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0006

別里科夫走後,丁乙先是趕緊兩、三口吸掉那盒還溫熱的半凝狀「營養湯」——那味道讓對食物的記憶還處於中華美食標準的丁乙有種吃軟泥漿糊的感覺——然後抓起筆形終端,就剛才別里科夫談及的內容,專門搜索了相關資料瀏覽了起來。

儘管不想參合別人的什麼大計劃,但丁乙更不想自己一無所知的主動鑽進別人的陷阱里去,冰凍實驗可能是有傷到了他的腦細胞,但只是小部分記憶受到影響,對於一些事情的分析判斷上,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按照聯邦的官方說法,太陽系聯邦自從人類踏足星空,成功殖民火星時,就出現了雛形,那個時候的人類,在母星上還存在有多個不同勢力政權,但在母星難以再讓人類繼續居住,所有人都往火星遷移后,所有勢力同意建立一個統一的聯合政府,自此,太陽系聯邦就在這個基礎上逐漸成型,並開始對整個太陽系內可殖民星球——不管大小,不管環境——進行殖民行動。

直到兩百多年後,人類在太陽系外環區域,也就是柯伊伯帶範圍中,發現了一座被他們後來命名為星門的太空環狀人造物體,但這個直徑達到六千公里巨大的人造物體,並不是人類製造的,也不是所謂黃金時代的人類製造,不被當時人類雷達設備遠程發現,只能被人直接以肉眼方式觀察到。

從上面發現的一些可能是文字的內容來看,可能是人類之外的文明建造,只是這座巨大的太空人造物體在被人類發現時,是處於一種關閉的狀態,沒有一絲建造者存在的蹤跡,任憑當時的科學家們如何檢查,都找不到一絲製造這扇星門的文明存在的痕迹——他們只能暫時分析出這座星門存在時間超過十萬個母星標準年。

當時的人類科學家們還是相當務實的,在無法尋找到製造者們的痕迹后,他們很乾脆的開始對整個星門進行了各種研究,甚至在發現整座建築物還保存完整可以正常運行后,還為整座巨環提供了足夠的能源后啟動了這座異族造物。這個時期人類已經初步掌握了核聚變技術,所以為星門準備了一百二十座當時所能製造最大型號的反應堆進行供能

——之所以要準備一百二十座,是因為當時的研究人員計算后認為,啟動那個異族太空設施最低能量需求就得要那麼多個,不是不能準備更多座反應堆供能,只是研究人員也曾擔心會出現什麼不好的後果從而不敢為整個設施提供更多能源。

獲得了足夠的能源供應,這座別人所製造的巨大結構體,撕裂了空間,開啟了一個巨大的空間隧道,在震驚了當時的那些科學家們后,為人類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一些具備相當多冒險精神的科學家,在留下遺書後,搭乘飛船通過了那扇「大門」,花費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來到了另一個恆星系,另一個擁有著更加豐富資源的星系,就此,人類才真正踏上了星際時代。

儘管在這個新星系也沒有發現製造星門的異族存在跡象,但已經踏出這一步的人類不可能就止停下腳步,他們在逆向研究了整座星門系統后——空間隧道的另一頭,也有一座星門存在,第一艘穿過隧道的人類飛船便是從這裡飛出,之後人類科學家們也發現,他們為其中一座星門提供能源的同時,另一座星門也會得到能源供應——他們研發出了人類自己的星門技術。

整個星門科技簡單說來,就是強行以巨大的能量衝擊空間,打開一個蟲洞,當然這個時候的蟲洞並不太穩定,需要以打開它時的巨量能源持續輸出進行維持,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在打開的這個蟲洞節點位置修築星門設施以穩定這個通道,然後通過這個通道,運輸船將材料運送蟲洞的另一端,在另一開口處修築好同樣的設施后,這個星門才會最終穩定,之後維持通道所需要的能量才會減少。

人類很幸運,在自己還沒有獲得跨星系航行技術時,就在自己的地盤上發現了一座現成的星門設施,啟動這座存在時期超過十萬年的設施,獲得了相關的技術,而不需要自己從頭開始研究一應科技,這也是為何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人類的勢力範圍瘋狂擴張到半徑三千光年。

在這一過程中,除了人類自己建造了部分星門外,還發現了更多的異族星門,減少了更多擴張時間上的消耗。那些異族製造的,早就存在多年的古代星門全都連通著一個個擁有生態星球的星系,且不管那些星系適不適合人類定居,但至少適合生命的誕生。而人類自己的製造的星門,是古代星門所沒有連通的星系,那些人類自己找到的星系,就沒有生態星球存在,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具備生命誕生的世界,在找到這樣的星系后,人類一般也只將那些星系當成純粹的礦產星系使用,而不是殖民星區。

在這一過程中,人類自然也製造了不少的星門,但是製造星門,也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事。

一座能夠提供穩定、安全通行空間通道的星門,體積巨大,哪怕是環狀結構,也需要巨量的資源來進行建造——而且一造就得在兩端各造一座——這些需要的資源,足夠建造多座千萬人級別的殖民星球首府城市。

這樣巨大的消耗量,如果不是人類已經踏入星空,獲得了近乎無盡的資源,是經不起這樣消耗的。也因為這樣的原因,當初為了探索宇宙,飛速擴張的太陽系聯邦政府幾乎是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到了探索古代星門,製造人類星門,探索新的星系,殖民可殖民的星球,然後開啟新的星門,重複上述過程,導致了資金和物資的流向都倒向這一方面。

而那些新開發的殖民星球,由於得不到足夠的資金,開發速度一直都處於一種緩慢的階段。而是在資源需求上,自己開採出來的資源會被轉移到星門計劃上,自己不能開採出來的資源又難以從外界獲取,這就導致了後來相當多的殖民星球對聯邦政府只顧著星門計劃,而不顧殖民地居民生活所需的行為越發不滿。

【也許分|裂的種子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出現在那些殖民地居民們的心中了。】看到這個地方,丁乙暗暗猜測道,但他不會就此認定問題都出自聯邦政府這一邊,畢竟這些資料是聯邦政府自己整理出來的,說明聯邦政府可能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隻要之後聯邦政府好好改正這個錯誤,那麼一切都還是能糾正過來的,畢竟如果所有人都不滿聯邦政府了,那麼聯邦也不可能在後來的內戰中存活下來不說,還依舊是各方勢力中領域最大的一個。

所以當時的聯邦政府確實也發現了這些問題的存在,並進行了糾正,減緩對外擴張的速度——反正當時人類已經不存在什麼資源不足、能量不足的問題了。將相當部分的資源和資金重新轉到那些開發速度緩慢的殖民星球身上。

只不過因為之前欠缺的太多,糾正的速度也是相當的緩慢,那麼多的星球需要開發資金,一分攤下來,每一個星球能得到的都只有一點,所以當時的聯邦政府決定了資金轉向的優先順序別。

殖民時間更長一些的星球,優先度更高,殖民時間短一些的星球,優先度當然就只能靠後,而殖民時間更長一些的星球,自然是靠太陽系更近的星系,也就是所謂的內環世界,那些殖民時間越短的星球,也就距離太陽系最遠,也被稱為外環世界。

在這一過程當中,聯邦政府也沒有完全停止對外擴張,他們只是沒有再將大部分資金、資源全用在星門計劃上了而已。星門計劃只是縮減了規模。

差不又過了三百年的飛速擴張時間,這個時候的人類勢力已經擴張到半徑兩千多光年範圍,但也因為這樣,擴張的速度也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放緩。

人類除了星門科技外,並沒有獲得其他超光速航行的能力,他們的飛船只能以亞光速——考慮到人類還沒有掌握慣性控制技術和人工重力製造技術,所以船員的身體過載承受能力決定了飛船的航速最高通常只能保持在每秒500公里至1000公里之間(飛船自身性能的問題),而且這樣的速度也是需要長時間長距離不斷加速才能達到的,減速時也需要同等時間和距離——在星系內航行,然後通過一個個設置在各星系內的不同星門,前往其他的星系,但隨著疆域的擴大,飛船光是在各個星系內部以亞光速航行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那些星門也無法只穿過其中一座就能去往多個星系。

這個時候就算聯邦政府當中有人想繼續擴張,也沒有多少人會支持他了,絕大多數人認為,在獲得更高速亞光速航行技術前,人類應當停下腳步,該把已經探索出來的星系好好開發一下了。

但就在這個時期,分|裂的浪潮席捲了整個外圍世界。

按丁乙所看到的資料上所提及的,當時的人類能夠統計到的人口總數,約為一千兩百億,加上那些沒有被統計到的海盜、遊民、非法作業者、未登記的外環殖民者,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到一千三百億以上。而當時人類已經開發和正在開發的可殖民星球數量,是兩千七百餘顆,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口連一個殖民星球一億居民都達不到不說,一些開發程度更高的星球上居民數量超過十億,而一些開發程度低下的星球,居民人數可能就只有幾千,甚至只有幾百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深邃太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深邃太空
上一章下一章

第6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