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楚武王
楚國東北有一國,叫做羅國,又稱羅子國,傳說發源於羅地(今河南羅山縣一帶),為祝融氏吳回的孫子陸終的第六子季連所創,是羋部落穴熊的一個分支,和楚國同祖。
不僅同祖,還同呼吸共命運,簡歷極其相似。
殷高宗時,武丁大肆征伐夏朝的殘餘勢力——楚部落。
羅是楚的分支,自然受到牽連,也遭到同樣的打擊,便隨著楚躲避而西遷至今甘肅正寧縣東二十里的羅山。
由於羅距離周京較近,影響周天子發展經濟,便侵迫羅遷走,這次換成楚受到羅的牽連,也跟著搬遷,難兄難弟便一起結伴越過秦嶺,沿著淅水一直南行。
當楚遷至淅川的丹陽封國建都時,羅也在今荊山西北面的房縣落腳,並依附於楚。後來楚為保周公旦而遭受周王朝打擊,羅恐殃及池魚,及時的拋棄了兄弟,又再向東走出山林,遷至漢水之濱的今宜城縣西二十里的羅川城建都。
羅國和楚國有相同的命運,又有相同的祖先,應該是關係比較鐵的,但事實證明他們兩兄弟國不和氣,一個要上天,一個偏要落地,當楚國虎視中原時,羅國便同漢陽隨、唐等國聯姻,一同阻止楚國擴張。
在屈瑕伐絞時,羅國曾派探子伯嘉打探楚師情況,準備同絞國一起夾擊楚師,後來因為情報搜集的不準確而打消此想法。
倆兄弟做到這個情份上,也說明血緣已淡,沒多少感情可講,公元前699年,武王覺得羅國有二心,遲早會被他陰一手,便令屈瑕為將伐羅。
屈瑕,本名熊瑕,楚武王之子,因被封於屈邑,遂稱屈瑕,為屈姓先祖。四百年後,屈姓出了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政治家——屈原。
屈原是個很厲害的人物,光聽他的名字都覺得很神聖,「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毛語),連思密達人都在搶著給屈原發國籍,這是從古至今屈氏家族的無上榮譽。
相比而言,屈原的先祖屈瑕就沒有那麼優秀了,此時他也因為伐鄖滅絞而戰功顯赫,常常目空一切,神氣十足。
接到武王命令,屈瑕備好一切,即將出行時,斗伯比忙拉住走路打漂的屈瑕,告誡他羅國雖小,但實力強大,此去一定要小心行事,謹慎出兵,防止羅國使詐。
屈瑕回應斗伯比,伐羅一事胸有成竹,令尹多慮了,不出一月,必將凱旋歸來。
一般說這話的,我們都認為是不算數的,就和說改天請你吃飯一樣,一改就改的沒影了。
送走趾高心浮的屈瑕及其軍隊之後,斗伯比馬上就去晉見武王,並對武王建議儘快增派援軍以接應屈瑕軍(「必濟師」)。
武王心想目前有無援軍可派,你難道不比我還清楚嗎?屈瑕有勇有謀,此番率三軍出征,已是傾全國之力,滅掉羅國絲毫不費吹灰之力,難道還需要派援軍?便對斗伯比擺擺手,「我們已無兵力可派」,拒絕了斗伯比的建議。
過了幾天,武王在同鄧曼閑聊的時候突然提及此事,鄧曼想了一會,告訴武王,令尹斗伯比話中有話,他的意思不在於增派援軍(「益眾」),而是說屈瑕伐鄖滅絞以後,持功傲物,目中無人,容易貪功冒進(「不設備」),以為這次攻打羅國也必然獲勝。
用兵之道,以計為首。屈瑕此行有驕矜之色,只怕會中敵人奸計,輕敵致敗。屈瑕官居莫傲,又是王子,有些話斗伯比不便明說而已,就以增兵為由,讓大王有所察覺。難道斗伯比不知道無兵可派嗎(「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大王此時應馬上派人追上屈瑕,見到屈瑕毫不留情的批評教育,讓他有所警覺。
武王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去追趕屈瑕。
時間已然來不及了。
此時,屈瑕也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情報——盧戎國已派出軍隊支援羅國,行動迅速。
盧戎國,即武王伐紂牧誓八國之一的盧國,西周初期很強大,但後來同申國一樣,被周王朝剝剝削削的成了一個小國,也是武王的老丈人國之一。
屈瑕怎麼也想不到小媽國會發兵救羅,一時感覺頭腦有點亂。
打鄾國,武王的大丈人國鄧國來添亂子;打羅國,武王的小丈人國盧國又來添亂子。看來逢年過節武王還是沒把老丈人哄好。
上一代的關係不和,便也連累屈暇,接下來的情況馬上印證了屈瑕低乎常人的軍事頭腦——只能指揮一打一的戰役,對涉及多方的戰役和變化多端的戰局則束手無策。
將領建議屈瑕軍隊馬上行至鄢水(今湖北中部漢水支流蠻河),在鄢水岸邊駐紮,靜觀其變。
屈瑕不以為然,同斗伯比說好一個月之內解決戰事,如果駐紮,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決定照搬伐鄖經驗,趁盧戎軍還未到達之時,迅速渡過鄢水,攻打羅國,羅國敗,盧師將不戰自退。
將領們繼續勸阻屈瑕,伐鄖之戰打的是奇襲,以暗打明,戰鬥經驗不能生硬照搬,借鑒經驗要因時因地,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不能一成不變,當前不同往日,楚師行蹤已全部暴露,如果盧、羅兩國前後夾擊,楚軍必然頭尾失顧,必將大亂。
屈瑕不堪其煩,「我心已決,再敢進諫的人要受軍法處置」(「諫者有刑」)。
這次屈瑕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占卜,是一個進步的表現。
到達鄢水,屈瑕督促大軍趕緊渡河,人多心慌以至秩序大亂,渡河以後也沒做休整,也不設防,一盤散沙不成隊列,導致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像倒豆子一樣直接往羅國方向奔襲。
然後遇見了隊列整齊的羅軍。看見羅軍,跑在最前面的楚兵掉頭就跑,因為他們要找自己的隊伍。後面的楚兵不知道發生什麼情況,看見前面的楚兵往回跑,自己便也掉頭就跑。跑的人一多,前軍和后軍就發生衝撞,還沒打鬥就已經潰不成軍。
羅軍還沒搞清楚狀況,看見楚軍跑,他們也跟著追著趕。趕了一會,楚軍腳步稍許放慢,腳步放慢的原因絕不是因為成功的把羅軍引進套子里,想做套子也不可能,因為往回跑的楚軍遇見了盧軍。
羅軍看見援軍來了,士氣高漲,和盧戎的軍隊從兩邊夾攻楚軍,楚軍丟盔棄甲,大敗而逃。
屈瑕隻身跑到荒谷(今湖北江陵附近),自覺無面目見君王、父老,乃自縊。
屈瑕的自縊開創了楚國統帥以身殉職、以死謝罪的先例,從此楚國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敗戰的主將,引咎自殺。之後五百多年,一脈傳承下來。
公元前202年,楚人項羽兵敗自刎烏江。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其他的將領逃回楚國后,被囚禁於冶文(今湖北沙市以東),等候武王問罪發落。後來,在鄧曼的說服下,武王把責任攬於一身,寬宥了全體將士。(「孤之罪也。」)
(2018年12月18日15:55)
此一戰,楚國損失慘重,但畢竟是個大國,未傷根本,但很割肉。
此後八年中,武王改變了只圖遠略、不恤近患的軍事作風,實行穩步推進,在鞏固腹地的基礎上開疆拓土,「始開濮地而有之」,佔有今川、鄂交界的廣大地區。
公元前692年,為報荒谷之仇,武王再次發兵攻羅,羅國滅。
公元前691年,為報荒谷之痛,武王發兵攻盧,盧國滅。
「楚滅羅,繼滅盧,其境為楚地」,此後,楚國完全控制了漢水交通要道,為吞併漢東諸侯和北向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楚滅羅、盧后,將二國遺民遷走,據說,戰國後期,此二國部分遺民受不了秦國的高壓政策,從長江口漂至朝鮮半島的東南部的江源道,並最終安置下來。(「避秦役來適韓國」——《三國志·魏書》)
韓國有一條江,其源頭在江源道和慶尚北道的山下,名字叫漢江。韓國漢江的上游,有個地方叫丹陽。中上游有名叫江陵、襄陽的地方,附近有個湖泊,名字叫洞庭湖。下游有個城市,叫漢陽,現在為韓國首都,叫做漢城。後來韓國推行「去漢語化」舉動,於2005年1月19日將漢城改為首爾。
韓國有個傳統佳節叫端午祭,名稱同中國的端午節有一字之差,但內容卻是一樣的,也有划龍舟、包粽子、掛艾條、吃蒜頭等習俗,甚至連僅存於荊山深處的楚俗「苞茅縮酒」,在韓國也能覓到它的綜影。
韓國開國神話及其民間傳說中,也與楚辭中描寫的天帝、風伯、雨師、雲師、巫師、法術、法器及人神媾合等,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韓國什麼都不缺,唯獨一樣——自己的東西。
眼睜睜的看著楚國滅掉羅、盧二國,周莊王對漢陽諸侯袖手旁觀的態度大為惱火,在平定王子克之亂、並將父親周桓王安葬好后,立即召見隨候。
周莊王,姬佗,東周王國第三屆領導人,不僅是一位政界名人,進一步攪亂了中原政局,而且還喜歡民間說唱曲藝等綜藝節目,被說書人尊為祖師爺。
說書聽得時間一長,周莊王便也領會了說書要義,平常說個話也都抑揚頓挫、引經據典。召見隨候時,周莊王一開腔便把隨候鎮住了,細數隨候近段時間表現出來的諸多問題。
隨候見得場面多了,但周莊王用這種說書的方式來責備人,隨候還是第一次領略。
說書人有個習慣,喜歡設套子,讓人聽得想欲知後事欲罷不能,隨候就被周莊王的說書方式責備的看似啞口無言,實則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甚至還面露慚色。
回國以後,隨候還沉浸在周天子獨特的人格魅力之中,對楚武王愛理不理。
武王認為隨候思想不堅定,準備再次大舉伐隨。
為了這次伐隨,武王特地演練了一種新型的陣法——荊屍陣(「楚武王為荊屍陣成」)。
荊屍陣布局像一個篆書「大」字(中間一橫向下彎曲),是針對楚國戰車少、步卒多而研究的專用於丘陵地帶的一套陣法。
正面與敵交戰時,用戰車(大字的頭部)為先鋒,勢如破竹般衝破敵陣防線,然後戰車兩翼步卒(大字的中間一橫)迅速合圍夾擊敵軍,被包圍的敵軍,不管是迎戰前方,還是迴轉追擊,同樣都腹背受敵。
如後方遭遇敵軍追擊,荊屍後方的左右兩翼(大字的一撇一捺)可迅速的形成左右包抄之勢夾擊追擊敵軍。
一個荊屍陣由多個「荊屍」所組成,「荊屍」還能根據地形大小和敵軍多少,靈活的編組成橫向、縱向、大荊屍陣和小荊屍陣攻擊敵軍。
荊屍陣是一個集武王多年的用兵智慧和實戰經驗總結而成的陣型,按照武王的意思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很想看看在實戰中的表現。
不過這個願望永遠不可能實現了。
關於古代陣法將在後續篇章中討論,現在武王很忙,忙著給士兵裝備一種新式武器——戟(「授師孑焉」)。
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該武器在中國古代戰史上有傳奇地位,為呂布和楊戩所喜愛,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
戟最著名的衍生品就是宋代的鉤鐮槍,被視作是破重甲騎兵的一種特殊武器,是岳飛最喜愛的兵器,打的金兀朮無計可施。
陣型在戰場的使用,說明了楚軍已具備豐富的作戰思想和先進的戰鬥理念,能夠有效地指揮大兵團作戰。
而戟在軍隊的大規模裝備,展示了楚國在當時的環境下,對銅資源的開採、冶鍊和利用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同時對武器的設計和製作也考慮了人體工程力學。
一切準備就緒,武王於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五十一年)三月,遣令尹斗祈和莫敖屈重為將,拖著70多歲的身子再一次的親征伐隨。
大軍行至不久,武王深感身體不適,由斗祈和屈重攙扶著在一棵樠樹下面稍作休息。眼看武王臉色蒼白、呼吸困難,斗祈建議立即將武王送回修養,武王艱難的擺擺手道:「朕出發時已感到心神動搖、躁動不安,夫人說是我經常動怒導致的。」
眾將明白,自從經歷了喪子(屈暇)一事,八年來武王脾氣愈加暴躁,凡事又極易盛怒而無端猜疑,連年對外用兵,長此以往,身體必然受不了而衰弱下去,積累到一定程度,健康必然會受到損害,嚴重者甚至會喪失了性命。
本次伐隨也是因為懷疑隨候有意同周天子同歸於好,而大動干戈,舉全國之兵興師問罪。
「物極必反,霸極必衰,滿了就會動蕩,夫人經常開導我,說這是天道,是自然的道理(『盈而盪,天之道也!』),讓我不必揪心於此」,武王緩緩道來,「夫人還說我的福祿已盡,如果軍民沒有什麼損失,而君王死在行軍途中,是國家之福!看來今天我的福氣到了。」
武王稍作休息,繼續說道:「此次伐隨,萬不可攻城略地,逼迫隨候簽訂城下之盟即可,一旦用兵,漢東永無寧日。」
說罷,武王緩緩的閉上眼睛,急喘的胸口也慢慢趨於平緩。
依稀間,我彷彿看見自己站在遼闊的平原上,看鐵蹄錚錚,踏遍我征服過的每一片土地,萬里河山還在召喚著——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公元前690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先行者楚武王與世長辭。
楚武王,熊通,在位五十一年。在位期間,武王開疆拓土,前後出兵滅掉權國、絞國等;三次伐隨,征服隨國;夜襲蒲騷,擊敗鄖師,順利同貳、軫兩國結盟。為了激勵後繼的君主,他提出君王在位五年未出征者,死後不得入宗廟享受祭祀、將軍戰敗不得進城等苛嚴的律令。
同時,武王創新制度,首設令尹、建立中央直管的縣制,特別是縣制改革,突破了商周分封制的成規,為全國政令統一與集權開創了歷史先例。
從武王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個集殘忍凶暴、謹慎善斷而又睿智過人於一身的人,而這些確是在當時環境下開創一代基業的必備素質,可說是一代雄主。
稱霸漢江,威震中原,大武鬨兵,始於武王。
楚武王死後,令尹斗祈和莫敖屈重唯恐消息泄露,動搖軍心,便裝出無事的樣子,繼續前行,兵臨隨國都下,建築營壘,佯示隨人以久戰之計。
隨候有些恐懼,整天提心弔膽,生怕哪一天楚軍攻打進來,便派人向楚軍求和。屈重假稱奉了武王之命,入於隨國和隨侯簽訂盟約,並且請隨侯日後和武王在漢訥(其地約在今湖北鍾祥北漢水隈曲處)相會。
在屈重的高超演技下,隨侯連連答應了楚國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屈重從隨國回來后,立即率軍撤退,渡過漢水,回到楚境之後,繼為武王發喪,楚軍全師而還。
鄧曼輕輕伏在武王靈柩上,淚如雨下。
人事紛紛/你總太天真/往事匆匆/你總會被感動/往後的餘生/我只要你。
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也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溫柔是你/目光所至——
也是你。
——《往後餘生》
公元前690年,在位五十一年的楚武王病逝於伐隨途中。次年,其子熊貲繼位為,是為楚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