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請長工,劉雨兒賣魚頭湯
劉來福聽了雨兒的主意,覺得可行,在這幾個地方招人,可以先住自己的家裡,房子的事情就可以拖一拖。今天就有這三個村的人過來問長工的事,不愁招不到人。可是該招幾個人呢?劉來福和劉青山、劉青峰商量了一下,還是拿不定主意。
劉雨兒說道:「爹,我們一家有一個水塘快蓄完水了,我們要先招兩三個會養魚的長工。至於地里,那麼多地,我們算一下,一個人可以管理多少地?先將我們自己算上,少多少人就先招多少人。」
劉青山說道:「妹妹,一個人管不了多少地。頂多二十畝。」江南土地多是精耕細作,一個人的確管不了多少地。
劉雨兒搖頭說:「大哥,這苞米不比水稻,就是除草、鬆土和施肥,我們請人主要是每天巡查,防止苞米出什麼狀況,除草、鬆土就是我們村裡的孩子就可以干。我想一個壯勞力至少可以管理一百畝。我們家有爹、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至少可以管四百畝,還有七百畝請七個人就夠了,加上魚塘,我們就先招十個人,要是擔心人手不夠,再多招兩個就是了。等到秋收時,我們再請短工。」
劉來福猶豫道:「可這工錢怎麼出?」
「爹,別人家給多少,我們就出多少。我們加一條,所有的長工都可以參與自己管的土地、池塘的分紅。收成越好,他們分得越多。」
劉青峰讚許地說:「爹,妹妹這個主意好!」
劉來福拍板說:「那就先在我們這三個村先招十人。」
劉青峰提醒老爹說:「爹,可能還是要多招兩個人。現在家裡還要趕緊蓋房子,稻田也要有人忙。三叔去了正和樓,四叔忙著辦家學,也幫不上我們的忙,有許多事都要靠我們自己。請人少了肯定忙不過來。」
「是呀,爹,還有這正和樓的柴怎麼辦?」劉青山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家裡的柴也不多了,再不砍柴,就要收柴了。
正和樓的柴現在就是一個雞肋,繼續做,一天三十擔柴,一天差價不過一百二十文,卻要分出人曬柴、送柴,還要佔用柴棚。那個柴棚劉雨兒已經有計劃,她準備改成牛棚。可是自己家要是不做了,村裡人就少了一個進項,現在村裡可是有好幾家就靠著給劉家送柴過活。
劉來福想了一會兒說道:「明天先收柴,回頭我去找里正請他問問有沒有人家願意接這個生意。如果沒人接,就回了你們舅舅,讓他重新找人。」
劉青峰見事情已經定了下來,就說道:「爹,我明天想進一趟城,和李押司說說魚塘和蓋房空地地契的事。」
「爹,我也想進城。」
劉來福訓斥女兒道:「你去做什麼?!女孩子家家的,好好在家裡跟著你娘做針線,別總往外跑!」
劉雨兒委屈地說:「爹,我想去買幾本農書。」她還想去問問舅舅魚頭湯怎麼樣了,只不過沒敢說。
劉來福一聽就沒話了,他們家有今日都是女兒看書的功勞,只好點頭道:「去吧,峰兒一定要看好你妹妹!」
「是,爹。」
次日,劉雨兒、劉青峰跟著劉來喜和劉來安趕著牛車帶了二十擔柴進了城。劉青峰直接去縣衙,劉雨兒和三叔去正和樓,劉來安去看昨日定好的桌椅,幾人約好在正和樓會和。
張掌柜看到劉來喜帶著劉雨兒到了正和樓,喜不自禁。劉來喜笑道:「掌柜,我來給你當學徒了,有什麼事您儘快吩咐。」
張掌柜大笑,喊過柱子帶著他卻正和樓各處看看,自己帶著外甥女上了二樓的房間。
劉雨兒看著他說道「舅舅,有什麼話您直接說?」
「那個魚頭湯味道不錯,你打算要多少銀子?」
「舅舅,那要看正和樓怎麼賣了。」
「能怎麼賣,就這麼賣唄。」張掌柜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舅舅,要是尋常賣,我就不賣了。要是按著我說的法子賣,我還是要每份一文錢。」
「說說你的法子。」張掌柜昨天在房間外面聽到了這個外甥女說的一些話,再不敢小瞧她,更何況他一直認定劉雨兒就是他的福星。
劉雨兒笑道:「舅舅,就拿你這個酒樓說,十二個雅間,您每天就燉十二份魚頭湯,中午和晚上各提供六份,絕不多售。要是有人想吃卻當天沒吃到,可以預定。反正每天就只有十二份。魚頭一定要大,配料要足,一定要用大砂鍋燉,上菜時就直接上砂鍋,魚頭一定要保持原型,千萬別弄散了。定價至少要是酸菜魚的三倍。」
「三倍?!」張掌柜倒吸了一口冷氣,三倍都快一百文了,這還有人吃嗎?!
劉雨兒不容置疑地說:「對,至少三倍!」
「丫頭,你賣菜譜直接報價就好了,還管我們怎麼賣?」
「嘿嘿,舅舅,這道菜譜的價格也比酸菜魚貴三倍,你確定正和樓會買?」
「丫頭,你這口開得也太大了!」張掌柜吃驚不小,酸菜魚賣了三千多兩銀子,三倍的價豈不是要一萬兩,這丫頭可真敢開口啊!
劉雨兒笑道:「舅舅,正和樓要是按我說的法子賣,所有的正和樓加起來我一天也拿不到一兩銀子,我要得不多呀!」
「這,丫頭,為什麼要按這個法子賣?」
「舅舅,我現在說了你也不明白,我就告訴你,你要是不按這個法子賣,我估計你一份魚頭湯都可能賣不出去。您只管和東家說,我想袁大官人肯定明白。」
「你這丫頭!算了,反正東家說了,以後你賣的菜譜都要立即稟告,舅舅下午就給你跑一趟!」
「嘿嘿,舅舅最好了!」
劉雨兒辦完事,央求舅舅找人帶她去多味齋買了幾本農書。她買完書回來看到大堂里客人還不多,就狀似無意地說:「舅舅,我剛才在書鋪看到一本遊記上說有一個地方親上加親的人特別多,痴傻、殘缺之人也特別多,您說真有這樣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