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大戰損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廓爾喀雇傭兵的相關經驗總結,時間非常嚴肅的事情,不容含糊其詞誇張貶損。
聽到宋天鷹的問題劉毅組織了一下語言,認真的說道:「他們雖然平均身高較低,但身體健碩。不論是力量、速度、經驗、韌性,還是戰鬥意志,都不弱於,甚至要高於我所接觸過的特戰隊員的平均水平。
尤其是他們慣用的彎刀,較我們的制式匕首更長,近身肉搏時能夠極大的彌補他們身高臂展不足的弱點。
另外,因為彎刀刀身重心的原因,做劈砍攻擊時不但速度快,而且力量極大。爆發出的力量幾乎不若以手斧。除非腕力和臂力極為出眾的戰士,很難正面架擋……」
雖然劉毅說的都是乾貨,卻並不是宋天鷹想到聽的東西。見劉毅將話題引向純技術層面,出言道:「能不能詳細說說你與他們肉搏戰的過程,我想……」
「我與他們近身戰鬥的過程,對你們來說沒有任何參照意義。」劉毅不等宋天鷹說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便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頭。
並解釋道:「因為絕大多數的特戰隊員在近身戰時使用的,都是基於現有匕首攻防訓練和格鬥訓練的戰鬥技巧。而我所用的搏鬥技巧來自於民間武學,兩者從基礎入門開始就是完全不同的。」
見宋天鷹還要說什麼,劉毅根本不給他機會,繼續說:「我們部.隊現行的和普通部.隊禁用的格鬥術我都學過。不客氣的說,掌握的都遠在及格線之上。正因為這樣,我才建議我們的人,盡量避免與他們近戰肉搏。
而我在哈隆行動中之所以能通過近戰肉搏的方式抓住兩個活口,原因有兩個,一是我有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這個經驗不是訓練場上能夠得到的。二是基於我所掌握的,民間格鬥術。
所以,我捕俘的過程,對一般戰士來說沒有任何參照意義。」
「……」
宋天鷹空吧嗒了下嘴,沒話了。
眼鏡軍官見領.導又尷尬了,趕忙插言:「你的民間格鬥術是家傳的嗎?有沒有推廣的可能?」
「不是家傳的,入伍後跟老兵學的,不過……」劉毅看向眼鏡軍官,認真的解釋道:「我讀了四年醫科,對解剖學和中醫經絡理論有足夠的理解。
如果是零基礎的人,只學習這些理論知識就需要非常多的時間。
另外剛才也說了,我的視力和聽力較絕大多數人要好。而聽力和視力,是決定一個人反應速度的基礎。
戰場上的進戰肉搏不是拍武俠電影,交上手一兩招甚至一兩秒就見生死。
如果做不到遠高於一般水準的反應速度,我建議還是專心於現有的訓練體系,最大程度的簡化動作,練就以肌肉記憶為基礎的格鬥技巧。」
「哦……這麼複雜呀。」眼鏡軍官失望的點了點頭。
「是的,如果不是有苛刻的學習條件,我所學的東西應該早就被彙編推廣了。畢竟那位老兵不是敝帚自珍的人,他非常願意自己掌握的東西能夠為提高我軍戰鬥力做一份貢獻。
奈何客觀困難擺在那裡,沒辦法。」
「可惜了,可惜了,唉……」眼鏡軍官砸吧著嘴臉上儘是惋惜。
宋天鷹沒開口,看神情臉色同樣在感到惋惜。而實際上,他是在無奈。
來之前想出的兩處突破點都被堵死了,可恨的是眼前這小子始終看起來客觀理性滴水不漏,連一絲絲有意對抗的情緒都沒漏出來。
面對這樣的角色……小波死的也不算冤枉。
無力的呼出一口胸中的濁氣,宋天鷹收拾心情將話頭引入正題:「說說這次西南軍區直屬特戰隊的表現吧,我想聽一聽以你的立場,最客觀的分析。」
劉毅感覺到了宋天鷹語氣和神態上的微妙變化,順著他的問題回答道:「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兩點。
首先,心理上缺乏實戰環境下的抗壓能力。
一個人如果對敵時緊張、恐懼,手腳發軟,腦子亂做一團,就算他的本事再大也發揮不出來。不是說特戰隊的戰士們不行,而是缺乏實戰環境的磨礪。
都是血肉之軀,面對強大對手時沒人不緊張,恐懼也人的正常反應。
這一點是無法通過訓練去彌補的,只能在實戰中積累磨練。當然了,實戰機會有限是客觀事實。我的建議是,儘可能的多組織貼近於實戰環境的演習。
其次是這次的戰場環境和對手。
夜間、平原地貌,掩護物只有棉田和低矮的田壟,而且對手全員配有功能不弱於我方,甚至更加先進的夜視裝備,還有遠超於我方戰士的實戰經驗。
這種情況下,就算雙方軍事素養相當,我方吃虧也完全在情理之中,沒什麼好奇怪的。要解決的話……完善訓練體系吧。
儘可能讓咱們的戰士在任何戰場環境下,都明確知道該如何應對。」
「兩點,經驗不足和訓練缺失?」宋天鷹迅速將劉毅的話進行提煉。
「是的。」劉毅點頭。
「能……詳細的舉一些例子嗎?」宋天鷹問道。
「舉兩個例子吧。」劉毅稍稍思考了一下后說道:「第一,相信所有特戰部.隊的戰士,對夜視瞄具都非常熟悉。
他們在學習、使用的過程中都應該能清楚地知道一點,除非是特別稠密的灌木植物,否則很難阻擋夜視裝備的捕捉。
哈隆行動交戰區域棉田的稀疏程度就擺在那裡,戰鬥初期傷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戰士們以棉花植株為掩體搜尋鎖敵。」
小會議室內安靜了幾秒。
劉毅給了屋內三個人一些思考的時間,繼續說:「第二,當地棉田的高度在七十到一百公分左右。
交戰環境下如何迅速安全的翻越田壟,是一項非常考驗基本功和判斷力的戰術動作。
特戰隊的戰士們在意識到棉花植株無法提供有效遮掩后,根本抓不準翻越田壟轉移位置的時機。
於是,出現了幾個人被壓制在一道田壟內的情況。甚至橫向轉移時出現兩個人一左一右碰頭頂在一起的情況。」
宋天鷹沉默了一陣,點頭道:「臨戰經驗不足,小組協同能力不足。最重要的是,訓練存在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