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欲翻雲誰執乾坤
周憲聽著內侍總管笑說著外間送來的郭榮大捷消息,她雖然在前世也有所耳聞,且也看了郭榮的書信,但是聽內侍講著郭榮北征月余大捷之時,心中還是激動的。
「好了,你去膳食司傳令,陛下大捷,隨陛下親征的諸將領中有在京家眷的,賞賜蒸羊羹一道。宮中內侍及宮女也在循例之上多加一道肉菜。」周憲笑道。
總管很高興地下去了,先帝和當今的陛下都是儉省之人,宮人的吃食也不可能好到那裡去,雖然不是賞銀什麼的,多加一道肉菜大夥也都會高興的。
「娘娘,這樣說來陛下一定會在秋末冬初時回來的。」秀淮從麻利地將周憲身前案上的筆墨紙硯擺弄好。
周憲心中卻很是擔憂,前世之時,郭榮便是力克三關之後突然染病的。摸了摸左手腕上的碧色印記,周憲只望那龍女不是騙自己的。想到郭榮也吃過秘境之中的果子,身體應該不會像從前一樣,且很多日子,帶著他在秘境中歇息,也不是真的如其他人所見那般日日勞累的。
想了半天,周憲才提筆寫起書信來,最終也只得題了李白的一首《冬歌》而已——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自己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知道丈夫的志向和心胸,所以可以一次次地送他出征,等他歸來。但是並不是表示這樣自己心中就沒有半點的遺憾的,她知道郭榮其實也是懂的。
周憲想了想,沒有再多寫什麼,將一頁大半空白的紙張塞進信封后,便讓豐哥和寧哥各自執筆寫下了童言稚語給郭榮。她只是想再一次地告訴郭榮,她和孩子們,都在大寧宮中等著他回來。
「阿娘,我聽王先生說過,阿爹此戰乃是奇策。只要收復了燕雲,北漢就不在話下啦。」豐哥聽王著說起自家同北漢的讎隙,倒很是明白父親為何親征幽雲的。
寧哥雖然懵懵懂懂的,但是這一個多月,他還是挺想念父親的,雖然字寫得歪歪扭扭不成樣子的,但是那幾句隨著先生讀書習武的話還是說明白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少吃點心陪妹妹玩兒。
周憲看了看兩人的信,心中的擔憂去了一些,將其都封好了,又找出自己新做的一件素色戰袍,一起包好了,這才讓秀淮將其送出去了,此包裹會同中樞的文書一起八百里加急送往郭榮的手上的。
而第二日里,當江南李景過世的消息傳來了汴京后,周憲也很快知道了,她沉默了半晌嘆了一口氣,李景這個前世的公公,自己並沒有接觸多少,但是依舊有著一絲惆悵。想到李煜即將登位,周憲才將心思從南唐那邊拉了回來。各人有各人的路,都是自己選的,如此而已。而弔唁之人,中樞諸相想來已經有所決定了。倒是淮南因為大旱饑民無數的事情,讓周憲更加掛了一份心,倒是可以為郭榮盡一份心的,也算是積德了。
「傳我的旨意下去,即日起我的膳食比照陛下減等的旨意也減等,宮中用度酌情儉省,換以米糧救濟淮南饑民。」
秀淮有幾分躊躇,同秀南互看了一眼,才道:「娘娘,奴婢聽說中樞相公們已經出了決斷,說是已經有了賑災之文書送出去了。娘娘每日的用度本就不多,如果再儉省,這宮中餘下之人又該如何呢?再說了,若是陛下回來知道了,只怕也是要生氣的。」
周憲笑道:「之前陛下的旨意,也只是他自己的膳食減等,其餘諸人不在此例。我自然同他是一樣的。這也儉省不到那裡去的,不過是略微盡一份心意罷了。」況且有向訓坐鎮淮南,理應不會出什麼大亂子的。
兩個宮女這才勉強下去傳旨去了。
不說周憲這裡的事情,只說周宣那邊卻是滿心激動的。她雖然憂愁南唐的未來,但是如今的情景也由不得她退縮了。國后之位她勢在必得!所以雖然有鐘太后反對立周宣為後,但是卻沒有有力的說辭來反對,最終她還是如願地做了國后,雖然比李煜登位要晚了一個多月。
「娘娘,恭喜娘娘!」周夫人看著長女一身大紅鳳袍,儀態大方高貴,滿臉都是笑意。
周宣翹起手指,看著染成紅色的指甲,手指上光芒璀璨的戒指,抿唇淺笑。小妹沒有進宮,甚好。也免得自己對她動手了。這個時候還不是和周家扯破臉的時候。
「大公子被封為世子,娘娘您這位置就穩妥啦!」周夫人想到世子的位置沒有定,就說了一句,她以為大外孫仲寓的世子之位是一定的。豈料皇太后說世子不宜定得太早,且仲寕算是前太子弘翼的嗣子,也有登上世子之位的可能,還是看看再說。李煜便沒有提世子之事了。
周宣臉色沉了沉,鐘太后如今還想著給自己下絆子,她心中氣很是不順,李煜對鐘太后很是孝順,自己目前也只能委屈求全了。周宣心思急轉,想到了其他事情上,同趙匡胤的聯繫倒是該加緊了。大周的皇帝北征,趙匡胤應該也是隨征的將領了,應該等到大周皇帝一死,周憲做了寡婦,趙匡胤就會黃袍加身吧!周宣對自己能想到大體歷史脈絡很是滿意,周憲,即使她如今是風光的皇后,以後還不是守著孩子日夜擔心受怕的寡婦一個?
周夫人見周宣的臉色先是不好,后又轉好,以為她是有了主意。便低聲道:「娘娘您雖然貴為國后了,但是太后那裡還是多多走動一番吧,她畢竟是你的婆婆國主的親生母親。如今不是王府里,這皇宮之中什麼都多,美人更是多,沒有了婆婆的歡心,這正妻也不會好過啊!」
周夫人擔心的,自然是鐘太後會等先帝大葬之後,會乘機向後宮填充更多的美人,以分薄女兒的身上的恩寵。
周宣自然知道周夫人的意思,她搖了搖頭淡笑道:「母親放心吧,這件事情我心中有數。」
周夫人見周宣成竹在胸的樣子,想到長女一直以來表現得聰慧和強悍,便將不再擔心了。事情一畢,周夫人就出宮出了。不久之後,皇宮之中就傳出了國后自許佛門代替國主和她自己為先帝禮佛三年的事情來。不管人們心中如何想,表面上,大家都是一致稱讚國后的仁孝。自唐末以來天下大亂理道德都被拋諸腦後了,如今周宣這麼一出,倒是讓聚集金陵的讀書人稱道了。
當然周宣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她的目的其實很簡單,自己這個兒媳為公公如此了,那麼作為兒子的李煜,便更要守禮了。後宮之中這個時候就不會進什麼美人了。
鍾皇后當然知道周宣這樣做的意圖,只是勾起唇角冷冷一笑,看向延福宮中李景的畫像,下定決心般道:「我知道皇上你走時最不放心的就是重光了,你放心,國事上我無法做什麼,但是絕對不會任由一個女子將他捏住,毀掉祖宗創下的基業。」
而這個時候的趙匡胤,早已經入了劍門關,進入了成都府。一路之上,但見蜀國秀麗風光,感嘆大好河山之美,更是為此地較之開封還略勝一籌的繁榮而驚嘆。
「二哥,蜀國山川秀麗,成都富庶之名,果真是名不虛傳。」韓重贇也道。「若是陛下讓咱們哥倆做的是征蜀的前鋒將軍就好了,比做使臣可要風光多了。」
趙匡胤聞言一笑,自己雖然想隨天子親征以求立功,但是契丹勢大,諸將中許多人都是有懼意的,加之幽雲一地苦寒,便是有天子壓陣,只怕也很難討得好去,想來會有人勸請陛下回朝了,而以陛下的心性,那些勸解之人只怕討不得好去……說來,他也不大理解陛下為何執著於收復幽雲,而置富庶的兩川同江南不顧呢?搖了搖頭,他看了眼離自己兩人又幾步距離的文官使臣禮部小吏徐台符,笑容便淡了幾分。
他們入川后,主事之人是這文官小吏,幸好那徐台符也知道輕重,對於趙、韓兩人的話語倒是很恭敬。
跟著兩人身後的一文士打扮的書生卻笑得富有深意,對著趙匡胤道:「陛下遣指揮你來蜀,也並非全無所圖的,只要我們從中多做些事情,所立之功勛就會不下北征契丹了。」
趙匡胤看向書生,笑道:「則平有何高見?」
書生看了看熙熙攘攘的街道,「此處並非說話的好地方,不如待回了驛館,在下詳細和指揮分說?」
趙匡胤應了,倒是韓重贇暗地裡撇了撇嘴,暗想這趙普還真是會故作高深,在這蜀地還能立下什麼大功不成?(趙普,字則平)
「兩位將軍,蜀國的樞密使王昭遠府上送來了帖子,說是設宴共慶我大周陛下的大捷呢。」趙匡胤帶來的士卒將一封書信送了上來。
趙匡胤擺了擺手,同趙普對視了一眼。
「指揮,看,這個機會來了。」趙普微笑,隨即細細說給了趙匡胤和韓重贇聽了。
趙匡胤聽完起身,在廳中踱步了半天,眼中光芒大亮,只是面上還有意思猶豫:「我當初出汴梁城時,陛下曾交代,穩住蜀國便是目的。若依著則平你所言,事成則好說,若是事敗,我等眾人失了性命不說,只怕家人也要受到牽連了。」
趙普篤定道:「指揮若依我所謀划,此事有八分勝算。到底如何行事,在下全聽指揮你決定了。」
趙匡胤沉思了片刻,看向韓重贇道:「我們兄弟一場,哥哥我有意謀這場棋局,若是韓兄弟你擔心,可先行離去。」
韓重贇聽趙普說時,便已經心動了,大聲嚷道:「富貴高位在於人,兄弟豈是貪生怕死之人?我自然是跟著趙二哥你干這一場了。」
「好!」趙匡胤大喜,隨即讓人依照之前趙匡義留下的聯絡方式,將消息送了出去。
而趙匡義,在郭榮親征契丹月余大捷的消息傳來后,更是受到了孟昶的信賴。接到兄長送進來的消息后,他心中狂喜不已。他深知孟昶這樣貪圖享樂和女色之人,也絕對不是什麼鐵骨錚錚之人。他猜想著孟昶心中或許已經動搖了,只差一個最完美的借口。如今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而趙匡義猜想得確實很正確。孟昶心中懼怕周軍之勢,但是他登上皇位近二十年,讓他學江南的李景一樣自去皇位號稱國主奉中原為正朔,他的自尊心和帝王的傲氣讓他不能那樣做。但是見過了趙匡胤等人的強硬后,他知道,同中原的郭榮比起來,自己並無勝算。這樣猶豫之中,孟昶想起了他以前最為信賴的「好兄弟好臣子」王昭遠來。
王昭遠對趙匡胤等人送去了帖子,不過是想試探一番罷了。他雖然自己吹噓熟讀兵書,知曉兵事,但是事實到底如何,也知道他自己心中最為清楚的。聽到皇帝的召見,想起之前他的冷淡,王昭遠心想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讓皇帝對他再次信任起來才是。
「王相公好。」趙匡義從御道之後步出,看見王昭遠,做出驚訝狀。
王昭遠呵呵一笑,像是他和趙匡義之間並沒有發生過什麼不好的事情一樣,道:「趙總管倒是大忙人啊!哎,說來我也給令兄送去了請帖,若是令兄沒有空,趙總管若是能賞臉,王某也是高興之極的。」
趙匡義淡笑道:「兄長確實很忙,在下聽他說他們不兩日就要啟程回中原去了,如今周國傾重兵北征契丹,兄長自然不能在蜀地久留的……瞧我這腦子,一想到兄長要走了,就很是難過。畢竟自我來蜀國之後,我們兄弟見面的機會就不多了。」
王昭遠聽了心頭一動,笑著朝趙匡義拱拱手,往孟昶的永齡殿去了。
趙匡義抿緊唇,目光森然地看著王昭遠的身影消失,嘴角才勾出一絲滿是惡意的笑容。
王昭遠聽了孟昶的話后,知道他這是被周軍之勢嚇怕了,但是他心中卻是另有打算的,如今周國傾國之力北征,秦鳳乃至關中一帶必然疏於防護,若是自己這個時候領軍出征,大敗周軍應該不是難事。不僅能讓自己的威信上升,在陛下這裡說話也就更有分量了。
「陛下,如今郭榮全力北伐,正是我蜀國乘機出兵關中的最好時機啊!趙匡胤等人前來,不過是了讓我國心生惶恐不敢生出出兵之心思罷了。」
孟昶覺得王昭遠此言很有道理,再一想南唐的李景,他雖然還是有些懼怕周軍之勢,但是無疑王昭遠的話,對他的誘惑更大。也是,若是能乘機將秦鳳四州奪回,甚至將關中據為己有,蜀國之勢必將大震了。
王昭遠見孟昶有所動搖,忙趁熱打鐵道:「陛下,臣以性命擔保,此次出戰定萬無一失。」
孟昶起身,拍了拍王昭遠的肩膀道:「如此,蜀國之國祚便賴昭遠你了。若是此戰功成,朕拜昭遠你為開國公,儀同三司。」
王昭遠心中狂喜,又是一番保證后,這才去了樞密院的官署。而孟昶,自然要召見眾臣說出兵之事了。
趙匡義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馬上就將消息傳了出去給趙匡胤知曉了。看著巍峨的蜀國宮城,趙匡義伸出手掌,頓生一種將眾人全都玩弄於鼓掌之感覺來。難怪有人想執掌乾坤翻雲覆雨呢!
趙匡胤一收到消息,就和韓重贇、趙普等帶著二十多名隨從匆忙出了驛站離開了成都城,因此當蜀國兵馬將驛站圍起來時,也只是抓住了徐台符幾個文人。
趙匡胤等人逃離,也徹底讓孟昶下定了聽從王昭遠建議的決心。即便許多臣子勸說孟昶謹慎用兵,但是孟昶心意已決,隨即蜀國兵馬大動起來。而趙匡胤等人離開了成都府,過蜀道往鳳州而去,只因鳳翔節度使兼西南邊都部署王景在此坐鎮秦鳳四州。
王景雖然年過六十,但是老當益壯,他早年同郭威的關係就不錯,且不像郭崇威、符彥卿等人那樣倚老賣老,雖然少了幾分謀略,但是行軍問政,都是老成持重且較為公正,故郭榮繼位之後,一向加恩於他。王景本來有心上奏疏隨天子北征契丹,但是想到四州之地至關重要,乃是轄制關中入川的重地,實在不能輕忽。因此心中還極其鬱悶的。這日聽聞趙匡胤等人求見,稟明了蜀國的異變后,王景不知道有多高興。
「哈哈哈,好!好!老夫還愁沒有仗打,這蜀國人就送上門來了!」王景大笑了一番,對趙匡胤也格外器重起來。
趙匡胤心中鬆快,蜀地之變,是他的也是匡義的機會!
「韓都頭,你說趙匡胤如此作為,就不怕陛下怪罪?居然如此輕忽挑起了兩國爭端。」一灰布衣裳的漢子跟著趙匡胤將一切都看在眼中,有些不解的問他的頭領謝濤。
謝濤眯了眯眼道:「陛下心中如何想我不知道,只不過,這件事情到頭來,若是依照他的謀劃成了,陛下勢必會獎賞於他……」趙匡胤此人心機果然不簡單,難怪陛下要自己幾人一路上跟著他呢。
西南這邊的仗即將打響,而遠在燕雲的郭榮,早前對著有畏懼之意的諸將道:「當年晉出帝石重貴對契丹宣戰,尚可取得白團衛大捷,契丹人幾乎全軍覆沒,耶律德光也差點被生擒。之後若非是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幾人的倒戈相向,汴梁城何故會陷落在契丹人的馬蹄之下?今日我大周比之當年的石重貴時強大了不知道多少,朕也自認比之耶律璟要勝幾分,爾等倒是反過來懼怕起契丹人來了?朕真是好生不解呀!」
在座的有退意的諸將還能說什麼?只能燥得滿臉通紅羞愧不已。而張藏英等經常同契丹人敵對的將領,心中則暗自高興著,陛下這話說得好,何止是陛下不解,就是他們這個大老爺們也不解,大周軍隊並不比契丹人弱,還怕他個鳥?
「末將請戰!」張藏英率先掀袍跪倒。
「末將亦請戰!」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義武軍節度使孫行友以及李重進、張永德、韓通、白重贊、劉晟等紛紛出列跪倒。
其餘臉紅耳燥的諸將像是韓令坤、王審琦、李繼勛等人在郭榮的目光掃視下,也紛紛跪倒。
「很好!劉重進,朕命令你立刻率先鋒所部攻打固安城,曹翰,你隨劉節帥一起作為策應邊鋒;李重進、韓通你二人分率所部攻打涿縣,張藏英,你則率部向北阻攔向幽州靠近的契丹騎兵,至於孫行友,你即刻率部向西北方向的易州進發。至於其餘諸將,明日起隨我渡河,三日之內,朕要看見幽州城的牆頭!」
張永德想了想道:「陛下,末將猜測契丹人或許派使者王北漢去了,是否要分派一部兵士向西以防北漢人乘虛而入?」
郭榮前世乃是派了李重進帶部向西而去的,雖然李重進所部當年在井徑口大敗北漢軍隊,但那個時候的自己,早就因為病重已經不得不迴轉汴梁城了。
「永德所言,朕早就有所防備了,早在離汴梁之時,已經傳詔令給了建雄節度使楊廷璋、昭義節度使李筠以及鎮州節度使武行德三人,勢必不讓北漢人乘虛而入。」
眾人心中這才又驚又佩,收起其他心思,只想著幾日後和契丹人的大戰了。
郭榮讓眾人散去,這才靠坐在大椅之上,有些嘆息。天下之大,知他心意和抱負者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此時,他腦海中想的不是明後日的大戰,而是遠在汴梁的周憲,內心裡少有的生出了几絲倦怠之意,多了幾分柔情。
天子營帳不遠處,幾個掛帶持械的親兵在巡視,其中有兩人便是阿久同郭孝儀。他們兩如今被編在了陸二虎的親兵帳里,聽聞大戰在即,莫不是歡心鼓舞!天子最喜同士卒一起上陣殺敵,他們這些親兵們也有了立功殺敵的機會。風華正茂的少年們,誰不想征戰沙場一舉成名?
「誒,聽說了沒有,陛下發了老大的火,想來那些個人不敢再提什麼撤兵了。」郭孝儀撞了撞阿久的肩膀低聲道。
「不是說張藏應將軍、劉重進劉節帥等幾人匆匆而出了么?看來是不會回撤了。」阿久眯了眯眼,他早明白了自己這個天子姐夫的性子,那些個內心膽怯之人,還真是不信邪呢!見到白重贊這個未來泰山大人的身影,阿久不自覺的站直了身子,惹來郭孝儀的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