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 攻城不克班師生悔 慮戰有得獻策瘦敵(4)
唐制,男人二十歲當兵,六十歲退役,實際上四十多歲以後就不太能打仗了,只能幹些後勤雜務等保障性工作。這就意味著,真正適合當兵打仗的人,只能佔到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當時大唐的總人口為四千多萬,高句麗一個小國,撐破天也就是三百萬,就算把所有適合打仗的人全部徵召入伍,也只有六十萬。大唐那麼大,置折衝府六百三十四個,以統天下之兵,有兵一千二百人的為上府,一千人的為中府,八百人的為下府,籠統算下來,全國的軍隊只有六十多萬。由此可見,高句麗能有六十萬軍隊真的是頂破天了。
假如這六十萬人全部當了兵,種地的勞動力就會嚴重不足。那時候的生產力水平非常低,至少二十個人才能養一個兵,所以高句麗的常備軍隊大約在十五萬人左右,其他人只能在戰時臨時徵召入伍。
就按照六十萬軍隊計算,高句麗的大小城池有一百多座,平均下來每座城池不過有三四千人馬。駐紮兵馬數在一萬以上的只有那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或者政治地位非常高的城池,滿打滿算也不到二十個,普通城池有五六千人就不少了,比較小的城池只有一兩千。一座城池駐兵達到四五萬以上的情況,只有在面臨強敵進攻時才會發生,都是臨時增兵。
李世民一征高句麗,消滅高句麗軍隊四萬多人,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高句麗損失了百分之七左右的兵源。李世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把跟隨高延壽投降的那三萬高句麗士兵釋放,應該把他們跟擄掠的人口一起押回中國,那將又是一個對高句麗軍事力量的沉重打擊。
人的作用不光是直接參与打仗,還有參與生產。種糧、織布、製造各種兵器甲仗都離不開人,人口少,能夠供養的軍隊就少,所以在古代戰爭中消耗對方實力的途徑不光是殺傷、俘虜士兵,還有擄掠平民。李世民把七萬高句麗平民遷徒到大唐,目的就是打擊高句麗的生產力。
如果只是跟對方打一仗,相爭時間不過幾年,重點擄掠對象應該是青壯年男人,這一點不言而喻。如果短時期內無法把對方徹底打垮,雙方有可能相爭達幾十年以上,則重點擄掠對象應該是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這一點也不必解釋。古代人口少,人口就非常重要。要想對人口的重要性有個直觀的感覺並不難,每到春節,因為大部分外地人都返鄉過年,北京市裡幾乎見不到什麼車,人也非常少,冷冷清清。多說著,離開北京的人有三分之二,至少還剩下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就已經顯得如此冷清了,假如只剩下三十分之一,大家可以想想,那將是一種什麼情景?唐朝最繁盛時期中國的人口,就是現在的三十分之一。
毫不誇張地說,人口是古代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則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胡俗,父死子娶其妾,不是因為胡人淫亂,而是因為游牧民族人口太少,他們沒有本錢浪費女人的生育能力。胡人還有一個習慣,喜歡擄掠漢人的男孩子,養為己子,比如《射鵰英雄傳》里的郭靖、楊康,那也是因為他們人口太少。
鑒於人口如此重要,劉明認為,進攻高句麗,未必以攻城略地為目的。高句麗人擅長守城,必短於野戰,那就避其長,攻其短,派軍隊在其城外活動。高句麗軍隊若敢出城接戰,就在野戰中消滅之,如果他們閉門不出,就擄掠其城外的人口。老百姓總不可能全部住進城裡,軍隊擄掠老百姓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在人口之外,打仗的另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糧食。軍隊可以住在城裡,老百姓可以住在城裡,莊稼總不能種在城裡吧。等到莊稼即將成熟的時節,派兵攻入高句麗,收割其糧食以資軍用,來不及收割的就一把火燒掉,讓高句麗人缺糧,這樣可以極大地減少高句麗的軍糧儲備。劉明親眼看到過遼東的地形,山多平原少,從高句麗人那裡了解到,蓋牟、遼東、安市往東去,全都是山地,適合種植糧食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遼水東岸一帶以及北面的扶余川,非常便於大唐軍隊進擊。位於鴨綠水以南的高句麗國土平地更少,而且總面積不到遼東的一半,其糧食總產量只有遼東地區的幾分之一。這就意味著,只要破壞遼水東岸和扶余川的糧食生產,對高句麗的農業就是致命的打擊。
擄其人口、焚其莊稼,劉明稱這兩個辦法為「瘦敵之策」。用這兩個辦法打擊高句麗,收效較大,代價極小,只需折騰幾年,高句麗會因此而變得貧窮、凋敝、弱小,到那時再對其發動總攻,可一戰而平之。
圍繞著「戰」這個前提而伐交,劉明也想出一些辦法。與高句麗交好的勢力有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和位於高句麗東北的靺鞨白山部,而大唐可以聯合的力量則有位於遼水以西的奚、契丹、霫,位於高句麗北面的靺鞨粟末部,以及位於高句麗與百濟之間的新羅。
伐交無非就是設法削弱敵方的聯盟,加強和擴大自己的聯盟。對於靺鞨白山部,大唐鞭長莫及,軍事和政治的影響力都達不到,可以支持靺鞨粟末部進攻白山部,令其無暇援助高句麗,甚至逼其叛變高句麗。對於百濟,大唐完全有能力施加政治和軍事的影響,可以勒令百濟停止對新羅的侵擾,如其不從,則派大軍浮海而東,與新羅夾擊之。百濟的實力比高句麗小得多,一戰滅之的可能性很大。
奚、契丹、霫都是游牧民族,他們最擅長燒殺搶掠,搶掠高句麗人口、焚燒高句麗莊稼的事可以以他們為主進行,大唐坐享高句麗窮困凋敝的成果。
要想徹底滅亡高句麗,「伐兵」必不可少,在經歷過征討高句麗的行動之後,劉明深切地感受到,大唐所面臨的不利因素太多。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這次征討行動,大唐在這三個方面都不佔優勢。
先說天時。遼東的天氣暖得晚、冷得早,適宜開兵打仗的時間只有六七個月,如果大唐軍隊不能在六七個月內平定整個遼東地區,則只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是撤回遼西,這一次就是這樣。撤兵的結果是前功盡棄,高句麗人捲土重來,此前攻克的城池重回敵手。此次征討在遼水以東設置了遼、蓋、岩三州,撤兵時,李世民當時就把遼、蓋二州的人口遷徒到大唐,等於把兩座城池還給了高句麗。第二年閏三月,又廢置了岩州,雙方的態勢完全恢復到戰爭以前的狀態;第二種選擇是派兵守衛攻戰的城池,待來年天暖後繼續進攻。用這種步步推進的辦法當然可以逐漸擴大戰果,最終滅亡高句麗,但是大唐面臨著兩個困難。第一個困難是留兵鎮守需要大量的糧食,而從幽州運糧到遼東,耗費巨大,難以承受。此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困難,大唐的北面和西面都有一些不那麼真心臣服的游牧部落,總是伺機侵擾大唐邊境。冬天正是他們戰馬肥壯、閑來無事的時候,如果大量唐軍滯留遼東,那些部落就會趁虛而入。正是因為有這些困難,不管是隋煬帝、唐太宗還是唐高宗,每到入冬之前,就不得不把進攻遼東的部隊撤回。
再說地利。遼東距離幽州一千多里,運輸線太長,後勤保障相當困難,而高句麗人則是在本土作戰,佔盡地利優勢。
最後說人和。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時,大唐百姓還是非常支持的,可以說佔據了人和。可高句麗在人和方面並不輸給大唐,泉蓋蘇文牢牢地掌控著高句麗的軍政大權,內部沒有明顯的分歧。對於高句麗老百姓來說,大唐軍隊是侵略者,當然會支持自己的軍隊保家衛國。李世民多次對高句麗降兵和百姓施以恩惠,就是想儘可能化解高句麗人對大唐的敵視心理。施以巨大的恩惠,能取得多大效果很難說,而只要稍稍殘忍一點,就會激起強烈的反抗。安市城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李勣一句「坑殺城裡所有男子」,招致了安市城軍民的拚死反抗,導致最終攻城失敗。
天時和地利方面處於絕對劣勢,人和方面又不佔優勢,這一仗打輸應該在意料之中。
經過深思熟慮,劉明認為,大唐在天時和地利方面的劣勢靠人力無法改變,只能用軍事上強大的相對優勢加以抵消。為了增大對高句麗的相對優勢,一方面要加強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要削弱對方的實力,這又歸結到「瘦敵之策」。
在人和方面,大唐也要爭取相對優勢。朝廷要愛惜民力,發動決定性戰役前先進行宣傳鼓動,盡最大可能爭取老百姓的支持,保持和提高大唐的人和。另外,可派間諜潛入平壤城,或者收買高句麗人為大唐做事,窺探高句麗上層官員對泉蓋蘇文的不滿情緒,挑動他們與泉蓋蘇文之間的矛盾,在高句麗上層製造不和,甚至可以派刺客刺殺泉蓋蘇文。
在「攻城」方面,劉明沒有什麼新鮮想法。攻城是個戰術問題,大唐軍隊在這方面已經很成熟。以「瘦敵之策」為中心,劉明寫了一篇《平夷策論》,從伐謀、伐交、伐兵三個方面,全面闡述了滅亡高句麗的戰略思想,獻給幽州大都督崔知溫。
欲知崔知溫有沒有接受劉明的建議,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