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回 薛仁貴受賞思淫慾 李世民發昏喪戰機(3)

第16回 薛仁貴受賞思淫慾 李世民發昏喪戰機(3)

作者在此放個馬後炮,對攻取安市城提出上中下三策:

上策為政治手段,繼續以為「高麗雪君父之恥」為名,對楊萬春說,大唐軍隊進攻高句麗,為的是消滅泉蓋蘇文,廢除高藏,立高建武的嫡派子孫為高句麗王,然後大唐軍隊會退出高句麗,不佔一城一地。用這種辦法,很有可能爭取楊萬春歸順,甚至可以以楊萬春為進攻平壤城的先鋒,再不濟也可以讓楊萬春保持中立,等拿下平壤城、平定高句麗全境之後再解決安市城。

假如楊萬春不聽勸告,堅持與大唐為敵,便採用中策,以主力部隊繞過安市城前去圍困建安城,圍點打援。這裡的援兵包括楊萬春部,應該想辦法誘使他出城,截擊大唐軍隊的運糧隊,在野戰中將其消滅。比如在安市城東面的山裡暗伏一支軍隊,用老弱士卒扮作運糧隊,在糧車之中暗伏精銳甲士。一旦楊萬春派兵出城,則甲士突出,切斷其回城之路,伏兵繼起,將其夾擊消滅。如果其它地方的高句麗軍隊前來救援建安城,則像消滅高延壽那樣將其消滅,降低進攻其它城池的難度。

從這回征討高句麗的歷次戰鬥看,大唐軍隊完全忘記了「攻城為下」的原則,一直熱衷於攻城,一次「圍點打援」的戰術都沒有使用過。雖然在遼東城、白岩城和安市城都擊敗了高句麗援軍,但那不是圍點打援,而是以攻克城池為目標。敵人的援兵到來,不得不分兵應對,事前既沒有偵察援軍動向、在援軍必經之路上設伏,事後也沒有派出足夠多的兵力打擊援軍。在抵禦援救遼東城和白岩城的高句麗軍隊的戰鬥中,殺敵數量不多,加在一起不過兩千多人,要是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戰果會大得多。

下策就不必說了,就是李勣採用的策略,結果以後便知。

七月五日,李世民把御營移至安市城東面的山上,進攻安市城的戰鬥正式打響。安市城東面的地勢比較高,大唐軍隊以東面為主攻方向,李勣負責東北,李道宗負責東南。進攻的思路基本上還是先用炮車、衝車毀壞城牆,再尋機派敢死隊強行登城。略有不同的是,李道宗命人在安市城東南角積土為山,試圖居高臨下,直接用弓箭攻擊城牆上的守軍。

大唐軍隊連戰連捷,將士們士氣高漲,對安市城猛攻不止。高句麗守軍以逸待勞,主將守城有方,士卒精神飽滿,沉著應對大唐軍隊的進攻。正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材,旗鼓相當,難分高下,這一仗打成膠著狀態。

高句麗守軍望見李世民的天子旌旗和寶蓋,在城頭上鼓噪辱罵,李世民非常生氣。為了討好李世民,李勣請求,攻克安市城以後,把城裡的男子全部活埋。這話也不知道怎麼被安市城裡的人聽到了,為了保命,連百姓都參加到守城的行動中,安市城城防更加堅固,大唐軍隊久攻不下。

高延壽和高惠真主動向李世民請戰:「奴才既然已經歸順了天邦大國,不敢不貢獻忠心,希望天子早日攻克平壤,完成大功,奴才也能跟老婆孩子相見。安市城裡的人為了保命全家,人自為戰,短時間內難以攻克,頓兵於此實非上策。日前奴才率領高句麗十餘萬軍隊前來救援安市城,看見天子的旗幟就全線崩潰,高句麗全國上下已經嚇破了膽。烏骨城城主老邁無能,無法堅守,只要天兵兵臨城下,旦夕之間即可攻克,沿途剩下的那些小城,必然望風而逃。我軍收拾各城的糧草物資,搖旗吶喊,鼓噪而進,平壤城肯定守不住。」

眾將都認為這是一條妙策,李道宗說:「張亮的四萬多人囤兵在卑沙城,接到召喚后兩天就能趕到。趁高句麗人人心惶惶之時,合力攻克烏骨城,渡過鴨綠水,直取平壤,大事可一舉而成。」李勣在安市城受到挫折,腦筋活泛了點,完全支持李道宗的主張。

李世民打仗一向喜歡靈活機動,出奇制勝,不願意硬碰硬。當年打天下時,許多著名的勝仗採用的都是騎兵快速出擊、長途奔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戰術。這次征討高句麗,水陸兩軍只派出十幾萬人,很顯然他沒有準備按部就班,一座城接一座城地強攻。佔領白岩城后,他想避實就虛,繞過安市城,先打建安城,也是這種思路。高延壽和高惠真的建議,正與李世民一貫的作戰思路相符,正中李世民下懷。

李世民剛要接受這個建議,那位擅長拍馬屁的長孫無忌又站出來說話了:「天子御駕親征,跟諸將打仗不一樣,不能冒風險、圖僥倖。如今建安城和新城的高句麗軍隊,加在一起近十萬,如果移兵去打烏骨城,他們就會抄我們的後路。不如先打破安市城,再攻取建安,然後長驅直進,這才是萬全之策。」

大概是因為沒幾年活頭了,李世民的腦子一會兒清醒一會兒糊塗,竟然接受了長孫無忌的建議。他想先打建安再打安市,那時候他是清醒的,僅僅因為李勣是帶兵主將,為了表示「用人不疑」,就糊裡糊塗地聽從了李勣的意見。放棄政治手段,一味地採取軍事行動,那個極大的糊塗,如今他贊同高延壽的建議,腦子又清醒了一點。可是在李道宗主張突襲烏骨、直取平壤,眾將全都支持此議的情況下,只因長孫無忌一個文官提出反對意見,李世民就放棄自己一貫的用兵思路,也不再管什麼「用人不疑」的原則,否決了李道宗的意見,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實在是糊塗加發昏。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和副大總管,看來跟大舅子相比,堂弟加副大總管還是差著一截。於是乎,一條妙計、一個消滅高句麗的大好機會,就這樣輕易地斷送在大舅子的手裡。

所有的妙計和巧計都被否決了,大唐軍隊只好繼續採用最笨的辦法,對安市城進行強攻。結果不言而喻,一連進攻多日,仍然毫無進展。

後來,李世民回到長安,問李靖:「吾以天下之眾困於小夷,何也?」李靖說:「李道宗知道是什麼原因。」李世民又問李道宗,李道宗把當時所說過的乘虛破烏骨、取平壤的話又說了一遍,李世民悵然說道:「當時太匆忙,朕記不起來了。」

我的天,這麼重要的話,才過了幾個月就記不起來了,要說李世民當時沒有發昏,傻子才信。

由於對城牆的攻擊總不見進展,李勣有點沉不住氣,在繼續用炮車和衝車破壞城牆的同時,開始派兵架雲梯強行攻城。劉明和方天戟的部下原本作為敢死隊,準備在城牆坍塌時再出動,現在則被當成了攻城的尖刀,調到第一線參戰。這種攻堅戰比攻城牆缺口的戰鬥危險得多,劉明和方天戟沒說什麼,上峰讓怎麼打就怎麼打,薛仁貴卻不然,這麼危險的事他更不想參加。現在薛仁貴受到皇上賞識,誰敢讓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呀,不用找借口,薛仁貴只稍稍流露出不想參戰的意思,上峰就把他留在後面。這回好,連給劉明和方天戟打掩護的事薛仁貴都不幹了。

這天在攻城之時,劉明聽到城內雞啼豬叫,亂成一片,感覺非常奇怪,暗想:「仗打得這麼激烈,高句麗人怎麼還有閑心跟雞豬逗悶子,這裡面必定有問題。」攻城結束后,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推測高句麗人到底想幹什麼。

開晚飯了,考慮到敢死隊攻城辛苦,上峰特意賞了一些肉給他們。劉明和方天戟一向與士兵們同甘共苦,吃在一處,住在一起,這一回照例把上面賞賜的肉平均分給所有的人,他二人並不多佔一絲一毫。

說是賞了個肉菜,每個人碗里不過兩三塊兒肉而已,像薛仁貴那樣能吃的人,一口就吃光了。不管怎麼說,有肉就比沒肉強,哪怕只是點油星,也聊勝於無,士兵們都很高興。看著菜里的肉,劉明猛然醒悟過來:「雞啼豬叫,是高句麗人在殺雞宰豬。這個時候大規模殺雞宰豬,必定是犒賞將士,高句麗軍隊很可能想趁夜出城,劫我營寨。」顧不上吃飯,劉明趕緊把這一情況和他的猜測報告給長官。

對於劉明的猜測,各級長官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高句麗守軍連日守城辛苦,城主殺雞宰豬犒賞士卒,藉以鼓舞士氣,既自然又正常,根本不能說明是想偷營劫寨。因為這麼一件小事就全軍戒備,士卒會休息不好,勢必影響來日的攻城行動。於是上峰迴復劉明:「不必大驚小怪,好好休息,明日加緊攻城。」

見上峰對自己的提醒不理不睬,劉明非常著急,對方天戟說:「天戟哥,上峰麻痹大意,毫不防備,萬一出現問題,我軍必遭損失,士氣也會受到影響。更嚴重的是,高句麗軍隊一擊成功,以後還會冒險嘗試,我軍不得不夜夜提防,人馬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會極大地影響攻城的力度。咱們必須防備萬一,只要高句麗軍隊敢於出城,就給予迎頭痛擊,讓他們再也不敢有這樣的想法。咱們每隊分出一半的人枕戈待旦,其他人照常休息,但衣不解甲,一旦高句麗人出城,就給予迎頭痛擊。假如高句麗人不出城,至少有一半人精力充沛,對明天的進攻不會有大的影響。」

方天戟一向對劉明言聽計從,毫不猶豫地表示:「行,就照你說的辦。晚上的事我負責,你好好休息,明天的進攻以你為主。」

「不。」劉明說:「咱們倆都不能睡覺,咱們無法確定高句麗軍隊偷襲哪個營寨,又無權派出巡邏兵監視敵人,只能等高句麗軍隊發動襲擊以後再行動,這就要求咱們必須動作神速,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咱們手下大都是步卒,不太能指望得上他們,真正頂事的,只有咱們兩個。不管高句麗人來幾百幾千人,咱們倆都要頂住頭一陣,咱們的弟兄隨後趕到,為大部隊集結爭取時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國尊嚴系列之半島風雲演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國尊嚴系列之半島風雲演義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回 薛仁貴受賞思淫慾 李世民發昏喪戰機(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