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山,出府!
除了自身兄弟姐妹中之外,大唐皇室!
這自然也包括之後的大唐皇室子女。
但對於未來的大唐,暫且不用著急...也不是說不能著急,而是眼下不著急。
日後大唐皇室子女,一切的源頭在於武則天一人身上,皇室子女則損在她手中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直接原因,間接原因都有。
當然還有其它,日後再說。
現如今,還是一步步來。
對於武則天,實在是在簡單不過了,直接娶了!
將武則天娶了,就沒有武則天日後的把持朝政,就沒有之後的...雖然武則天在歷史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隨著李寬的到來,難道還不足以抹平這一切嗎!?
對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李世民晚年不怎麼聽諫,這主要是身邊沒有了說話的人。
其中一個是長孫皇后!
其它的應該是秦王府的人...房謀杜斷佔比也很重要,杜如晦好像是貞觀五年去世,現在還是貞觀四年正月初一,還有一年多時間,足夠了。
簡而言之,拯救大唐皇室,從今天開始...
第一步,從身邊的兄弟姐妹開始。
第二步,轉至身邊的人,也就是長孫皇后,及其秦王府那些人。
第三步,武則天。
第四步,改革大唐。
第五步,科舉制度。
第六步、士族壟斷。
第七步、第八步、第九步...等等。
以上幾步也並非是按照順序來,也要考慮不確定因素。
想到日後的責任重大,李寬突然間覺得壓在肩膀上的重擔很重很重,這還沒開始,就覺得肩膀重量,這還得了。
「哎...」
李寬抬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的夜色,長嘆一聲,關上大門,轉身進入楚王府,再次回到自己的房間。
本想出去浪,可這會兒是凌晨,禁宵,再者沒人陪...最重要的是天氣有點冷。
躺在床上,李寬心道:「責任重大呀!」
李寬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前世看過的大唐小說,或者根據前世的記憶來改造...大唐未來必然是盛世!
對此,他百分百自信!
......
常言說:「上不安,則下不寧。」
朝廷大臣如不能團結一致,安邦治國,黎民百姓也就不能同心同德,為國效力。所以李世民為這件事坐卧不安。
大年快到了,諫議大夫魏徵來到皇宮,見李世民面帶愁容,便問起緣由。李世民把自己的心病一一說出來,並向魏徵請教。
魏徵說:「我有一個辦法,不知陛下願不願屈駕?」
李世民急忙說:「只要對國對民有益,我什麼委屈都願承受!」
年三十這天,滿朝文武大臣奉命來到大殿。李世民突然從屏風後面走出來,先向群臣作了一揖,然後又跪下磕頭。
大家都感到意外:往日上朝,眾臣向陛下行禮,陛下坐在龍床上一動不動,今日為何如此?
在驚疑不解之際,眾臣都手忙腳亂,紛紛向皇上跪下。
李世民拜完,站起來說:「寡人少德無才,多有過失,平時那對不起眾位的地方在所難免。今天我向大家拜年,請大家多多原諒吧!」
眾人不知他的用意,都嚇得惶恐不安,說:「臣等罪該萬死,平常對陛下多有觸怒,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歡喜地說:「好,這樣很好!從今以後,咱們立下個規矩:每逢過年,大家都要相互拜年。
拜年時,相互之間都要誠心誠意地檢討自己平時虧待對方的過失。今天我先向大家拜年了。明日大年初一,大家互相拜年,都要像今天這樣。」
聖旨一下,誰敢不從?
初一清早吃過飯,眾臣就開始互相拜年了。
程咬金也積極行動起來,早早地給諸位同僚拜了年,唯獨沒到尉遲恭家去。他想:我和尉遲恭的積怨很深,怎能屈尊去拜他?反正我不去,他也不來,即使明日陛下怪罪下來,也不能只怪我一個。正想著,忽聽老家人來報,尉遲恭前來拜年。程咬金出乎意料之外,思量自己如果怠慢了他,明天皇上責問,會讓我吃不了兜著走,於是急忙整好衣帽,出外迎接。
尉遲恭見程咬金大踏步前來迎接,趕緊上前先作了一揖,然後跪下磕頭,說:「尉遲恭學識淺薄,平常對程將軍多有得罪,今天向程將軍拜年,請多見諒!」
程咬金是個憨厚爽直,吃軟不吃硬的人,哪裡經得起這一拜!他不知所措,也連忙向尉遲恭跪下,大聲說:「哎呀,以往哪裡是你不對,分明是我的過錯。將軍不記前嫌,俺老程今後再也不敢了!」程咬金後悔自己剛才心胸狹窄,沒有先去尉遲恭家,反而讓人家佔了先,也佩服尉遲恭心胸開闊,盡棄前仇,主動來拜年,心裡激動得不知道怎樣才好,緊緊地拉住對方的手,久久不放。
從此,程咬金和尉遲恭的關係和好了。滿朝大臣從此也都互相理解、諒解,形成了一種親熱和氣的好風氣。大家看到互相拜年確有好處,以後年年都這樣做。它漸漸傳到民間,形成風俗,一直流傳到今。
大年初一,清晨。
李寬一覺睡到自然醒...他還沒有古代的睡覺規律。
過往學習的時候,都是早上六點鐘起床,也就是古代時間的卯時。
唐朝假日多,官員休假制度也非常寬鬆...但對應以往上朝時間,也就是唐早朝的時間,五點到六點左右。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每日朝參就是常參,一般不用擺列儀仗,也無大排場,是真正的行政日。參加者稱常參官,人數少而級別高,都是五品以上職事要重者。
...查找資料,唐朝上朝有很多個說法,這裡定晚一點o(╥﹏╥)o
唐朝的皇帝應該是每天都要上朝,當然也有休息的時間。朝中重臣也是每日上朝的,但是像是六部小官只能參加大朝,或者皇帝有事情要詢問的時候才上朝,大朝一般是初一和十五。
今天大年初一,故而是大朝,眾臣早早的起床進宮,也是進宮拜年...大年初一的大朝與以往的大朝不一樣。
李寬從凌晨出山,可以出府。
大年初一拜年的話,因為楚王府幾乎是封府九年,誰人給他拜年呢?他也沒有前往皇宮拜年,亦或者其它。
一直待在楚王府自己的房間...用現在農村的話語,這就是「藏皇帝」。
這一切都是外掛老爺爺惹的禍,聲稱教導李寬的時候不能讓他出府,也不能見人,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輕則...重則都是殞命。
封建時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府中只能留下管事、做飯的就行,即使做好了飯菜,放在門口即可。
也可以這樣說,這九年中,李寬見到的人只有外掛老爺爺...不對,他不能算做人,他只是一個外掛。
可如今外掛老爺爺都跑路了。
府中有多少個他不知道...實際上楚王府內就只有管事還有一個做飯的人,就連護衛都沒有一個在王府中,在外面還是有幾個護衛巡邏。
這不是楚王府的待遇,但這是外掛老爺爺以道長的身份放話出去的原因。
李寬九年沒有走出王府...不對,是沒有走出他自己的房間。
昨晚走出房間,走出王府,深深的吸了一口王府外的空氣,因為天氣太冷的緣故又回到房間,思考:該如何拯救大唐皇室!
要不是每一餐的飯食都被拿進房間,管事恐怕會認為王爺去了...李寬這般低調(並非他想低調),整個長安城幾乎沒有他的消息。
李寬走出房間,剛打開房門,看到一個老者剛好將飯盒放在門口。
頓時兩人大眼瞪小眼。
下一息,老者呢喃問道:「王爺,您是王爺...您終於出來了...」
李寬一愣:「您是?」
老者道:「王爺,我是王府的管事。王爺,您稱呼我為萬管事就行。」
李寬淡淡說道:「萬管事,你跟我說一下近段時間王府的事情吧。」
「好的,王爺。」
萬管事忙點頭,而後將楚王府的事情一一說來,也沒幾句,很短。畢竟楚王府自從李寬被外掛老爺爺綁架閉關之後,就陷入沉靜。
自那天之後,他在出山之前從未走出過房間...即使他想走也走不出房間,更不要說楚王府。
畢竟他被外掛老爺爺綁架了,還有強迫學習。
今天是他出山的日子,也是他出府的日子。
了解一番之後,李寬連連擺擺手道:「行了,萬管事,你不用跟著我,我出去走動走動。」
他雖然從新中國回到大唐,但他還沒有經歷過千年前大唐的生活,一直在房間內閉關...修鍊。
今天好不容易可以出府,豈能錯過呢?
萬管事忙說道:「王爺,您可以出來了?」
「怎麼了?」
萬管事輕聲問道:「王爺,您師傅呢?」
「師傅?」
李寬一愣,而後明白萬管事說的是誰,不就是外掛老爺爺嗎...他跑了,不知道去了哪。
對於外掛老爺爺的身份,李寬自然是要隱瞞,畢竟今後還要有外掛老爺爺的身份扯大皮呢。
今後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只要不符合他的身份、年齡,都可以將外掛老爺爺拉出來,聲稱這是師傅所教。
這就是俗稱的扯大皮。
外掛老爺爺對外的身份是修道之人,不就是道長。
李寬嘆息一聲,道:「我師傅昨晚就離開了,他去浪跡天涯了...」
「浪跡天涯?」
李寬趁著萬管事愣神的期間,快速離開王府,僅留下萬管事在後面喊「王爺,您等等,您吃了早飯在出去吧」「王爺,您要不要進宮面聖」「王爺,您...」
......
PS:再次聲明,我是講故事的,並非是講歷史的。故而本書不考究歷史,考究黨非喜勿入!
「王爺」一詞在唐朝來是沒有的,只有「親王」和「郡王」。「王爺」稱呼就這樣吧,雖然唐朝不叫王爺,而是叫大王,但王爺好聽...
於此,還是那句話,可以當做半架空歷史小說看!
是故,今後很多叫法都是按照好聽的來,怎麼好聽怎麼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