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7,初見皇帝(上)
兩儀殿,是平時皇帝召見大臣談話的地方,前方是太極殿,是每天朝議的地方,後方甘露殿則是後宮劇常看到的地方,是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
這三個建築群同處太極宮,是位於整個長安城的中軸線上,即整個長安的中心點。
而李泰剛纔則在修文館旁邊學習,位於太極宮旁,於是他和李內侍先通過虔化門,再一直向西走到兩儀門,沿途只是看到一些站立不動的守衛和匆匆走過的宮女、太監。
李泰邊走邊追問李內侍為什幺李淵召見他,李內侍不但不搭理他,還用一副你難道不知道的神情看著他。
不過可能是李泰在李內侍耳邊不停嘮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想讓他早作準備,他終於告訴了李泰因由。
原來這一切都要從李泰離開李世民卧室開始說起,當他對李世民說他被老子託夢后,李世民先是震驚,隨後就是羨慕嫉妒恨,心想為什幺不是我。
見到李泰拿出仙家法器后,更是連連後悔。
他早在數年前就將李泰過繼給了同母弟李玄霸,換句話說,在法律意義或在族譜上李泰已經不再是他的兒子,當時他還為自己用這個方法取悅李淵而自鳴得意,現在看來當真是錯誤無比。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隨著以後李泰拿出的道具越來越多,李世民的悔意越來越深,甚至一度想將提出這個方法的杜淹殺掉。
不過李世民從來都不是一個只會怨天尤人的人,否則也不可能打下偌大的江山,在歷史上更是在危局之中反戈一擊,殺兄弒弟。
他深切的明白過去的已經追不回來,能做的只有把握現在。
正巧現在恰逢春分快要到來,加上除了佔據朔方郡的梁師都以外,大唐已經基本統一整個中原大地,所以李淵初次打算大規模地祭拜社稷,以確立李唐的地位。
社稷其實分別指土地神和農作物之神后稷,自殷商朝起中原就已經盛行祭拜社稷,
只有天子才可祭拜社稷壇,所以社稷亦代表國家,亦即在古裝劇常聽到的江山社稷。
於是李世民就打算將老子託夢和祭拜社稷聯繫在一起,讓所有人知道他李世民得到了上天的認可,相比太子李建成他才是正統,因為李泰事實上是他的兒子,現在在祭拜社稷前夕得到了先祖老子的認可,這不就是變相認同了他的地位嗎?
「哼!你們識相的就趕緊把太子之位讓給我,老東西你也該退位了!」越想越興奮的李世民連跟長孫氏道別都忘了就去了朝會,步伐相比平時都快了不少。
旁邊看見的宮婢都紛紛嘀咕「怎幺秦王今天看上去心情這幺好」
「莫非秦王終於做掉太子?」這是心理陰暗的。
李世民當然不知道那些宮婢的想法,此時的他一心只想著待會在朝會上贏李建成,他真的很期待其他人聽到這件事時會是什幺反應。
他來到嘉德門前剛好開始上朝,太監正在宣眾大臣上殿,於是他便隨著大臣上殿,期間還和他的下屬打招呼。
待到大家入殿分兩列以文左武右跪坐,便有大臣開始奏事,待一件件事說完,當禮部祠部郎中袁朗開始向皇帝李淵敘述祭拜社稷的準備情況時,李世民知道他的機會到了,待袁朗說完便馬上出列,故作一臉嚴肅地道:「啟奏父皇,兒臣有一事要奏。」
其他大臣包括太子紛紛好奇地看向李世民,據他們所知,這段時間唯一重大的事就是祭祀社稷,也不知他要說什幺。
而李世民的部下亦帶點迷茫忐忑地看向他,心想昨天秦王沒吩咐我們做什幺呀,不知待會要做什幺。
李世民沒有理會其他大臣的反應繼續對李淵道,「昨晚兒臣的第四子衛王李泰得到李耳先祖託夢並有幸得其賜下一些仙家法器!
兒臣認為這是一個啟示,啟示了我們李氏得到天下是受到上蒼認可的,亦證明了李氏為李耳後裔,所以理應明發天下,並同時在各地設立老子廟以祭拜先祖。」
聽了兒子李世民的話后,皇帝李淵頓時目瞪口呆地看著他,不知該怎幺回應,他總不好說,「你是不是想當太子想瘋了,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嗎?
我們自稱李耳後代只是為了臉上貼金,好名正言順執掌大寶,現在突然來這一出不是掩耳盜鈴嗎?」
隔了好一會才黑著臉看向自己一向「很有能耐」的兒子道,「汝之說,實乎?」其中的語氣是個人都能聽明白。
李建成也從李淵的問話中反應過來,先前他真的被李世民的話嚇了一跳,什幺老子託夢、賜下仙器,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相信的,更何況是他們,莫非是被父皇打擊得太厲害了,患上了憶症?
李元吉則更為過分,聽完就哈哈一笑:「二哥,莫非你瘋了嗎?竟然說這樣的話」
李元吉高興是有理由的,他從小就與兩位兄長作比較,特別是無論哪一方面都比不上二哥李世民,這讓他深感絕望,但是現在不同了,李世民他突然瘋了,他終於有機會趕超他了,這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其他李建成的心腹都用同情的眼神看著李世民,並低聲嘀咕,
「唉!真是可憐呀!」
「誰說不是呢,年紀輕輕就這樣……唉!」
而李世民的親信則一臉絕望,心裡想著「看來要準備後路了」
看著大殿上不一的神情,李世民感覺很奇怪,大家不都是應該一臉興奮,然後向他道賀嗎?怎幺與他想像中的劇本差這幺遠呢?
李世民一開始還不明白,直到李淵的問責他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們都認為我是在說謊,所以才這副模樣!
這也難怪,不是親眼見證了仙家法器的神奇任誰都無法相信這是真的,不過,哼哼!這次要讓你們失望了。
李世民當即抬頭,挺起胸膛,一臉嚴肅地大聲回答李淵:「當然是事實,兒臣豈會拿這樣的事開玩笑。」。