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融入人群
領取衣物、令牌和鐵劍功法,張木算是正式成為武當山的俗家弟子。武當、少林和峨眉等門派,除非表現優秀,否則再強也只是俗家弟子。這個規矩其實有利於普通人,畢竟若是讓大家按照「正式弟子」那般遵守清規戒律,大部分人都受不了。
對於出入宗門的新人,各門派都有指引師父,張木此時正跟著一位「本地人」出身的指引師父前往練功地點。不得不說,人工智慧實在強大,如果不是「本地人」與「外地人」的精神面貌不同,任何人都無法看出這些可以吃喝拉撒練功打架的「本地人」不是「真人」。當今武林,「本地人」不止在傳承門派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使是各個「幫」內也有不俗表現。華夏十大幫派排名第三的鼎元幫有一位副幫主便是「本地人」。
與其他「外地人」相比,張木對「本地人」的感覺更加親切。因為虛擬本界的傳聞,他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真人」。「說不定我也和他們一樣只是人工智慧呢。」
武當山的勢力範圍很大,練功地點較多,張木一眾翻山越嶺很長時間才達到目的。那處是一座小山峰之下,森林茂密,「怪物」豐富。武俠世界里用於練功的「怪物」大體分為兩種,妖獸和盜匪。這兩種「怪物」在世界各處都有刷新,大多數靈智很低,但實力強大的據說智力堪比「正常人」,他們只懂得破壞和殺戮,具有「壞」的標籤,殺死可以獲得聲望。在剛剛進入武俠世界時張木面對的怪物是「不入流野獸」,而在這裡,眾人需要與「九流妖獸」和「九流盜匪」對戰。
武當山在此處的據點位於大湖邊,除了一個儲存糧食和常用療傷葯的木屋再無其他設施,比較簡陋。指導師父要求徒弟們先練劍法、武技,再研讀內功心法,之後進入森林殺怪。練武過程其實蠻枯燥的,每天的重複固定動作,乏味無聊。不過一般來說,既然選擇進入爭鬥比較激烈的武俠世界,那麼人們應該早就想到今天的情況,每個人都能努力的練習,為以後的武林爭霸做準備。
指導師父叫馮嘗,是個不錯的人,能夠十分耐心地指導徒弟們的修鍊。除了對張木。張木這個人,因為生在只有一人的孤兒院,形單影隻,孤單寂寞,既熱烈期望結交友人,又害怕受到歧視。其與人交流時常拿不準節奏,算不清深淺。面對陌生人時表現的比較沉默,害羞,不敢發言,可若是熟悉之後,他的嘴便停不下來,說個沒完,而且說的話沒個輕重緩急,經常讓人「措手不及」。就像現在,張木在漸漸與同批師兄弟熟識后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話,打擾眾人修鍊。大家都覺得張木是個不認真的人,下意識疏遠他,排擠他。馮嘗也不例外。
「……」並不擅長察言觀色的張木在很久后才看出師兄弟對他的態度,頓時覺得心傷,於是閉口不言,再不敢胡說。因為這,在指導師父與徒弟們討論時他總是默默無語,結果便是「微不足道」,為眾人所無視。倍感凄涼的張木受不了練功團的氣氛,在劍法稍微有些熟練后一個人進入森林。馮嘗並沒有阻止張木,反而覺得他離開能讓徒弟們少受干擾,但仍舊出言囑咐,叫其不要進入太深,小心性命。
張木低著頭進入密林,踩著鬆軟的落葉一路行走。他知道,自己的師兄弟對他的態度是正常的,沒有任何錯誤,他確實傷心,可絕對不會責怪眾人。武俠世界的戰鬥太過平常,必須全力提升自身能力,任何外部影響都不該存在。修鍊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個人都在努力,他的存在影響大家修鍊。「唉~」微微嘆氣,感慨自己不懂人情世故,悲哀命運對一個孤兒的不公。胡思亂想間,張木注意力不夠集中,未能發現危險,「嗷~」一隻野豬突然衝過來重重撞在他身上。「哎呀~」張木只覺得腰部一痛,立刻反應過來,三步兩步退後,與野豬拉開距離。「還好,還好,只是一個『不入流野獸』。」忍著疼痛,執劍向前,先是跳起躲過野豬衝擊,隨後一劍刺出,正中野豬要害,了結其性命。這種「不入流野獸」張木在剛剛進入江湖時就能擊敗,現在更是不在話下。
野豬這一撞,既撞疼了張木,也撞醒了他。「我不能在這裡自怨自艾。只要努力提升實力,一切都會變好的。」常年一個人生活他養成一個好習慣,「自我鼓勵」,「有道是一美遮百丑,若有一日功成名就,縱有千般不是,想來大家也不會棄我於無顧。加油,打起精神,不要灰心,不要放棄。」下定決心,掃除陰霾,邁著輕盈而穩重的步伐,張木開始尋找其他「怪物」。
夜幕降臨。
「傷口好疼。」渾身傷痕的張木回到營地據點,找到馮嘗討要療傷葯。
馮嘗見張木身上的傷痕,心中暗道:「其實還是個不錯的孩子。」小心翼翼幫徒弟敷好藥品,他說,「明天你在湖邊自修,不要再出去。總結一下今天的戰鬥,運轉內功,想來你的傷很快就會好的。我覺得你對內力的了解還是不夠,攻防只靠蠻力,自然容易受傷。修鍊需要努力,但不要著急,通透原理才能事半功倍。」
「謝謝師父教誨。」張木誠心感謝道。
第二天,馮嘗帶著一眾徒弟入森林歷練,張木在湖邊自修。對於內力,他確實不懂。在前一日與林中野獸搏鬥時也曾想著使用,可並未察覺出特別效果,索性便不用了。如今平靜下來仔細回憶,覺得一是他內力不夠渾厚,使用出效果不佳;二是他使用的方法不對。一面按照心法秘籍將微弱的內力按照特定規律在體內108個大穴中運行,一面仔細琢磨使用方法。待馮嘗等人回來,張木立刻恭敬走過去詢問自己的疑惑,馮嘗細細為他講解,有時候還有其他師兄弟參與討論。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木漸漸融入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