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559.累世名門

第560章 559.累世名門

「什麼?推舉兩個郡中大姓,遷居長陵?」周太公站了起來,有些不敢相信。

原本聽說皇帝放棄建陵了,周太公鬆了口氣,以為陵邑制不會實行了,沒想到皇帝是逗著他們玩,又拿出原來就有的帝陵做文章。總而言之,不建陵不代表不推行陵邑制。

「父親,若遷徙兩個大姓,我汝南周氏有些危險,咱們還得早做謀划。」周太公的兒子周嘉說道。

汝南安城周氏是西漢汝墳侯周仁的後裔,周仁生十子,徙於安成。周仁五世孫周燕,生五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職。五子號稱「五龍」,各居一里,皆以儒學傳家。子孫繁盛,分衍出許多支脈。

如今周氏的族長是周燕的曾孫,曾在外郡為官,他的長子周嘉出仕為郡主簿。王莽末年,曾跟著太守何敞討賊,戰不利,拚死用自己的身軀捍衛何敞,連建武皇帝劉秀都聽說過他的事迹。後來被太守舉為孝廉,還沒等他入朝,兩漢在汝南開戰,因此不能成行,回到家中隱居。

周氏往遠了說出自於周平王姬宜臼之子周烈,是千年望族。汝南安城周氏只是一個分支,在本地紮根也歷經了兩百餘年,就在最近幾代,還屢出兩千石的高官。

兩百年積累下來,汝南周氏不僅積累了巨大的名聲和顯赫的地位,而且財力雄厚,田畝無數,具體數目恐怕連周太公都不清楚。

這麼龐大的家族如果一起遷走,相當於一棵兩百多年的老樹被連根拔起,哪個枝葉也不能倖免。

樹挪死,人挪活。汝南周氏到了長陵不知是死是活,反正以往的風光是別再想了。

周嘉寬慰周太公道:「汝南是高門大姓聚居之地,殷氏、藍氏、齊氏、昌氏、穆氏、梅氏等都與周氏相當,若論哪家田畝更多,還真是說不清楚,不過是選取兩姓,未必輪得到周氏,父親不必過分憂慮。」

汝南的名門大姓有數十個,其中頂尖的一批也有七八個,實力都在伯仲之間,七八個選兩個,從概率上來說並不算太高,周氏有逃脫的希望。

但是從近幾代的表現來說,周氏子弟更加出色一些,三代以前的周氏五龍,五兄弟全是刺史和太守之類的高官,這種變態的繁榮實在是太少見了。

周太公嘆道:「好在父親和我兩代專心治學,少置產業,若真論起田地之廣,周氏大概比不上藍氏和齊氏,汝南大姓中,齊氏大概是田地最多的。」

齊氏是田氏代齊后,原姜姓齊王之後,以國為氏,稱齊姓,尊姜尚為得姓之祖。徙至汝南后發揮齊人善於經營的長處,致力於農商之業,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周氏累代高官的輝煌,在經濟上卻足可以傲視汝南一眾名門。

「以田地而論,齊氏必會佔一個名額了。」周太公多少放鬆了些,覺得總算是推出去一個名額,周氏遷徙的風險降低了許多。

周嘉沒有說話,並不是同意父親的看法,而是不想讓他太過擔心。

周嘉雖然只有三十歲出頭,見識卻很老到。他少年時在長安太學讀書,結交豪富,後來四處遊歷,蹤跡踏遍關內外。歸鄉后,他年紀輕輕便在郡中為官,歷練多年,無論是遊學還是做官,經歷都足夠豐富。

他和父親的看法不盡相同。雖然詔令明確是要遷徙田多者,但是若深究朝廷的意思,不過是為了鞏固統治,將最有勢力,對朝廷潛在威脅最大者連根拔除。從這一點上來說,歷任高官的周氏在政治上的份量遠遠重於埋頭農商的齊氏。何況周氏中多人曾在建武朝為官為吏,如今換了門庭,官府多少對他們有些懷疑和忌憚。

周嘉臨走時,周太公囑咐道:「你這次回郡里,好好向太守探探口風,楊延壽那廝平日沒少得周氏的好處,在這種要緊的時候總得關照一下。」

周嘉在楊延壽上任后復職為郡主簿,在別人看來算是太守的親信。不過周嘉知道,楊太守雖然很欣賞他,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出身本郡豪門的屬吏,更多的是利用。他真正信得過的只有上任時從長安帶來的幾個人,還有就是別駕袁昌。

袁昌同樣出自名門,他是西漢名臣袁盎之後,前漢廣陵太守袁良之子。

袁昌很有才能,但他成為太守心腹不只是因為才能,更因為他剛從陳郡遷來,在汝南根基尚淺。一個沒有根基的外來戶若想出人頭地,只能選擇依附太守,為同是外來戶的太守所用。

周嘉沒有去太守那裡套近乎。在他看來,周太公所說的平時貢獻給太守的好處,在這時候不一定頂用。汝南的這些豪門哪一個平時不孝敬太守?他周氏又並沒有比別人多做什麼,太守憑什麼對周氏另眼相看?

沒幾天,太守召集門下屬吏,說道:「經查閱籍冊,圈定本郡二十七家大姓為遷陵侯選。以田地多寡為準,由這二十七姓共同推選出兩姓。若無異議,便遷此兩姓,若被舉出的兩姓不服,可由他們另推別姓代已,如有爭執,由官府居中裁決。當然,官府不會憑空決斷,而是要上門測量各姓田畝,以測量結果為準。」

一個出身藍氏的吏員提議道:「官府有現成的田冊,何不依據簿冊記載,直接選取?」

楊延壽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眼光一掃,方才問道:「諸位皆是這個意思么?」

話音剛落,出身穆氏的賊曹掾便站了出來,說道:「下吏以為不可!汝南戰亂多年,簿冊多有遺失,本就做不得准,何況各姓田地這幾年間多有變動,未來得及在官府登記,與簿冊所載多有不符。」

不用說也知道,這穆氏大概在田冊上登記田地較多,生怕被直接選了去。

楊延壽道:「那還是由各姓推選吧,彼等皆處同郡,知根知底,共舉出來的必定是真正的頂尖豪門。」

官府發下了正式的文書,送至二十七個豪門大戶,限五日之內,各舉出兩家豪門。如若拒絕推舉,便視作自薦。

太守貼心地讓手下官吏休沐三天,這些人都是豪門大戶在郡里的代表,是家族的中堅力量,遇到這種大事,他們是一定要回去幫著拿主意的。

周太公一見周嘉回來,劈頭問道:「你可曾去與楊太守交涉?他可否對周氏網開一面?哦,想必平日那些好處是不夠的,我想好了,可再送一份大禮給他,就是耗費百萬金,也不能讓周氏登上遷陵的名冊!」

「父親!兒子沒去見太守。」

見周太公臉有慍色,周嘉忙又道:「兒子聽說,齊氏、藍氏和穆氏的族長都曾去拜訪楊太守,等到他們走後,便有些話傳出來,說是這幾姓欲出巨資賄賂太守,卻被楊太守拒絕。」

周太公明顯不信,鼻子里出氣道:「哼!那楊延壽拿慣了的,怎麼會突然變得如此廉潔,想必是什麼謠言。。。看來是周氏動手晚了。」

「不是謠言,是真的!兒子打探明白了,這些話是太守自己有意透露出來的,想必是要標榜自己的剛直,也是要杜絕後來之人。」

周嘉在郡里做了多年的主簿,完全不必去找太守探什麼口風,他的消息靈通得很。他知道幾個大姓確實在太守那兒碰了釘子。

「父親,看來這次朝廷要來真的了,楊太守不敢徇私!」

太守剛從長安回來便開始推行陵邑制,明顯是得了皇帝的授意,這差使他必須得辦好。再有就是這件事干係太大,對於被遷豪門來說是塌天大事,如果這裡有什麼不公平,他們絕不會束手就擒,一定會拚死一爭。楊延壽若真玩什麼貓膩,說不定被人抓住把柄,一口咬死。

周嘉道:「父親,兒子琢磨過當今皇帝,他的性子平時算是好的。王師進汝南秋毫無犯,天下各郡免田稅兩年,這些都是仁德之主所為。但是您發現沒有,一旦陛下想做什麼事,那就必定要辦到,容不得絲毫的敷衍。前次強拆塢壁之時,危氏和盛氏堅持不拆,想著要聯手發兵對抗強拆官兵,虧了楊太守恩威並施,才算是壓住了這二姓。兒子聽說,各郡其實都已得了聖命,對於起兵對抗強拆的豪族,以謀反罪論處,可就近請兵滅其闔族。天下可是真的有幾家因為塢壁被滅了族,陛下可不是說著玩。這一次強遷大豪,想必也是真的,陛下大概早就磨好了刀,就等著哪個膽大的出頭,他好殺雞儆猴,給咱們來個下馬威。您想,那一郡之豪再強,能強得過朝廷么?父親,這次強遷之事可萬萬馬虎不得,若一個不小心,恐怕要破家亡身,闔族俱滅!」

周太公道:「聽你這麼說,是一點法子也沒有的了,只好聽憑官府的擺布!」

「如今只能走一步是一步,看看形勢再說。」

「那眼下這一步怎麼走?周氏要推選哪兩個大姓出來?我本來誰也不想選,選了誰就會得罪了誰,可楊延壽這廝竟如此陰損,若是不選便算是自薦,這是什麼道理?」

「父親,選誰都是一樣。楊太守並不在乎選出誰來,只要各豪門大戶選了,相互之間必然心生嫌隙,不管誰被選出,必然不服,一定會咬出別的大姓,如此一來,汝南豪門之間再無和睦可言。父親,官府的用心您還不明白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牛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牛吏
上一章下一章

第560章 559.累世名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