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白馬非馬
接二連三的失利,太學這邊的氣勢幾乎湮滅殆盡。
如今看來,只能寄託於最後一人身上。
「子翼兄,全靠你了!」
「你可不能再輸了!」
「咱們太學的臉面,全在你身上了。」
太學生們不斷的為那人打氣加油。
男子走上前來,同樣是身穿儒服,頭上卻並未插簪,而是用藍色的綸巾系發,看相貌,面如冠玉,眸含星辰,絕對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帥哥了。
此人走至前方,很有禮貌的向蔡邕以及其他文士都行了一禮,之後緩緩說道:「在下有一惑不解,望諸位指教,請問,白馬是馬否?」
問題一出,上洛書院這邊不少人都沉皺起了眉頭。
「這有什麼好想,白馬當然是馬了!」
人群中,一名扎著短辮的女孩隨口說了起來,從她渾不在乎的表情來看,似是覺得這個問題,實在太過簡單。
然則在她旁邊的素白衫少女卻道:「阿昀,沒有這般簡單的,這個問題出自於《公孫龍子·白馬論》,至今也沒有確鑿定論,然公孫龍卻倚靠詭辯之術,讓當時的眾多大儒都無言以對。太學既然讓這位公子出來,想來此人的才辯必是極為出色。」
聲音如同出谷的黃鶯,格外悅耳。
「那阿姐知道么?」
短辮女孩對自己的姐姐似乎格外推崇,滿是好奇的詢問起來。
少女微微搖頭,表示自己並不擅長這些。
「那爹爹他們豈不是要輸了?」
短辮女孩的語腔透出幾許著急,看樣子,她是不希望上洛書院這邊輸的。
「想贏的話,我倒是可以幫你。」
一道溫和的聲音傳來。
小女孩回頭看去,只見身後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相貌不像聲音那麼溫和,甚至有些讓人害怕。
她下意識的躲到了阿姐身後,只探出小腦袋偷偷窺視。
寧武對此不禁有些無奈,董卓這人什麼都好,就是相貌太過凶煞,很容易嚇到小朋友。
「請先生指教。」
出乎預料的,那名年長的少女倒是態度不錯。
說是年長,其實也不過是個十三四歲的丫頭。
寧武不想自己出面,而此時的司馬懿和呂布又已經現身,恰巧這兩名少女與書院是同一陣營,於是他便將主意打到了兩名少女身上。
白馬是不是馬的問題,其實就像忠臣不事二主和良禽擇木而棲,明明彼此矛盾,卻又帶有一定道理。
辯論嘛,只要你有口才,哪怕從天亮說到天黑,答案也始終不會得到統一。
誰的口才好,誰就是最終贏家。
一番說辭之後。
「真的可以嗎?」
短辮少女仍舊有些不太相信的樣子,瞪大著眼睛,睫毛忽閃忽閃。
寧武卻是篤定點頭,鼓勵起了小女孩:「相信我,有你出馬,肯定是可以的。」
小女孩又看向阿姐,那少女略微遲疑后,也是點了點頭。
於是,小姑娘大膽的走上前去。
「伯喈,這不是你的小女兒嗎?」
有人望見小女孩后,驚訝的同蔡邕說了起來。
蔡邕一瞅,可不咋地,還真是自己的小女兒。
她出來作甚?
蔡邕想不明白。
然後他就看見自己的小女兒來到自稱『蔣干』的男子面前,先福了一禮,然後童言無忌的說著:「這位先生,您的問題我答不上來,但我也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
大庭廣眾之下,蔣干自然不會駁了一個小女孩的請求,否則,就太沒氣度了。
然則就是這所謂的氣度,使得他一敗塗地。
小女孩問:這天上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是離我們近,還是離我們遠呢?
此話一出,蔣干霎時變了臉色。
蔡邕等人卻是直呼『妙哉』!
這個問題出自於《列子·湯問》里的兩小兒辯日,別說是蔣干,即使是他們這些老學究,也同樣答不出來。
看戲的百姓們卻不知關鍵所在,他們只覺得赫赫有名的太學學生,居然連一個小姑娘的問題都回答不出,學問是學到了狗的身上,於是紛紛起鬨,催促著蔣干快答。
蔣干這會兒心裡有苦說不出,一時的大意,竟讓一個小姑娘給鑽了空子,他憋紅著臉,好半天才羞慚的回了一聲:小姑娘,這題我答不上來。
「既然答不出,為何不回去好生鑽研?」
小女孩又是一頓奚落。
失了臉面的蔣干臉色漲紅,如同豬肝,哪還有心思再呆下去,當即比了個告辭動作,灰溜溜的走了。
其他學生見狀,最後一張底牌也敗北了,只好夾著尾巴離去,與剛來時的耀武揚威,完全是天上地下。
小女孩得勝之後,得意滿滿的回到姐姐身邊,卻發現那位醜惡的大叔,不見了蹤影。
她問阿姐。
蔡琰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方才她把目光全都放在了妹妹身上,等到回過神時,那人早已不見。
不過,這位丑先生,可真是個厲害的人呢!
沒了鬧事之徒,開學儀式順利進行,儼然有序,很快就進入到了尾聲。
另一邊,蔣乾和淳于瓊還沒回到太學,途中就被人請去了喝茶。
請他們的人,自然就是寧武。
兩人不想去,可甲士都派來了,不去能行么?
還是那句話,在洛陽城裡,沒人能拒絕董卓的邀♂請。
除非,不要命了。
去往相國府的路上,兩人心情可謂七上八下,他們一度認為,董卓是想趁機殺了他兩。
早知如此,就不該聽信太學的那幫老頭慫恿,來這書院尋釁。
這下好了,名聲沒弄來,反倒把董卓給惹毛了!
兩人心裡那叫一個悔不當初!
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寧武非但沒有問罪,反而熱情十足的接待了兩人,臉上堆滿笑容。
「我是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太學,居然能同時產出你們這二位卧龍鳳雛!」
寧武此時的表情,就和西紅柿首富里王多魚見到大聰明的樣子,一模一樣。
蔣乾和淳于瓊不知這話里的內涵,很是受寵若驚。
各自落座以後,寧武認真述說起來:「關東諸侯賊心不死,即使虎牢關戰敗,也一直懷有造反念頭,其中以袁紹這個盟主最為突出。你們倆呢,一文一武,剛好相得益彰,所以本太師決定任你二人為使,蔣干為正,淳于瓊為副,去說服袁紹來降。」
兩人對視一眼,當即應下。
漫說是去出使了,就是要他兩去刺殺袁紹,他二人這會兒也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畢竟保全性命,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寧武絲毫沒有懷疑,還誇他二人忠心愛國,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等到二人走後,荀攸一針見血的指出,蔣乾和淳于瓊根本沒有任何忠誠可言,就此放去冀州,很可能一去不回。
寧武白了荀攸一眼。
回來幹什麼,冀州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