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代 第十四章突破念障
只見李思純表情輕鬆起來,慢慢的露出淺淺的微笑。單變知道她成功了,與姐姐相視一笑,慢慢退出房間。在門外跟李思雅說,比想象中順利不少,天地異變讓大道變的清晰使修道之人更容易突破了,你現在狀態如何。
李思雅道:確實感覺大道無形之中更容易感悟了,距離突破還有一段距離。
過了兩分鐘房門打開李思純興奮的道:我終於成功了,謝謝你單變哥哥,說完不等單變反應就在單變臉上親了一下。就逃似的往電梯走去,嘴裡喊著單變哥哥我會對你負責的……我餓了,去餐廳吃東西,你們快來哦……
單變獃獃發愣,只見姐姐這時竟鬼使神差的吻上單變雙唇。如蜻蜓點水般一觸即收,然後追趕妹妹去了邊走還邊說,上峰大人我也會對你負責的喲……
單變還在摸著臉細細回味道:我...我戀愛了……
這時母親竟然打來電話:你這麼大了還不找個對象?
單變如實答道:有兩個女孩子在一個地方等著我。
母親說:在閻王殿?
單變無語到:媽你不用這麼狠吧,我可是你親兒子。您打電話不會就跟我說這事吧?
母親說道:你也老大不小了,這事兒還不重要嗎?你姨給你介紹了一門親事……
單變聽到這裡忙道:我這有點兒事有時間再說,媽我向你保證今年鐵定談對象,說完趕緊掛了電話。
母親那頭還念叨:這孩子……真不讓人省心。
一行四人吃飯期間意外的沉默,李建國看著自己兩位大小姐在那兒大吃特吃鄂異了好久。你說人家小夥子能吃吧還算正常,兩個女孩子怎麼也突然這麼能吃,連形象都不顧了。暗想:我是不是該跟她們父親聊聊……
一頓豐盛的晚餐在風捲殘雲中結束,一行人驅車來到華山,此時已經接近十一點。到達華山腳下這裡果然未被迷霧籠罩,山上燈火通明。雖然只是透過天空綠光照耀看不真切整個輪廓,但依舊被深深的震撼到。
華山,為華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以「險」聞名於世。華山亦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是源於華山。華山有兩條徒步登山道,兩條索道,五個主峰分別為東峰、西峰、南峰、北峰和中峰。
這便是祖始之地嗎,透著一股古老的氣息。一行人首先來到外圍入目一座道觀,玉泉院。
玉泉院,始建於宋代,中國著名的道觀,非常漂亮的園林觀宇布局。穿過玉泉院就是華山山門。
眾人來到道觀一位約三十齣頭的道人接待了他們,幾位貴客是為隱仙而來!眾人稱是,道人介紹道,這些天陸續有人來拜山,皆是為隱仙派而來,你們幾人是今天最後一波了。蕭掌門已經交代,上山之路十分兇險。期間發生意外後果自負,如果各位還是執意要登山還望有心理準備。說完引領眾人來到華山山門前,你們要過的第一關便是這五里關。
五里關被稱為「華山天險第一關」、「通天第一門」,是華山第一險關,關隘據險設障,築石作垣,西接絕壁,東臨深澗,距華山峪口5里,為上山咽喉之地。古時,此處西依絕崖,東臨深壑,形勢險要。當地人為逃壁失災匪禍,多在此據險設關,壘石成城,使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一入關便可感覺到華山絕嶺之風。
李思純小臉一緊道:聽說華山每年都有遊客出意外死亡,我們真的要上山嗎?
單變凝重的道:這應該就是蕭掌門對入派弟子心性毅力的考驗,產生氣感之人無形中體質已遠超常人,上山不成問題。
李思純聞言心安不少,自己也正想試試初步強化的身體。
李思雅對李建國道:李叔叔如果不願意登山就在此等候我們吧。李建國表示自己是軍人,身體素質杠杠的,這點山路難不倒自己。
單變道:既然沒人放棄我們抓緊時間上山吧,單變望向天空時發現紅光隱隱在翻騰絲毫沒有想停下來的意思。告訴眾人自己感覺距離天地再次異變不遠了。
眾人聞言皆快步向山上走去,不一會他們就到了青柯坪。
青柯坪,所謂「坪」即平坦的地方,這也正是華山少有的平地,至此,相對平緩的華山峪道到了盡頭,往上便是一路拔高再無坦途。
眾人毫無倦意於是繼續前行,回心石,顧名思義,到此有回心轉意之念,回頭還來得急。走過了華山峪道悠長的山路,身體已經很疲憊了。單變看兩女略顯疲態,問需要休息一下嗎?兩女知道時間緊迫表示沒有問題。於是馬不停蹄的繼續上山,此時已然十一點二十分,來到了千尺。
千尺,為一條峭壁上的大裂縫,陷在兩旁的巨石之間,共370餘級台階,坡度極陡,每級台階的寬度不過三分之一的腳掌,幸好兩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鐵鏈。俯視腳下,如臨深淵,亦被稱之為「太華咽喉」。此地對普通人的體力是一種考驗,卻難不倒眾人。僅用了不到三分鐘便來到百尺峽。
百尺峽,亦稱百丈崖。一過千尺便是百尺峽,為一條夾在陡峭石壁之間的溝狀險道,中間夾有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上刻「驚心石」三個大字,遊人需由石下穿過。
此地讓姐妹倆紛紛拍照留念,單變卻滿腦子在想之前開啟天眼時,從地球之靈得到的信息,外道與大道爭鋒會降下祖氣。如此機緣萬萬不能錯過呀!單變想既然迷霧不曾瀰漫名山大川,祖氣也大概率落在名山之上。
隨即告知李思雅,讓國家務必保下幾處名山聖地。李思雅知道此事的利害程度,當即通知了李慶國。李慶國回復如果事情果真如此單變即是大功一件,表示會不惜一切保下幾處名山聖地。
單變對於大功並沒有太大興趣,這麼做只是希望用自己的有限的能力拯救更多的同胞罷了。眾人再沒心思觀光,紛紛向山上趕去。然後途徑老君犁溝來到紀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