了玉璽,即刻稱帝。
呂布兵敗投了劉備,卻趁劉備征伐袁術之機奪了徐州。劉備暫居小沛。在劉備與袁術兩家求助之際,呂布轅門射戟救了劉備。不久劉備又為呂布所迫,投了曹操。曹操先後三次征伐張綉而未果,張綉自行投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討伐呂布,苦戰日久未果。而呂布卻因內患陳登,且惑於妻妾之言,終為曹操所擒。白門樓上,劉備以丁原、董卓的緣由將呂布致死。曹操也怒斬高順,淚別陳宮,義降張遼。呂布既定,曹操勢力進一步擴大。
內閣密詔,千里獨行
朝延上,曹操作威作福,許田打圍之時對獻帝無禮招致忠臣憤怒。皇帝密召國舅董承入宮,授以衣帶詔,教圖曹操。西涼馬騰與劉備最終亦參與此謀。劉備參與後為避曹操嫌疑,在園中種菜卻為曹操叫去賞梅。曹操煮酒論英雄令劉備吃驚,以畏雷之說巧妙掩飾。不久劉備即借剿滅袁術之機脫身,袁術與劉備交戰,大敗。於是袁術前往投降袁紹,於路中被劫,最終渴死。其部將割其首並玉璽一同交與曹操。
皇宮內,衣帶詔事發,董承等皆遇害。曹操派兵征討劉備,劉備大敗而與張飛失散,投了袁紹。關羽被困下邳,曹操愛其才,遣張遼說降,為保劉備家眷,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而降。在曹操處,關羽受到厚待,得了呂布所騎赤兔馬。
在劉備建議下,袁紹起兵與曹操交戰於白馬,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解了曹操白馬之圍。因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關羽離開許都,前往河北。臨行時掛印封金,令曹操既憾又贊。關羽一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幾經周折,最終於張飛、劉備聚於古城。又因公孫瓚兵敗自焚,趙雲獨自一人云游四海與劉備相遇,自此終身為劉備愛將,情義比桃園。
周瑜乘勢到南郡,與曹仁交戰,中曹操之計而重傷。諸葛亮坐收漁利,奪下南郡。不久又陸續攻佔荊襄諸郡。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周瑜又定下美人計,誘劉備過江,與孫權之妹孫尚香成親,以此為餌扣押劉備。趙雲受諸葛亮密技,一次次粉碎周瑜的計謀。次年劉備逃回荊州,周瑜追至,中諸葛亮之計,更為荊州士兵取笑,箭創複發。回柴桑后定下假途滅虢之計取荊州,再次為諸葛亮識破。回柴桑后性命垂危,高嘆「既生瑜,何生亮「而亡。諸葛亮又去弔孝,打破兩方之間的尷尬,並為劉備尋得副軍師龐統。
西涼太守馬騰為曹操誘入長安而遭害,其子馬超聯合韓遂率軍反出西涼,大破鍾繇,攻陷長安,又於潼關大敗曹洪、徐晃。迫使曹操親自領兵前來討伐。馬超與曹操在潼關、渭南之地展開六次大戰。一戰連敗曹營諸多猛將,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繞樹逃命,二戰讓曹操奪船避箭,幾次都幾乎喪命,但在丁斐、曹洪、許褚的拚死相救下死裡逃生。之後曹操又聽取了婁圭建議,潑水築造冰城,渡過了渭水。馬超與冰城前,與曹軍第一猛將虎侯許褚。兩人連斗二百三十回合,斗得許褚裸衣棄刀,曹操不得已,派夏侯淵、曹洪夾攻馬超,許褚中箭負傷無力再戰。最後賈詡為曹操定離間之計,離間西涼軍內部,馬超砍斷韓遂之手,西涼軍自相殘殺,曹操乘機大舉攻伐,得以大破馬超。
魏將孟達欲同諸葛亮裡應外合獻城,此時司馬懿復職,直抵新城。孟達事敗,死於城下。與魏軍交戰,街亭成為關健。馬謖自告奮勇立軍令狀,去守街亭,卻因不能活用兵法,更兼盲目自大,痛失街亭。司馬懿兵至西城,諸葛亮定空城計暫退魏軍,隨後大軍撤回漢中,第一次伐魏宣告失敗。為正軍令,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不久老將趙雲病故。
此後,直至漢建興十一年(233年),諸葛亮又四次伐魏(並先後作有《出師表》和《后出師表》),然而國力衰微,君主無能,且後方用人不當,每一次都是以偌大的遺憾宣告失敗。
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六齣祁山,初戰即敗。接著用奇計困司馬懿於上方谷,慾火燒司馬懿,不料天降大雨,其計不成。此後越發病重,祈福時被無心魏延撲滅七星主燈而失敗,將後事囑託完畢,病逝於五丈原。
諸葛亮死後,仍遺計用木雕嚇退了司馬懿,又使馬岱斬了造反作亂的大將魏延。在此期間,東吳孫權也因老善終。
司馬專政,九伐中原
魏曹睿後期,政治開始衰落。曹睿下令拆承露盤更是天人共怒。遼東公孫淵起兵造反,司馬懿出兵剿滅。曹睿病危,將曹芳託付於司馬懿而病逝。曹睿死後,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奪了曹爽的兵權。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獨攬朝政,魏國名存實亡,大權盡歸司馬氏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