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又一年

第568章 又一年

秋,戊寅年九月十一日。

距離莽新皇帝王莽駕崩兩年半之際,於谷成之地,以莽新正統自居的興武王王匡所率的新軍將領,和以光復劉漢為己任的劉秀等南陽軍統將門,正式確立了《谷成之約》。

根據《谷成之約》,南陽軍內部可自行選擇離開大新之地,前往隔海相望的陳林之地,與劉秀一道建立劉漢。也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大新,但因其反抗大新之罪責,需要前往邊境之地戍邊,其之家眷並不受此連累……

《谷成之約》還明確規定,無論是在本土的莽新,亦或是遷徙到海外之地,待建立的新劉漢,皆同宗同源,屬華夏。

達成盟約后的一月之內,南陽軍可在新軍的監督下,完成遷徙等事宜……

新軍內部在王匡的建議下,交由鄧禹專門執行南陽軍去往陳林之地的監視任務,陳林為嚮導。

這場史無前例的特殊盟約,一經傳出,即讓聞者感嘆不已。其產生的影響是為深遠,也解決了莽新的數十年以來的許多矛盾。

一些對莽新懷有敵意,卻對劉漢懷疑念想者,紛紛從全國各地出發,回合於谷成,跟隨劉秀等最後留下來的三萬南陽軍,往遼東方向遷徙,之後會在漲海水軍的監視下,由極北之地的島嶼乘船到達陳林之地。

此類人的離開,王匡並沒有讓人阻止。有的心不在這裡,那就沒有必要留下,留在這片土地者,要使他心甘情願的留下,不會再反抗大新之統治,願意全心全意的建設大新。

劉秀及其南陽軍的妥協,使得河內郡和河南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收復。而為表誠意,那些選擇留下的三萬南陽軍每到一城,當地守城的將領就會按照王匡的要求主動空出一城。

當解決南陽軍這個最大的隱患,且取得了比較雙方都比較滿意的結果后,王匡及隨同將領的目光放到了臨近充州和青州之地的叛亂中。

以馮異和王林,還有修養恢復身體的孫建為主的多路大軍,迅速向當地叛軍聚集之地開始圍攻,力圖在一年的時間內,讓大新恢復安定。

雖然有大將在前方衝鋒陷陣,但王匡也沒有歇下來。他親自在近幾年來受災嚴重的荊州之地開展民生恢復工作,以及幫助安置流民。原本破損的官寺體系,也開始了重建。

時間回到一月之前,在劉秀率軍離開洛陽之時,王匡親自入了洛陽城,拜見了樊母,以感謝當年的救命之恩。

這兩年來,樊母的身體變的稍微有些羸弱,好在還算健朗,說到去往陳林之地之事,樊母語氣中還是有些感慨的,她見識不淺,自然明白王匡這麼做,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給了南陽劉氏一條活路,算是回報了當日的救命之恩。

「文叔一路保重!」

「保重!」

……

數日後,洛陽城外,王匡親自送別了劉秀這群曾經的敵人,未來的開拓者。

兩人都是簡單的告別,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長長的一條隊伍如同一條長龍,裡面有願意隨劉秀通行的南陽軍將領和普通將士,如李通王霸等,也有世家大族的子弟,像南陽陰氏,便率領了小部分的族人同行,還有南陽陳氏子弟。

「這一別,此生怕是很難再見了!」劉秀騎在馬頭,身後的馬車裡坐著阿母和小妹,還有阿姊。

他說的再見,除了人,更重要的劉氏祖祖輩輩生活著的土地。

轉念一想,即為敗軍之將,有能再復漢,還有什麼好奢求的呢?他將扛起劉氏祖輩的旗幟!

劉秀的胸懷漸漸變得開闊起來。

「我劉漢的旗幟永不會落下,那陳林之地,我劉秀來了!」

……

「十月二十三日,劉秀軍過太原郡。」

「十一月一日,劉秀軍出雁門郡。」

「冬十二月,劉秀軍離開遼東之地,進入了扶余。」

……

轉眼冬去春來,天氣回暖,劉秀等數萬人已是到達了極北之地的海岸,在隨行的匠工幫助下,準備就地製作樓船,渡過重洋,按照陳林的海圖前往新大陸,陳林之地。

目光回到大新國內,青州北海郡內,佔山為王的一萬叢山軍為銚期所破,北海和膠東之地,終於是從數年的混亂局面中走了出來。

徐州的東海郡也為馮異部平定,由此宣布著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再無戰事。到是平原郡的叛軍稍微有些棘手,其人多躲藏在深山之中,每當新軍一到,便很果斷的躲藏,平叛的新軍一離開,又會走出來,去往各鄉邑燒殺搶奪。

最終是耿弇獻計,採用他那慣用的圍點打援戰法,擊破了胖橘在信都的叛軍。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日裡的戰事正在慢慢落下帷幕,各地的播種被提上了日程。

常安及廣大關中之地的春耕事宜暫時交由留守常安的逯並全權督導,王匡則是留守洛陽,主導了荊州和相鄰并州的春種事宜,交揚州的春種則是由大州牧陳崇負責。

在這期間,舉國內開始恢復運行的各地官寺之奏書,自是不斷的送往洛陽。

春種過後,關於新皇登基的消息便不斷湧來,尤其在信都之亂平定,西部都護府和北方都護府,乃至於扶余鮮卑,還有西羌等外族送來進貢后,這種新皇登基的聲音達到了高潮。

幾乎每日里都有不少朝臣來王匡於洛陽的住處進諫。

「國不可一日無主,大王即為先帝承認之儲君,當會常安以繼承大統,鄙臣等人亦是為民請命。」

……

像這樣的奏書,由各地送來的更是不計其數。

於此同時,各地的祥瑞亦是不斷的上報,有天降巨石者,也有人挖到山寶,加以進獻者。

這還僅僅是開始,到了四月末的一天,興武縣有農戶於地里挖掘到了傳國璽,經過太學博士鑒定,是為真正的傳國璽后,將王匡的個人聲望頓時推向了高潮。

再由當地將領親自將傳國璽送到洛陽,王匡的手中后,每日都能看到有洛陽百姓在城內遊行,以請興武王王匡登臨帝位。

「興武王乃真正的天命之子,否則又怎能解釋被毀壞的真傳國璽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不但如此,鄉里鄉親的都應看到,大王愛民如子,這些時日一直於我等百姓親近,重農事。」

「興武王還是仁義之輩,那劉漢者反新,沒有趕盡殺絕,還給予了生路,實為當世之明君也!」

……

也就在四月四日,王匡接受了群臣和民眾的建議,由洛陽返回常安,沿途更是有數萬萬百姓相隨,場面乃世間罕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新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新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568章 又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