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流芳
望著遠處那一眼望不到頭,漫山遍野的屍體,劉裕的眉頭卻是皺了起來。
劉裕渴望著能夠建功立業,譬如說作為小軍官的自己在這個戰役中奪旗斬將,立下了大功,從此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從此踏上人生巔峰。
不過薩珊王朝軍隊的拉胯程度,還是超過了劉裕的想象,感覺漢軍還沒怎麼出力,薩珊王朝的軍隊便被打垮了,兵敗如山倒,讓劉裕建功立業的想法泡湯了。
在剛才的戰鬥中,劉裕僅僅是漢軍隊伍中普通的一名士兵,僅僅是亮了個相,還沒來得及和敵軍接觸,這戰局便已經一錘定音了,根本就沒有立功的機會。只能說不是薩珊王朝無能,而是大漢實在太強了。
如果不是有穿越者的亂入,薩珊王朝將會統治西亞和中亞的大片土地,多次打敗羅馬帝國,成為一個被後世銘記的強大帝國的名字。
在穿越者亂入之後,經過幾十年前的一場失敗,薩珊王朝也進行了自救,努力學習大漢的火器知識。只可惜面對著大漢的技術封鎖,薩珊王朝廢了好大的力氣才搞到了火藥的配方,研製出來的火槍和火炮,比起漢軍的武器來落後太多。
出去武器上的落伍,戰術上面薩珊更是落後,大漢的炮兵已經在歷史舞台上出現了百年之久,再加上穿越者的指點,已經形成了以熱武器為核心的新式戰術。而薩珊人,雖然用上了簡陋火器,但還是沒有改變觀念,只是將熱武器當成了冷兵器的輔助。
擁有著強大火器的漢軍,已經有半隻腳踏進了近代軍隊的水準,面對著薩珊王朝的軍隊時,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尤其是職業化的炮兵,發揮出了高超的水準,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打崩了薩珊軍的陣型。
當薩珊軍崩潰之後,便是漢軍收割的時候了。之前的大戰,雙方並沒有發生太大的傷亡,戰鬥的傷亡主要還是在戰後的追擊中產生的。
這一戰下來,薩珊軍的二十萬大軍幾乎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大漢可以乘勝追擊,徹底滅亡薩珊王朝了,但這些事情卻不是劉裕這麼一個小兵該去想的事情。
在距離劉裕很遠的地方,指揮這一場大戰的大漢征西將軍桓溫,也在思索著接下來的事情。
薩珊的地盤實在太大了,現在大漢想要整個吃下薩珊的地盤,絕對會消化不良的,實際上,之前吞併的貴霜地盤,也沒有完全消化下來。
在原先貴霜帝國的地盤上,大漢也沒能實現自己的完全統治,只是在幾塊地盤上分封了幾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都是漢人和本地人的妥協,共同執政,諸侯國的底層居民還是以原先的國民為主。還有一些之前的貴霜公國,依舊存在著,整天投向了大漢,大漢也就沒有繼續難為他們。
說到底,因為技術的落後,大漢帝國想要統治這麼一片龐大的土地,實在有些困難。中樞的意見,在這場戰鬥后,肢解掉薩珊王朝,將之分成十個左右的公國,大漢佔據其中的要害城市,再設立幾個劉姓諸侯王,其他的幾個國家就交給原先薩珊的貴族吧!
面對著中樞的這個安排,桓溫心中那股叫做野心的怒火也在燃燒起來,讓薩珊貴族統治那幾個小的公國,為什麼不能讓自己來統治幾個公國呢?自己那點兒不如那些廢物的薩珊貴族?
「桓公一戰大敗薩珊主力,斬俘恐怕將要以十幾萬計,簡直是媲美衛霍的功績,懇請桓公也來個封狼居胥的事情來紀念這一次的大勝!」正當桓溫思索著未來之時,他的長史袁宏也是向桓溫建議道。
「是該好好紀念一下!可是該怎麼紀念呢?」當聽了袁宏的建議之後,桓溫也是恍然大悟。桓溫年少之時,便曾經對著友人們說過,即便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桓溫覺得自己流芳百世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想要真正的流芳百世,還是要做些功夫的。
像是衛青霍去病都曾經大敗匈奴,但為什麼只有霍去病留下了封狼居胥的典故,讓後世之人時不時便提起來呢?還不是因為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積土為壇,祭天以告成功。現在桓溫要做的事情就是和霍去病一樣裝個逼,讓後世之人能夠經常念叨自己。
可是需要做什麼裝逼的事情呢?霍去病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登臨瀚海,馬援來了一個南天立柱,就連竇憲也來了一個勒石燕然。
當聽了袁宏的話之後,桓溫幕府中的其他人物,也都紛紛給聰明的袁宏點贊,七嘴八舌得開始給桓溫提起意見來。
「這一仗殺了不知道多少薩珊人,要不弄個京觀吧!這個最傳統,還能起到震懾薩珊人的作用!」
「弄京觀的人很多,顯不出桓公的厲害,這附近也沒有一個薩珊國聖地或是祭祀地的地方,咱們再進一步,到了薩珊國都城之後,也來個封狼居胥,禪於姑衍,到了後世,桓公定能與霍驃騎並稱雙璧!」
「隨軍司馬陶淵明頗有文采,讓他過來寫一篇文章吧,然後找一座薩珊的名山刻上去,就像是勒石燕然一樣,千百年後我們的後代都能看到桓公的功績!」整個大漢的社會風氣發生了變化,就連歷史上本來知名的隱士陶淵明也深受影響,只是卻沒有了《桃花源記》這篇名作。
「還是學馬伏波,也立一個銅柱,用來標記我們大漢西端的領土!『銅柱折,薩珊滅!』實在太霸氣了!」
……
聽了自己幕府中人這七嘴八舌的建議,桓溫只覺得腦袋疼,這些人說的都是前人所做的壯舉,絲毫新意都沒有——逼都讓那些前輩們給裝了,我該怎麼裝呢?
於是乎,選擇困難症的桓溫,最終做了一個非常土鱉的決定:「我這次建立的功勛,不亞於霍去病、馬援還有竇憲,照著他們的經歷,都來上一邊,找地方封禪,找名山勒石,再找個合適的地方立個銅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