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第1622章 此類必除
長安皇宮,朝議大殿。
文武百官分左右而列,蕭煜也在其中,站在丞相劉玉之的身後,正出列彙報全國肅清之相關事務。
總結下來,此次除惡,已取得階段性勝利,徹底根除了民間惡霸問題,進一步加強了全國治安,但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小的問題。
聽完他的彙報,蕭遠緩緩點了點頭,說道:「這兩年來,國家一直著重於經濟民生,既然有發展建設,那就無可避免的會滋生一些市霸地痞及官商勾結之事。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國家必須給與嚴厲打擊,這一次的全國治安行動,亦是及時和必要的。」
說到這裡,太中大夫吳誼站了出來,拱手彎腰道:「啟稟陛下。」
「愛卿有話且講。」蕭遠看了他一眼。
吳誼似乎是組織了一下語言,頓了頓才道:「臣聞此次全國肅清,雖抓獲不少罪惡之徒,但難免會有一些冤假錯案,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上的商業查封,使得市場出現了不小的混亂。」
「譬如一些大商人,他們在本地縣城上或有捐錢架橋修路,或有布粥施善,或是從產業上養活了不少貧民,諸如此類,如果僅因某些違法行為就將其逮捕的話,是否有失妥當,畢竟,此類在地方上也是作出一定貢獻的嘛。」
「陛下聖仁,曾言國之基石在於民,而經濟之基石在於市場,此乃金玉良言,因之,臣以為,此次事件,在某些問題上,是否有些矯枉過正。」
吳誼很努力,意在將一些人員的處置問題上軟化一些,雖然自己的侄子目前還沒有出事,但提前做一些政治預防是有必要的。如果這個提議得到支持的話,那就算後面金奚出事,那他從中可操作的空間就大了很多。
不過他話音剛落,就遭到了京都府令柳長卿的正面駁斥:「簡直一派胡言!什麼叫僅因某些違法行為?既有法可依,若不懲之,公理何在,國家威嚴何在!」
說著看向吳誼,繼續道:「吳大人所言,一些商人違法犯罪,草菅人命,卻因其表面的一些善舉而不予追究,這成什麼了!是不是只要捐個款架個橋,就可以無法無天?」
「若是如此,可以想象整個天下將成什麼樣子!」
「柳大人言重。」吳誼連忙道:「在下並不是這個意思,只是例舉一些小事不必過重追究而已。」
這時候,蕭煜站了出來,不同於百官的官服,他錦衣玉帶,玉簪束髮,正聲說道:「矯枉必須過正!無論是貪官污吏也好,地痞惡徒也罷,都是絕不允許存在的!」
「尤其是一些黑惡商人,冠冕堂皇,實則與貪官勾結,偷取利益,搜刮民生,橫行鄉里,魚肉百姓!」
「此類不除,實為地方禍害!」
「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挑戰國法!」
他斬釘截鐵,迎得所有大臣的側目。
此番言語,極合柳長卿的理念,於是立即朝上方施禮道:「二公子所言,臣深表贊同!」
身為武衛總府長官,葉誠也連忙表明自己的態度:「臣附議,一如二公子所言,黑惡商人之害,尤甚地痞惡霸,架橋修路,亦不是違法犯罪的庇護傘。」
眾臣也都開始先後發表意見,大多都駁斥了吳誼的觀點。
最後蕭遠道:「於除惡一事上,不必有任何糾結,見惡即除,還天下之清平,於百姓之安穩,這個宗旨不變,在此一點上,無論牽扯到誰,無論對方的背景有多大,都要深挖到底。」
他聲音平緩,未曾加重任何語氣。從年輕時的起兵,到征戰天下,及稱帝,現在的蕭遠,已經很少有發怒厲喝的時候了。
但秦皇威嚴,毋庸置疑。
吳誼心臟莫名漏跳一拍,連忙跟著眾臣齊呼:「謹遵聖諭——」
接下來,朝堂又就其他一些政務進行了討論。
下朝之後,眾臣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吳誼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面對打招呼的同僚,也只是強顏歡笑,拱手回應,心思卻完全不在這裡。
一路回到府中,他也立即叫來了管家,正色問道:「給金奚的信送到了嗎。」
管家恭著身子道:「回老爺,按照您的吩咐,信是走的官驛,用的特殊急送,按照時間來說,廣龍少爺幾天前就應該收到了。」
「恩」吳誼雖是緩緩點了點頭,但眉頭卻一直緊皺。
管家試探性道:「老爺,金奚是您的故鄉,莫說縣令,就是那臨川郡守也得給您面子,又何必擔心呢。」
吳誼看了其一眼,自然不可能和管家多解釋什麼,有些煩躁道:「希望如此吧。」
他有些心神不寧,總覺得要出什麼事,尤其是二皇子的態度,那可是代表了皇帝的意志啊。
與此同時,武衛總府。
下朝之後蕭煜並沒有回宮,而是與葉誠結伴到了這裡,此時書房中只有兩人,案后的座位自然是蕭煜坐著,葉誠則是站在下手邊,開門見山道:「公子,今日朝上,吳誼突然站出來,想從政治上拿到先手,從其表現來看,明顯是感覺到了什麼。因而,以卑職之見,金奚那邊,可以收網了。」
蕭煜手中拿著一沓公文,邊翻閱邊說道:「梁原那邊有消息嗎。」
「錦衣衛已經在暗中調查的差不多了,並由臨川武衛府協助,隨時可以行動。」葉誠道。
「那就收網。」蕭煜果斷道:「同時,我會請示父皇,秘密控制吳誼。」
「明白!」葉誠領命而去。
兩日後,金奚縣。
某酒樓,桌子上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吳廣龍正左擁右抱,上下其手,惹得娼妓嬌笑連連。
在他心裡,不管犯了多大罪,只要他叔父還在朝,這一畝三分地就沒人敢動他,即便有時候被縣裡官兵抓了,那第二天也得乖乖把他請出來。
至於縣令的警告?他算個屁啊!可這次來的人,並不是金奚縣官兵,而是幾名身穿錦衣的男子,清一色的官靴佩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