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老魔現身
雍寧和潘刺史原本有兵三萬餘人,但經過這些日子的招降納叛,引誘流民,其總兵力已經發展到了近四萬人,此外還有萬餘屯田兵。
雖然兵多地少,即便熬過秋收也無法做到自給自足,必須依靠王豐調撥錢糧軍械才能維持下去,但純論軍力,卻已經不可小視了。
除此之外,益州那邊也出現了變化,隨著白蓮教在揚州、荊州、冀州等地的連續失敗,益州的劉靜香叛軍也聲勢低落了下去,在江州被益州軍擊敗,主力盡喪,殘部退回了南中,打算依託南中之地複雜的地形堅守,至不濟也要自成一國。
而益州軍在擊退了劉靜香之後,卻也未能深入追擊,反而內部爆發了爭鬥,幾名領兵大將為奪取益州的控制權開始相互攻伐,整個益州一時亂成了一片。
不過此時的王豐卻沒有空理會中原的亂局,眼下已經帶著佛道兩家的修士滿天下地追尋心神老祖的蹤跡。奈何那心神老祖的法力的確十分高強,每每能提前察覺王豐等人的靠近,先一步離去。
而王豐本命靈鏡的查探距離又實在有限,無法做到千里之外鎖定對方蹤跡,然後暗中包抄。只得與對方這麼糾纏。
雙方你追我逃了十數日,行程十數萬里。心神老祖就是不與眾人正面交戰。最後,還是前來增援的天庭大將不耐煩了,發文回了天庭,請求增援。天庭探查之後,點出心神老祖已經回了梅里雪山,眾人這才沒有失去方向。
當下眾人兵分三路,隱藏行蹤,往梅里雪山圍了過去。天庭那邊也再次派出了援兵,先一步悄無聲息地在梅里雪山周圍布下了天羅地網。
這一次心神老祖沒能提前逃走,被眾人圍在雪山之中,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心神老祖被天庭、佛門聯手擊殺,其身邊的門徒死傷殆盡。
大戰平息,眾人卻都有些悵然。一是戰鬥異常激烈,心神老祖拚死抵抗之下,給自己這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二是被盜走的一眾高僧的金身和道門仙真的真身並未尋回來。三是心神老祖死的太過乾脆,以至於其是否有其他同黨,這些同黨是誰,在哪裡,這些都並未查清楚。四是最關鍵的,利用金身煉製傀儡的秘術並未找出來,這始終是一大隱憂。
要知道,佛門和天庭之所以不惜大動干戈也要擊殺心神老祖,根本原因便是心神老祖將智光大師的金身煉製成了傀儡,幾乎可以假亂真,若是這門邪術不加遏制,蔓延開來,西方佛門將會大亂不說,整個天界都可能會受到波及。
如今這一門邪惡的傀儡之術沒有找到並銷毀,那就留下了隱患。
思及此,就聽白雲禪師道:「心神老祖死便死了,但此事還不算完。心神老祖還有些門人並未在此,我等必須除惡務盡,將他們一一找出來,問清楚那傀儡之術是否有還有傳承。徹底斬草除根才是。」
眾人聞言,都覺有理,當下轉頭看向了王豐。
就見王豐沉吟了許久,這才緩緩地道:「找尋心神島餘孽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過這部分心神島的弟子與心神老祖分開已經超過了三天,我的靈鏡很難再找出他們的蹤跡來了。而且我心裡卻對心神老祖的死還有些疑惑。」
覺妙大師聞言,訝道:「你察覺有什麼不對勁么?」
王豐搖頭道:「倒是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感覺那心神老祖老奸巨猾,不該這麼容易身死道消才是。」
覺妙大師道:「既然心有疑惑,何不將靈鏡取出,回照一下心神老祖亡故前後的經過,看看是否有什麼不妥之處。」
王豐點了點頭,當即祭出靈鏡,施展留影回光之術,將戰鬥的經過慢慢地回放了幾遍,眾人都仔細觀看,還是並未發現異常。
心神老祖的確是肉身崩解,元神泯滅,死的不能再死了。
王豐這才強壓下心頭揮之不去的疑慮,與眾人一起清理了戰場之後,這才返回中原。
眾修士相約,繼續追查心神島餘孽,追尋被劫走的高僧金身和道門真身。在這件事情上,相互合作,互通消息。
做好約定之後,王豐這才駕遁術返回了交州。此時徐豹和宗元興的兵馬已經殺進了嶺南西路,一路連戰連捷,形勢大好。倒是海公子、常豐林和紅煙攻打瓊州府遇到了麻煩。
瓊州府的海外聯軍有好幾千人,個個武藝高強。雙方連戰數次,海公子他們都顧忌傷亡,提前退兵,因此一直未能大勝。
王豐見此情形,當即飛身來到瓊州府,親自督率大軍與瓊州島的夜叉軍交戰。此時王豐已經放開了手腳,直接用玄磁神火雷、戮神刀和其他道法對付夜叉軍,終於一舉扭轉局面,三戰三捷,將夜叉軍主力殲滅。其殘部千餘人趁夜搶奪了些漁船浮海而逃,也被王豐命令海公子和常豐林督率水師追上,盡數殲滅。
這些留守瓊州府的夜叉軍十分兇殘,在瓊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王豐因此不願意給他們留一點生路。
等到瓊州安定,王豐又回過頭去,幫著葉雪薇和畲姬清剿番禺、雷州等地流竄的聯軍小股殘軍,歷時近月,這才終於將所有殘敵盡數清剿乾淨。
此時徐豹和宗元興討伐蒲總兵也到了關鍵時候,蒲總兵固守嶺西城,城內儲存了三年的糧食,堅守不出。徐豹、宗元興連番攻打,損折許多兵馬,卻仍舊不能破城。
徐豹無奈,只得派人向王豐求援。
蒲總兵麾下都是蒲宗凡人士卒,與夜叉軍又不同,不能肆意用道法攻殺。王豐只得親自去到嶺南西路,認真考察了當地情況之後,認為蒲總兵之所以能堅守城池,並在嶺南西路稱王稱霸,是因為他多年坐鎮嶺南,與當地土人互通婚姻,結下了較為牢固的同盟關係。
要想消滅蒲總兵,就必須先破除他和當地土人之間的關係。於是王豐以設立土司、冊封官爵、賞賜財物、舉薦做官等等優厚的條件引誘當地土人。當地土人也看到蒲總兵已經窮途末路,而王豐勢力正盛,不可抵擋,況且跟著王豐的利益還比跟著蒲總兵的利益大得多了,於是紛紛棄蒲總兵而歸王豐。
除此之外,益州那邊也出現了變化,隨著白蓮教在揚州、荊州、冀州等地的連續失敗,益州的劉靜香叛軍也聲勢低落了下去,在江州被益州軍擊敗,主力盡喪,殘部退回了南中,打算依託南中之地複雜的地形堅守,至不濟也要自成一國。
而益州軍在擊退了劉靜香之後,卻也未能深入追擊,反而內部爆發了爭鬥,幾名領兵大將為奪取益州的控制權開始相互攻伐,整個益州一時亂成了一片。
不過此時的王豐卻沒有空理會中原的亂局,眼下已經帶著佛道兩家的修士滿天下地追尋心神老祖的蹤跡。奈何那心神老祖的法力的確十分高強,每每能提前察覺王豐等人的靠近,先一步離去。
而王豐本命靈鏡的查探距離又實在有限,無法做到千里之外鎖定對方蹤跡,然後暗中包抄。只得與對方這麼糾纏。
雙方你追我逃了十數日,行程十數萬里。心神老祖就是不與眾人正面交戰。最後,還是前來增援的天庭大將不耐煩了,發文回了天庭,請求增援。天庭探查之後,點出心神老祖已經回了梅里雪山,眾人這才沒有失去方向。
當下眾人兵分三路,隱藏行蹤,往梅里雪山圍了過去。天庭那邊也再次派出了援兵,先一步悄無聲息地在梅里雪山周圍布下了天羅地網。
這一次心神老祖沒能提前逃走,被眾人圍在雪山之中,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心神老祖被天庭、佛門聯手擊殺,其身邊的門徒死傷殆盡。
大戰平息,眾人卻都有些悵然。一是戰鬥異常激烈,心神老祖拚死抵抗之下,給自己這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二是被盜走的一眾高僧的金身和道門仙真的真身並未尋回來。三是心神老祖死的太過乾脆,以至於其是否有其他同黨,這些同黨是誰,在哪裡,這些都並未查清楚。四是最關鍵的,利用金身煉製傀儡的秘術並未找出來,這始終是一大隱憂。
要知道,佛門和天庭之所以不惜大動干戈也要擊殺心神老祖,根本原因便是心神老祖將智光大師的金身煉製成了傀儡,幾乎可以假亂真,若是這門邪術不加遏制,蔓延開來,西方佛門將會大亂不說,整個天界都可能會受到波及。
如今這一門邪惡的傀儡之術沒有找到並銷毀,那就留下了隱患。
思及此,就聽白雲禪師道:「心神老祖死便死了,但此事還不算完。心神老祖還有些門人並未在此,我等必須除惡務盡,將他們一一找出來,問清楚那傀儡之術是否有還有傳承。徹底斬草除根才是。」
眾人聞言,都覺有理,當下轉頭看向了王豐。
就見王豐沉吟了許久,這才緩緩地道:「找尋心神島餘孽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過這部分心神島的弟子與心神老祖分開已經超過了三天,我的靈鏡很難再找出他們的蹤跡來了。而且我心裡卻對心神老祖的死還有些疑惑。」
覺妙大師聞言,訝道:「你察覺有什麼不對勁么?」
王豐搖頭道:「倒是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感覺那心神老祖老奸巨猾,不該這麼容易身死道消才是。」
覺妙大師道:「既然心有疑惑,何不將靈鏡取出,回照一下心神老祖亡故前後的經過,看看是否有什麼不妥之處。」
王豐點了點頭,當即祭出靈鏡,施展留影回光之術,將戰鬥的經過慢慢地回放了幾遍,眾人都仔細觀看,還是並未發現異常。
心神老祖的確是肉身崩解,元神泯滅,死的不能再死了。
王豐這才強壓下心頭揮之不去的疑慮,與眾人一起清理了戰場之後,這才返回中原。
眾修士相約,繼續追查心神島餘孽,追尋被劫走的高僧金身和道門真身。在這件事情上,相互合作,互通消息。
做好約定之後,王豐這才駕遁術返回了交州。此時徐豹和宗元興的兵馬已經殺進了嶺南西路,一路連戰連捷,形勢大好。倒是海公子、常豐林和紅煙攻打瓊州府遇到了麻煩。
瓊州府的海外聯軍有好幾千人,個個武藝高強。雙方連戰數次,海公子他們都顧忌傷亡,提前退兵,因此一直未能大勝。
王豐見此情形,當即飛身來到瓊州府,親自督率大軍與瓊州島的夜叉軍交戰。此時王豐已經放開了手腳,直接用玄磁神火雷、戮神刀和其他道法對付夜叉軍,終於一舉扭轉局面,三戰三捷,將夜叉軍主力殲滅。其殘部千餘人趁夜搶奪了些漁船浮海而逃,也被王豐命令海公子和常豐林督率水師追上,盡數殲滅。
這些留守瓊州府的夜叉軍十分兇殘,在瓊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王豐因此不願意給他們留一點生路。
等到瓊州安定,王豐又回過頭去,幫著葉雪薇和畲姬清剿番禺、雷州等地流竄的聯軍小股殘軍,歷時近月,這才終於將所有殘敵盡數清剿乾淨。
此時徐豹和宗元興討伐蒲總兵也到了關鍵時候,蒲總兵固守嶺西城,城內儲存了三年的糧食,堅守不出。徐豹、宗元興連番攻打,損折許多兵馬,卻仍舊不能破城。
徐豹無奈,只得派人向王豐求援。
蒲總兵麾下都是蒲宗凡人士卒,與夜叉軍又不同,不能肆意用道法攻殺。王豐只得親自去到嶺南西路,認真考察了當地情況之後,認為蒲總兵之所以能堅守城池,並在嶺南西路稱王稱霸,是因為他多年坐鎮嶺南,與當地土人互通婚姻,結下了較為牢固的同盟關係。
要想消滅蒲總兵,就必須先破除他和當地土人之間的關係。於是王豐以設立土司、冊封官爵、賞賜財物、舉薦做官等等優厚的條件引誘當地土人。當地土人也看到蒲總兵已經窮途末路,而王豐勢力正盛,不可抵擋,況且跟著王豐的利益還比跟著蒲總兵的利益大得多了,於是紛紛棄蒲總兵而歸王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